青岛西海岸报/西海岸新闻网记者王雪
开栏的话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东西协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年起,西海岸新区与陇南市武都区开展东西协作,在产业合作、人才交流等方面深入对接,走出了一条产业协作、企业合作、项目带动的“造血”式路子;深化结对帮扶、培训技术人才……自今年与定西市岷县开展协作以来,新区又迅速行动,制定、深化一系列帮扶措施。
从黄海之滨到西北陇原,两地携手谱写了东西协作的动人篇章。近日,本报记者远赴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定西市岷县,深入探访、记录东西协作一线的典型故事。即日起,青岛西海岸报开设《东西协作山海情深》栏目,聚焦东西协作的生动实践,展示东西协作的累累战果。
自东西行,从青岛西海岸到甘肃陇南,余公里的直线距离,只需不到3小时航程。
10月11日13时,飞机开始在陇南成县机场上空盘旋待降。正午艳阳高空“打光”,“陇上江南”尽收眼底——山岭高峻、刀劈斧削,层叠云雾之间宛若碧绿波浪;河谷深邃、曲折蜿蜒,重峦之中恰似湛蓝琼玉。
感叹之余,更是令人期许满怀:在与黄海之滨远隔山海的这里,在秦巴山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三大地形交汇处的这里,一批又一批来自西海岸新区的“东西协作人”,经历了怎样的5年,让致富活水得以汩汩东来?
产业“造血”百业兴
在陇南市武都区的青陇现代农业产业园里,赵小平走到即将运往种植区的橄榄苗旁,熟练地将花茎往下一拉,挂到鼻尖处,贴近了仔细观察。
“叶片很健康,长势不错。”作为青陇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技术总监,作物长势良好是让赵小平最开心的事。
年,赵小平见证了荒滩变身现代产业园的奇迹。“从规划到开荒再到建成投产,我是青陇现代农业产业园这一奇迹的见证者、亲历者。”从事农业工作近40年,赵小平直言在青陇现代农业产业园领略了“科技”之于农业的力量。
“6个月,这里真正实现了从无到有。”赵小平赞叹,设施农业在甘肃省本不多见,更不用说有科技含量如此高的现代设施农业园区。产业园规划设计、项目选址、招标代理、设备采购、施工建设……赵小平眼见西海岸选派来的6名农业技术干部挂职产业园,仅用半年时间,50座双膜钢架大棚、10座双坡面日光温室、1座13连栋温室、1座智能温室拔地而起,现代农业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助力陇南农业发展实现“弯道加速”。
如今,青陇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的芥菜苗已辐射12个乡镇亩地,总计育苗万株,规模化种植使得武都区芥菜种植与四川省的老坛酸菜生产商做起了订单生意;这里培育的高品质橄榄苗,更是为陇南这一“橄榄之城”进一步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和产品品质,有了超越西方国家橄榄油品质的底气。
产业!在这片土地上,西海岸最先瞄准的便是这致富之源。
年,武都区利用西海岸新区财政帮扶资金,重点支持周期短、见效快、带贫效果明显的特色种养业。与山东湘鲁食品公司签订2万亩辣椒种植协议,带动全区个村2.26万户群众种植订单辣椒,同步启动建设了满天红辣椒加工厂,引进四条现代化大型流水生产线,既保证了辣椒就近加工,延伸了产业链条,还增加了就业岗位,实现综合产值万元,短时间内带动了户贫困户实现增收,真正用西海岸行动把“小辣椒”做成了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的“大产业”。
青陇兄弟啤酒等在武都区设立分公司,成为“引企入武”的重要窗口;共同推进总投资万元的供销农产品配送中心项目,设立“青岛海鲜馆”;协调武都区祥宇橄榄油公司、田园橄榄油公司等企业建立“陇货入青”长期购销合作,通过经贸、商超、电商、直购、推介等五大消费扶贫平台,为武都农产品打造永不落幕的“展销会”……
武都区有丰富的农特产品,西海岸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借西海岸之所能,帮武都之所需。5年来,两地走出了一条产业协作、企业合作、项目带动的“造血”式路子。
“赤子”演绎山海情
来自西海岸新区农业农村局的徐玉祥,今年8月刚赴陇南,便开始走进山区访问脱贫户,探寻当地人最根本的需求。
“虽远隔千里,但技术是相通的。这里的地块小,但实际耕地面积并不少,只要找准方向、匹配合适的农业技术,这里的农业也可以大有作为。”徐玉祥自称是一名“老扶贫人”,年起便赴贵州安顺开展定点扶贫工作,如今又来到甘肃陇南进行东西协作,“我最想做的事就是给这里的人们留下技术和理念。”
“这里最需要建成完善的农产品外出通道,首先要实现快递进村。”来自区交通运输局的张兵在陇南做起了农产品市场需求调研,同时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推进改性沥青混凝土工程,希望有效解决山体滑坡问题。
来自弘文学校的青年教师宋丽,则走进了武都区钟楼小学,开启了一年的支教工作。“这里的孩子朴实又勤奋,我想在这里多出几节示范课,与这里的优秀教师交流沟通教学经验。”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5年来,西海岸新区和武都区紧紧抓住干部人才交流机遇,广泛开展干部人才挂职、交流、培训,促进观念互通、思路互动、经验互学、作风互鉴,有力推动了东西协作干部人才交流工作落地落实。
“西海岸新区干部为企业和百姓服务的精神让我印象深刻,希望能把先进理念学好,为‘山’区发展带来‘海’的思路。”与西海岸众多“东西协作人”的多年相处,他们“主动服务”的作风给武都区乡村振兴局副局长石社喜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几年,西海岸新区帮助我们持续加大基层干部、贫困村致富带头人的培训力度,打造了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满怀赤诚的人才队伍。”石社喜对记者说。
截至目前,西海岸新区已援派挂职干部4人,援派各部门的32名专业技术人才到武都区相对应部门进行帮扶;援派支医26人、支教22人,共为武都区培训教育医疗专业技术人才余人;新区镇街与武都区已完成了40对镇街、40多对村与村、30多对企业与村结对帮扶,为武都区乡镇培训多名基层党政干部;已拨付区财政专项帮扶资金0多万元,社会帮扶捐款捐物达多万元,完成消费协作1.3亿元,带动3多人脱贫。
三地携手共锦绣
走在陇南市武都区的街头,可以看见“青岛路”“西海岸街”的显著标识,这是对两座城市东西协作山海情深的最真实写照。
自年8月,新区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签订东西扶贫协作战略框架协议以来,两座城市把协作帮扶工作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用一段跨越山与海的协作佳话谱发展新篇。
紧盯协作项目落地,深化各类结对帮扶,尝试创新乡镇、村企间结对帮扶模式和举措,新区和陇南之间的来往更加密切、协作更加紧密,确保了各类协作方案有行动、有措施、有成果,携手奔小康取得显著成效。
陇南向西北公里车程,定西市岷县正书写着同样的篇章。
来自西海岸新区人社局、工信局、农业农村局、司法局、住建局、文旅局、交通运输局、自然资源局8个部门的9名专业技术人才已在岷县相对应部门展开协作;西海岸10家医院、16医院、学校开展结对,援派支医8人、支教8人,已为岷县培训教育医疗专业技术人才人;西海岸新区镇街与岷县完成了18对镇街、19对村与村、11对企业与村结对帮扶,为岷县乡镇培训基层党政干部名……
从陇南市武都区到定西市岷县,西海岸东西协作的脚步从未停止,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征程上一路高歌。
■记者手记
跨越崇山峻岭,见证山海情深
5年时间里,作为跑口记者,报道的东西协作相关新闻不在少数。
从陌生到熟悉,如今陇南之于西海岸早已是如同兄弟般的美好存在。得知可以亲赴陇南,心中便有了期待——这个不断活跃于我笔尖的美丽符号,这个众多西海岸人为之筹谋的希望之城,如今终得一见。
7天马不停蹄地奔走,从游上餐桌的黄花鱼到安家落户的“康大兔”;从花椒树下长出的红辣椒,到定株无土栽培的山野菜;从全方位“翻新”的示范村,到医院……无数印记,都见证了崇山峻岭也无法相隔的协作力量,更见证了两地人民血浓于水的山海深情。
呼吸着这座城市的空气,仿佛故土般熟悉;举目不断崛起的产业项目,带着希望的光芒。
这光芒不仅是陇南、定西的希望,这光芒也是西海岸人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