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丰润区文化昌明,人杰地灵,其人口多,面积大,村子也多,其中不乏“奇葩”村名。这些名字因何而来?细细查看才发现,原来它们背后还有这些故事。
河北张兵马庄
据查其清代建村,传说当时有个姓张的,官居兵马大元帅,来此占产立业,故称村名张兵马庄。因还乡河东西走向穿过村中,村内南北交通不便,年以河为界分成两个村,该村居北,称河北张兵马庄。河南的叫河南张兵马庄。
西偏坨
据《梁氏谱书》记载:明永乐元年,梁姓自山东临沂县白庙子村迁此定居建庄,因村中房屋均坐落偏斜,故称村名偏坨。后人丁繁衍,又分成三个村,东为东羊庄,西叫西虎庄。又因东羊庄忌“虎吃羊”,遂改村名西虎庄为西偏坨。
指务
指务村原址在原丰润县黄昏峪人民公社,因建邱庄水库,年搬迁至此。相传清朝初期,有王氏居民由山东迁来,定居于还乡河北岸,燕山南麓,村落终年有雾,不利农作物生长,故取名止雾,意为除止浓雾之意。年后,“止”“指”谐音,改称指务。迁建到此后仍沿用至今。
大黑马甸
相传唐初建村,初称拿马甸,后改称大黑马甸。《丰润县志》有杂文记载:“望马台在县西阎家铺,相传唐太宗东征时,曾屯兵于此,有黑色神马饮于潭,尉迟敬德筑台以望,遂计得之,今黑马深潭犹在,石碑坠入水中不可考”。后有人传,大黑马甸即为当初尉迟敬德设计得神马之处。
高丽铺
原名黄草坨、谎粮坨。唐朝时和高丽(今朝鲜半岛)的往来日益增多,此为高丽人陆路进京的必经之地,元朝时设立驿站,该村已有许多高丽人了,遂得名高丽铺。
三神庄
位于四神庄西偏南2.3公里处,地势平坦,黑壤土,居民均为汉族。据查,明初于该地始建三个小村,居西者称鬼王庄,居南者称赵家林,居北者称普慈庵。后将三村合一,称三神庄。另有传说,古时候有八位神仙,出自八神庄。经四神庄定居四个,过三神庄定居三个,最后只剩一名皂神,定居今皂神庄了。而且四个村子均相距不远,虽属神话,但说起来倒也比较连贯。
三女河
建于明初。村中传说:元朝末年兵荒马乱,一伙贼兵兽性发作,对三个姑娘穷追不舍,追至此地,三个姑娘走投无路,前是河水,后有淫兵。为保洁身三个姑娘毅然投河自尽,遂得村名三女河。
七树庄
据查,原村中白马寺中有碑文记载:唐初修庙建村,白马寺为唐初名将尉迟敬德监修。因村人忠诚国家,唐太宗曾下旨免除该村捐税,故得村名“齐恕庄”,后至清道光年间白马寺中有七棵柏树,长得十分壮观,遂借此改村名七树庄。
皇亲庄
该村始建于明代,原名“圣泉安”。今村内仍流传明崇祯皇帝曾选该村周姓姑娘为后妃,故改村名皇亲庄。
吴事庄
清康熙年间,吴、王、李三姓建村,吴姓居多,遂起村名吴家庄。后又因村址地势较高,经常无水,而称无水庄。军阀混战的年代,村民为求太平,改称吴事庄。
石盘炉
据查唐代建村,传说当时该地有一寺庙,内有石质香炉一座,并有八棱石碑,上刻:北有九龙岭,此有石香炉。遂借此得村名石盘炉。
黄昏峪
传说唐太宗李世民东征至此,正值日落黄昏,遂称村名黄昏峪。又说村址坐落于群山之中,每日光照时间较平原地区少,乃得村名为黄昏峪。
银子山
据查,明代附近古仁庄因山洪爆发,村中部分村民为避洪水来此建新村。《丰润县志》载:银子山在城东北二十五里,每逢夏雨初霁,白石层磊,望若银山,附近村民故以之名村。
八间房、九间房
据查明代张姓建村,当初只盖房八间,遂得村名八间房。
据查清道光年间,有李姓三人自遵化平台村迁此立庄,当时共建九间房屋,遂借此称村名九间房。
皈依寨
据查该村始建于宋朝末年,因该地有一天然巨石,形似乌龟,村址坐落于石前,故得名龟头寨。后人又于巨石上建一寺庙,称皈依寺。清末,经寺中长老依据寺名改村名为皈依寨。
东那母庄
相传该村与西那母庄同建于宋初,始称东骡马庄,后因宋金交战,该地为金军占领,遂改村名东那母庄。(据说“那母”二字系蒙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