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市东边东辽县渭津镇,它过去的老地名叫“老虎窝”。
据老年人讲,在开荒占草以前,渭津镇那里还没有人烟的时候,有一些人从东边从东边。过来的猎人在那里打猎发现。在那里有很多老虎。猎人就给那里起名叫老虎窝。等到那里有了开荒占草的人家,后来又出现了一个小集市的时候,人们仍然管它叫老虎窝。从光绪28年设立西安县志。到中华民国成立。一直到民国20年那里已经出现了一个比较大的集镇的时候。还是一直沿袭使用,老虎窝这个老地名。那么后来为什么又给他改名,为渭津镇了呢?很长时间人们都不知道这个名字的由来。从字面上讲为此渭是水的专用字。而渭水在甘肃陕西两省跟我们一点关系也没有。津字和我们这地方也查不出有什么来历。这样渭津二字成为一个让人琢磨不透的地名。
据久居渭津镇,现年81岁的柳乃斌老人家说。事变以后日军侵占西安县城同时也占领了老虎窝,并在当地建立伪满老虎窝警察蜀,来统治老虎这个地方,当年日寇派到老虎窝警署的第一任日本指导关叫津野。津野很迷信觉得老虎这个地名很吓人。
在这个地方当官可能命运不佳,日寇讲阶级服从,上级指示下级要绝对服从。上级派来了,又不能不去任职。津野到老虎窝上任以后,说老虎窝是野兽的名字不好听。就用他自己名字中的一个津字在前面又加了一个卫字,把老虎窝改名叫卫津了。而含义是保卫他在此地当官的好运气后来津野又觉得日本讲孝忠天皇,保卫天皇,起这个名字。不太对。怕被上司挑出毛病来不好办,津野是一个半拉中国通会说汉语,就翻开中国字典。发现中国有一个带三点水的渭字和这个卫字同音就把卫津改名渭津了。以后又给那里的一条无名的河就叫做渭津河。据说来这渭津二字并没有什么深刻的内涵和典故,就是由一个日本人随心所欲造成的。现在我们听惯了,叫惯了又觉得挺好的。没有啥妨碍,地名这东西不能干时髦更不能改来改去大家知道这个地名的过程也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