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病好的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schedule_100358_1/
洪武五年正月二十二日,明王朝正式出兵攻打在边境蠢蠢欲动的北元。
朱元璋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冯胜为右副将军,各率领五万人,分三路出征。
与北元交手最多的徐达为中路,出雁门关攻和林,并沿途宣传将王保保与元帝赶出和林的“军事计划”。
当然,以朱元璋与徐达的心机,若是真正的目的,怎么可能如此轻易便让敌军获知?
所以说徐达来势汹汹,看似主动进攻,实则真实目的是引出战,在野战中歼灭敌人。
由此可见,此时明军的实力已经可以说是相当厉害。历朝历代,敢与号称马背上出身的蒙古人野战,还是主动引诱野战的,明朝绝对算得上一个。
李文忠为右路,出居庸关经应昌靠近和林,在徐达与元军决战时出其不意发动攻击,切断元军后路。
用我们现在的,李文忠就是辅助。不过后来朱元璋的计划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施完全,反倒是王保保用了类似的计谋对付徐达。
徐达和李文忠之前在定西之战就已经合作过了,这两人结合的阵容堪称完美。这样看起来,兵分三路似乎有些多此一举了。
而最后一路冯胜为西路,出击甘肃。
冯胜这一路是干什么的呢?起疑兵作用的,就是让对方出击的时候不能痛痛快快地出击,作战的时候总是害怕会不会有人突袭。
当然,冯胜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徐达和李文忠专心作战无暇顾及其他之时,他得去收拾战利品。
总之,怎么看,这一队都像是去凑数的。
但朱元璋是何等精明的人,能用一万军力达成的任务绝不会多用一兵一卒,安排冯胜与徐达、李文忠合作必然有其深意。
事实证明,开创大一统的领导者果然厉害,谁也不会想到看似凑数的冯胜在这次对北元的战争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不过这不是我们今天的重点,后面会有专门的文章介绍这个传奇人物,今天我们先说徐达和李文忠。
徐达运气一向都很好,这次徐达军先锋刚出雁门关,迎面碰上了徐达的老对手-北元实际掌权者王保保。
徐达和王保保真的是不死不休,似乎每一次徐达领兵抗元,对上的都是王保保。
不论如何,先打吧!
初出茅庐的蓝玉英勇抗战,先后在野驯(今蒙古克鲁伦河)与土刺河(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大败王保保。
这当然不是因为王保保用兵已经退步至此,王保保早已联合元将贺宗哲定下诱敌深入、一举歼灭的计谋,准备一雪此前多次败给徐达的耻辱。
徐达见蓝玉首战、二战皆告捷,便领兵深入岭北地区。
不知是停战太久还是此前多次大败王保保的经历给徐达的信心,徐达此时已然膨胀得失去了基本的判断能力,全然忘记自己手中还握着五万大军的性命。
前人曾曰:骄兵必败。
总之,急于立功的徐达甚至未多加思索,便孤军深入了。
王保保等的就是这个机会,眼看着徐达一切尽在掌握中,王保保联合贺宗哲开始了对明军的围剿。明军始料未及,一时间死伤。
骄兵必败不假,可前人也没说过此败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
此时,徐达充分表现出了一个优秀将领的素质。他以令人难以想象的理智与镇定稳住了局面,将军队安全撤出王保保的围剿,甚至修建堡垒,挡住了王保保之后数十次猛烈的进攻。
说实话,这绝佳的机会若是放在徐达手中,被围剿的军队怕是早就全军覆灭了,可王保保费尽心机为自己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到头来却发现自己没有能力做这个收网者,反而敌方的挣扎,让自己无形之中损失了不少。
总之最后,王保保看着徐达领着明军大部队轻松离开,自己却没有追上去的勇气,绝佳的机会,自己却没有能力把握。
祸不单行,就在徐达遭王保保围剿的时候,李文忠也仿佛受了徐达的轻敌冒进的传染,还没摸清地形就率领大军开始追击元军。
好家伙,徐达还知道派蓝玉先出去探探敌情呢,李文忠直接就率领主力追击元军了。
而李文忠的敌人是元将蛮子哈剌章,好巧不巧,他采取的是和王保保一样的计谋。
李文忠追击至阿鲁浑河,元军已经在此等待多时。一路奔波、筋疲力竭的明军遇上了准备充分的元军,结果该是毫无悬念的了吧?
你猜怎么着,李文忠亲自率领部队对抗,激战数日,居然打垮了元军,元军死伤惨重,甚至在元军溃逃之时李文忠一路追到了称海,占尽了好处才收兵。
能征善战的元军,占尽天时地利不能歼敌不说,偶尔遇到强敌敌不过不说,可每一次都在有绝佳机会时被敌人“反杀”,这就怎么都说不过去了吧?
究其原因,遭受多次重创的北元已经彻底没人了,明朝轻易找出一个将领就能扭转局势,北元最厉害的将领却空有谋略而无实力?
我想,这才是北元没落的真正原因吧!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您可以点击文字上方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5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