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历史上“苦瘠甲于天下”。千百年来,贫困的影子始终萦绕在这块黄土地上。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的脱贫攻坚始终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习近平总书记曾先后两次到甘肃考察,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对甘肃脱贫攻坚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努力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时代篇章”。
作为曾经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甘肃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对甘肃重要指示要求,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不仅推动贫困地区农业特色产业实现蓬勃发展,支撑全省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而且在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基础上,打造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高地,迈开了由特色农业大省向特色农业强省转变的步伐。
甘肃省张掖市新墩镇双塔村风貌。
当前,甘肃三农发展已进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的衔接期,农业产业发展进入转型升级的窗口期,乡村建设进入加快补齐短板的机遇期,城镇乡村进入协同融合发展的突破期,陇原乡村正持续焕发勃勃生机,一幅“富民兴陇”的宏伟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1
从“产业扶贫”走向“产业振兴”
在脱贫攻坚期,甘肃贫困地区的群众想依靠发展产业增收,但“没钱干”“不会干”“闷头干”“怕风险”等问题突出。
发展产业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之策。针对实施产业扶贫面临的重重难题,甘肃贯彻精准方略,聚焦目标标准,拉开架势构建扶贫产业体系——
出台贫困户人均元、每户不超过3万元的到户产业扶持政策,筹措.6亿元支持万贫困户发展“牛羊菜果薯药”为主的扶贫产业,强化投入保障,解决“没钱干”的难题。
把规范提升合作社作为有效组织农户集约化生产和对接市场的重要抓手,将多万贫困户带入产业扶贫大链条,健全生产组织体系,解决“不会干”“谁来干”的问题。
在全国率先组建省级扶贫产业产销协会及马铃薯等9个分会,市场两手并用开拓运作市场,解决“闷头干”的问题。
对有愿意参保的贫困户发展的主导产业实施农业保险全覆盖,努力让群众发展产业“不白干”。
从投入保障、生产组织,到产销对接、风险防范,借助一系列产业扶贫“组合拳”,甘肃初步建立了现代寒旱特色农业产业体系,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从零散状、碎片化到成链条、集聚化的巨大变化,既实现了“一户不落”的脱贫目标,又为乡村产业走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缺技术、增收难,一家人的生活在贫困中。”这是10年前的生活留给定西市安定区石峡湾村村民董继军的深刻记忆。年底,他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10年来,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帮我过上了幸福的日子。”董继军说,他和家人除了享受到危房改造,“雨露计划”,基础母畜到户养殖以及马铃薯、饲用玉米、燕麦良种等扶持政策外,还在年拿到了5万元的精准扶贫贷款,享受到了到户产业扶持项目。“在政策扶持下,我家里种养产业规模越来越大,不仅脱了贫,还比以前富了。去年,我又续贷小额信贷5万元,在合作社的带动下,逐步扩大种植养殖规模,今年种了13亩马铃薯、15亩玉米和16亩燕麦,养着5头牛和23只羊。”
在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元古堆村的乡村道路和易地扶贫搬迁点。
带动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增收脱贫,帮助其培育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当初扶贫政策的“输血”功能成功转化为今天增收致富、振兴乡村的“造血”能力,董继军一家的十年变迁,是甘肃全省数以百万计的农民群众脱贫和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历程的一个生动剪影。
“我们将持续在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和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加快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甘肃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李旺泽说,当前,甘肃正以养殖业牵引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带动特色产业价值链提升,加快由特色农业大省向特色农业强省转变。全省一产增加值增速已连续5年实现全国排名前四,年农民人均收入增幅达10.5%。
2
从粮食“调入省”到粮食“调出省”
甘肃长期处于粮食供求紧平衡区,一度全省的粮食要依靠外调才能满足需求。缺粮的记忆,曾深深地印刻在甘肃许多地方人们的脑海中。
在曾因缺粮而闻名的通渭县,人们对“家有存粮心里不慌”有着深切的体会。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温饱问题,通渭历届县委、县政府久久为功、艰苦奋斗,在年历史性地解决了温饱问题。0年以来,通渭县不断调整农业结构,探索和推广以全膜双垄沟播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年,通渭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9年、年、年3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正如通渭实现从“缺粮大县”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的“蜕变”一般,近年来,甘肃的粮食生产,也经历了从粮食“调入省”到粮食“调出省”的转变。
“近年来,甘肃自觉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看待粮食生产,把粮食安全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在干上,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全力稳面积、稳产量,粮食产量突破了1万吨历史大关。特别是年以来,甘肃每年调出粮食30万吨左右,实现了由净调入到产销平衡、再到净调出的历史性突破。”李旺泽介绍。
施工机械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团结镇庙川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作业。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不断创新完善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旱作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大力实施农业强科技行动,推广以全膜双垄沟播为核心的旱作农业技术万亩、以膜下滴灌为主的高效节水技术万亩,建成千万亩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马铃薯单产水平由公斤提高到公斤,玉米种植适宜区从年降水毫米扩展到毫米,面积由万亩扩大到多万亩,大幅提升了旱作区粮食生产的可控性、稳定性。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甘肃积极探索推广“一户一块田”“一户一台地”“一企一基地”建设模式,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甘肃还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马铃薯和蔬菜花卉制种基地,提供了全国60%的玉米种子,50%的马铃薯原种调往省外。
3
从农产品“藏在深闺”到“甘味”香飘世界
甘肃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物种资源丰富,光照充足、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特色农产品出产丰富。但是,曾经产自陇原大地的“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错峰头”的优质特色农产品却一度处于“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境地:种类多、品质优,但缺乏品牌、缺少稳定的市场销售体系和渠道。
农产品产后通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关系到农民群众能否依靠产业致富,关系到产业能否持续稳定发展。为了推动特色农产品“走出去”,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年以来,甘肃把培育“甘味”品牌作为发展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在全国率先建设“甘味”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持续推进以“甘味”品牌为统领、地方公用品牌为支撑、企业商标品牌为根本的“甘味”品牌体系建设,并连续举办甘肃特色农产品贸易洽谈会和“甘味”品牌高峰论坛,持续放大“厚道甘肃·地道甘味”品牌效应。
经过3年多的精心培育,“甘味”品牌已成为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省级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明显提升,荣登年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指数百强榜首。
伴随农产品品牌营销战略的实施,“甘味”也正影响和改变越来越多生活在陇原农民群众的生活。
在陇南市武都区,武都花椒、橄榄油、中药材等“甘味”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正不断增强。“这几年,我们郭河乡产的‘武都花椒’,卖到了四川、重庆、河北、河南等地,一年销量可达万公斤,产值有多万元。”武都区聚农富花椒种植农民合作社的工作人员成满发说,“甘味”品牌让“武都花椒”等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上更有“面子”,也让农民群众得到了越来越多来自于发展特色产业的实惠。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六峰镇姜家庄村村民在采摘花椒。
“甘肃坚持狠抓产地环境监测评价、产品品质特质监测评价、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评价和可追溯体系建设,持续擦亮‘甘味’的绿色底色,提升‘甘味’品质这个‘里子’。”李旺泽说,近年来,甘肃立足多样地形地貌和寒旱气候特征,紧盯国内外市场对绿色有机、特色化、多样化优质农产品需求快速增长的大趋势,不断将“寒旱”这一发展数量型农业的劣势转变为发展高质量农业优势,走出一条具有鲜明甘肃特色的“寒旱农业-生态循环-绿色有机-甘味品牌”现代农业发展路子。下一步,甘肃将继续坚持走农牧结合、种养循环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按照品种培优、品质提升、标准化生产创建培育“甘味”系列品牌,下功夫打造若干细分市场的知名品牌,全面提升特色农产品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努力在培育一批具有甘肃特色和市场影响力农业品牌上实现新突破。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鲁明
图片:新华社、农民日报
监制:黄慧编辑:李忆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