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上海,你有多了解这座城市?
不妨先试着回答这些问题
在上海话里,“祖父”的叫法有多少种;
“新上海人”的家乡,主要来自哪些省份;
每人每天要用掉多少水电;
在遍布全城的轨交站点中
哪些日均客流最大;
当夜幕降临
又是哪些商圈的夜经济最能引流……
对普通人而言,关于上海的“十万个为什么”未必都能解答,但这本“百科全书”却可以。今天(7月21日),《上海市地图集》(版)正式发布,这是上海时隔11年,再次发布大型综合性城市地图集。
“上海是全国首个编纂综合性城市地图集的城市,曾在年、年、年和年分别编纂了四版《上海市地图集》,也是版本最多的城市,平均每13年左右就进行一次更新。”编制单位上海市测绘院第四分院总工程师忻静说,和过去四版相比,新版城市地图集呈现更多亮点,新增了手机信令、夜晚灯光亮度、红色景点、方言文化等多种维度的数据,全景展现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形象。
全球化视野:最大程度采用多维度数据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要和外国人士打交道,大家却很难直观了解到,他们的家乡在哪里。在《上海市地图集》中,工程师们对持有本市签发6个月以上有效居留许可证的外籍人口信息进行梳理发现,外国人在上海的生活区域发生了变化——根据年、年和年的外籍人口居住地分布图,外籍人口的生活场所也逐步从市中心扩展到周边,出现散点分布的趋势,其中浦东张江和临港的集聚度变强。
“外籍人口的居住变化,和城市发展、重大战略推进有很大的关联。新兴地区的发展潜力,吸引了许多海内外许多人前来工作和创业。”新版城市地图集编辑部余晨曦告诉记者,以年为例,国内迁入上海的人口主要来自安徽、江苏、河南、江西和浙江。
“新版地图集最大程度采用了全国乃至全球数据。这是和过去四版相比,最大的不同点”。
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指标一览
上海在全球城市中的竞争力到底如何?地图集选取权威维度进行呈现:年GaWC(全球城市名册城市排名)中,上海位于全球第5位,仅次于伦敦、纽约、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在年GPCI(全球城市实力指数城市排名)和年至年GUCR(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经济竞争力城市排名),上海均位居全球第10位。
为什么要采用具有全国、全球视野的数据?“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城市发展的视角就不仅仅是以上海为中心。所以,地图呈现也要对标一流城市,充分了解上海各项指标在全国和全球的地位。”余晨曦解释说。
上海港通江达海,吴淞口到南北槽航道交叉处,日均有艘船只进出,繁忙景象气势磅礴。这一画面化作抽象数字,成为上海参与全球竞争的优异指标。
图集数据表明,在全球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与年增长率中,上海港均位列全球第一,远高于位列第二的新加坡。
与众不同的是,新版地图集还采用了“最浪漫”的视角——来自夜晚的璀璨灯火。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夜间照明设施逐渐普及,夜晚灯光的强弱直接彰显了人类活动区域的发达程度。基于这个特点,夜光遥感的作用逐渐开始凸显,在分析城市扩张、估算社会经济总量等涉及到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结合夜光遥感数据,进行辐射亮度测算后可以发现,在长三角光源最集中的地区就是上海。在同一张夜光地图上,测绘工程师选取了多个比对视角,如上海之于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全球一流城市,上海之于长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之于京津冀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等。
上海与全球一流城市的夜光对比图
“观察一座城市的经济活跃程度,‘夜晚’是公认的最佳角度之一。即便是在年国际贸易面临挑战,以及年疫情发生以来,上海这座‘不夜城’的星光依然在夜空中闪耀。”一位业内人士说道。
新增红色景点:用地图“讲故事”
用大数据统计,非物质文化也能被可视化。
在许多人看来,方言里的上海话和粤语、闽南语一样“自成一派”,其实上海本土语言千差万别。根据考证,上海话属于吴语太湖苏沪嘉小片方言,根据声调的调类分合及调值特点,分为5个方言片:市区片、崇明片、嘉定片、松江片和练塘片。其中,松江片再分为三小片:松江小片、上海小片和浦东小片,市区片还能分成老派和中派。
仅仅是对“祖父”的称呼,就有五六种叫法。比如崇明片叫“公公”;嘉定片多叫“大爹”,少数叫“公公”;练塘片和松江片多叫“大大(阿大)”,少数叫“老爹、大爹、阿爹、公公”。市区老派一般叫“老爹”。各个片区对“祖母”的称谓就更加多种多样。新版地图集对各地方言进行空间分析,用地图直观展示出不同方言片区对“祖父”和“祖母”称呼的差异。
近年来,城市更新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一新趋势在地图上得以体现。在上海版图上,历史文化资源覆盖面积不断扩大。在“点、线、面”相结合的保护对象体系中,囊括了4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处优秀历史建筑等“点状要素”;条风貌保护道路(街巷)、84条风貌保护河道等“线状要素”;44片、共计41平方公里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处、共计17平方公里的风貌保护街坊等“面状要素”。
“上海的城市气质,与这座城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我们采用多元的文化地图讲述上海历史故事,这是新版地图集的亮点之一。”忻静说。
年6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抵沪,入驻东亚旅馆(今先施大楼内),随后搬入原麦根路32G号(今康定东路归仁里一带)临时居住;7月中下旬,博文女校陆续住进了一批青年代表;7月23日晚,中共一大会议在原望志路号(今兴业路76号)召开;7月30日晚,来自霞飞路捕房(今淮海中路、号商铺)的法租界巡捕出警搜捕会场,代表们转至老渔阳里2号李达、王会悟住处商议下一步安排;随后,代表们于原上海北火车站(今上海铁路博物馆)乘车前往嘉兴……
这条完整的历史脉络,被新版地图集绘制成图,涉及的许多关键性历史场所至今保留完好。“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摇篮,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国工人运动的发祥地、我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地。”忻静说,结合建党百年,新版地图集首次推出红色景点路线,重温伟大建党精神。
新版城市地图集首次引入红色资源分布图
地图梳理了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在上海发生重大历史事件的诸多代表性地点,如中共上海区委党校旧址、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五卅运动纪念馆等。此外还包括上海茂名路毛泽东旧居、周恩来避难地(礼查饭店)、田汉旧居(山海关路)等名人纪念地。
数据史上最多:全方位展现城市运行
作为一个有机生命体,上海的一天会发生什么?
答案是,创造GDP达到亿元,一般公共预算要支出22亿元,有多人得到院前急救,约万名游客在上海观光,电影院要播放1.3万场电影,有个新生命诞生,有对新人喜结连理,每人大约要用掉升水、3千瓦时电,产生1千克生活垃圾,消费支出元……
这些鲜活数据支撑起一个层次丰富的上海。新版地图集编辑部罗馨告诉记者,上海一日大小事,将宏观(如城市建设)和微观(如居民生活)的各种年度统计数据都平均到每一天。为了全景展示上海,新版地图集使用的图表和数据也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
根据统计,版《上海市地图集》融合了大量的权威统计数据、基础地理空间数据、网络等社会感知大数据,以及模型模拟预测和空间规划数据,最终生产出幅地图、个统计图表、张图片和附录。
在编制过程中,由42个委办局及相关行业单位、16个区提供数据,收集资料超过份,总数据量达47.9G,从而确保地图集更加准确、全面、科学地展现一个时期以来上海城市建设情况,见证和记录了人民城市的建设成就。
除了融合大量的权威统计数据、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外,还应用夜光遥感影像、实景三维模型、时空大数据挖掘分析等最新测绘科技成果。基于轨道交通刷卡流量、手机信令、移动通信感知等社会感知大数据的知识挖掘和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空间分析是这本地图集的重要创新和亮点之一,这也是国内首次在大型综合性地图集中的应用。
以轨道交通为例,常常有人会问:上海为什么拥有全球最大的城市轨交网络?新版地图集采用测绘技术进行解答:截至年,上海拥有17条轨交线路(含磁浮线),全长公里,涉及座站点、辆车,日均客流量达4.2万人次,正点率达到99.9%……经过刷卡流量梳理能发现,日均进站客流量最大的前10个站点分别是人民广场、虹桥火车站、南京东路、上海火车站、徐家汇、静安寺、陆家嘴、南京西路、中山公园和上海南站。
轨道交通流量图
“地图属于国际公认的三大通用语言(音乐、绘画和地图)。大型地图集编纂是“史、图、典、志”文化工程之一。”上海市测绘院第四分院院长姚文强介绍,定期出版城市的综合性地图集,是全面回顾一个时期以来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地图集的编纂水平也是城市和地区经济文化水平的象征。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戚颖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3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