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中
定军山,位于陕西省汉中市,三国时期古战场,有“得定军山则得汉中,得汉中则定天下”之美誉。
(出自百度百科)
汉中市地处中国版图地理几何中心,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它在行政区划上属于西北地区,而地理自然环境属于西南地区。
行政划界中有个常用的原则是“山川形便”,意思就是说依据山川走势来进行行政区域的划分,这样有利于同一地区的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那么地理、人文更像四川的汉中,为什么会在行政区划上属于陕西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下汉中的历史沿革。
今汉中春秋战国时境内为南郑地,先后分属巴蜀、秦国。汉中有时被秦国占领,有时又被蜀国攻破。商秧变法后的秦国,成为日益强大的军事强国。强秦占领汉中,并借助汉中这个跳板,灭了蜀国。
西汉元封五年(前年),汉武帝在全国设13刺史部。汉中郡隶属于益州刺史部。
东汉末年,刘备在汉中称王,当时的汉中地区大致分为武都郡和汉中郡,归益州管辖。
三国魏景元四年(年)魏灭蜀汉,分梁、益二州,梁州领八郡,治于南郑。
一直到两宋时期,汉中大多和巴蜀在一起的。
也就是说,从夏商一直到南宋,虽然其中有一些小的变化,但是总体上来说汉中都是和巴蜀之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元代为了加强对四川地区的控制,设兴元路于汉中,为隶属于陕西之始。
明洪武三年(年)改路为府,设汉中府。
清代设陕安道于汉中,辖汉中府、兴安府(今安康市)。(出自百度百科)
那么元朝为什么要将汉中划归陕西呢?汉中划归陕西就能加强其对四川地区的控制吗?
俗曰:“天下未乱而蜀先乱,天下已定而蜀未定”。蜀地在中国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四塞之地,四面环山,中间一个成都平原,天府之土,易守难攻,容易成割据独立之势。秦末的刘邦,汉末的刘备,抗日战争时期的国民政府都是巧妙地利用了蜀地的地形和资源,进而割据或者称霸。如何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呢?从行政区划上打破四川盆地四塞的形势就是一个好办法,而将汉中分割出去就能取得这种效果。汉中自夏商时起就有诸侯国,到了春秋自战国时期,就开始成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是连接西北和西南的重要通道。汉中隶属陕西后,蜀地的北方门户就打开了。元朝作为少数民族统治者,更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2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