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牛汝辰
春秋时期,郑庄公在今开封城南筑仓城,取开拓封疆之意,定名开封。战国为魏国都城,称大梁。秦、汉置浚仪、开封二县。北周称汴州,以城临汴水得名。五代后梁以汴州升为开封府,后晋以开封为都,称东京。后汉、后周、北宋都在此建都,索称“七朝古都”。金改汴京为南京。元代为河南江北行中书省汴梁路总管府。明、清为开封府。年为河南省省会。年置开封市,年省会迁郑州市。
开封位于黄河冲积大平原的西部边缘,即华北平原与黄河平原的交接地带,地势坦荡,土层深厚,适于农牧,所以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视为建邦立业的首选之地。历史上,共有八个朝代在开封建都。今开封地区的许多传统地名都和本地的重要遗址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如带“都、京、城”等字的地名常表示古代城址,带“岗、台、丘”等字的地名多表达古文化遗址。
(一)开封古都命名及其空间格局
开封是河南省地级市,简称汴,古称东京、汴京,为八朝古都。位于黄河中下游平原东部,地处河南省中东部,东与商丘相连,西与郑州毗邻,南接许昌和周口,北与新乡隔黄河相望。
开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城摞城遗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开封亦是清明上河图的原创地,有“东京梦华”之美誉。
开封,位于河南省东部。开封地处豫东平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在百米以下,市区西北部多沙丘。公元前年,战国时代魏惠王从山西高原上的安邑,迁都至今日开封的地方,在这里修了一座城,命名为大梁,这是开封地方建都之始。
夏朝(帝杼)曾在开封一带建都年,史称老丘。公元前8世纪,春秋时期的郑庄公在今开封城南朱仙镇附近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汉初因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将启封更名为“开封”,这便是“开封”的由来。
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开封作为败亡国的国都被降为浚仪县,属三川郡。“浚仪”作为开封的名称,一直沿用了年左右。年东魏孝静帝时,设立梁州辖陈留、开封、阳夏三郡。北周武帝建德五年,改梁州为汴州,这是开封称汴之始,由县治改为州治,失落了数百年的开封又慢慢地恢复了元气,开封也成为北魏对南部各朝作战的水运线上的八个重要仓库之一。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年)和天保十年(年)分别建了著名的建国寺(大相国寺)和独居寺(今铁塔一带),佛文化的发展对后来东京文化的勃兴做了前期的准备。
隋炀帝时期开凿的多千米的大运河是沟通南北的大动脉。大运河的中段就是连通黄河与淮河的汴河。位于汴河要冲的开封,又是东都洛阳的重要门户,因此,占尽天时地利的开封发展迅速。
靖康二年(年)金国灭北宋后,称为“汴京”。贞元元年(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到中都大兴府,改汴京为“南京开封府”,成为金国陪都。年,汴京宋故宫发生大火,建筑几乎毁尽。正隆六年(年)初,完颜亮南下侵宋,一度以“南京开封府”为统治中心,贞祐二年(年),金宣宗为避蒙古军锋,迁都“南京开封府”。天兴二年(年),金哀宗在开封被蒙古军围困的情况下,逃出开封,迁都归德府(今商丘)。
古人建都设置,必审其形势,以符合风水条件,坐北朝南的地势更为趋吉避凶的建筑居住提供了良好条件。开封龙亭一带,一直是古代皇宫王府的遗址,清朝雍正年间,河南总督王士俊在此兴建万寿宫,以后改称龙亭,沿用至今。当时对其地势有一番精辟的诠释:“中州为天下之腹心,而祥邑(开封别称)为全省闾奥,平旷四达,以水为龙,自亥方入首,六龙聚会,必高阜为主宰,以洁岭振纲,左铁塔而右鼓楼,龙亭适居中而近左,应玄武之位,控制左右,领袖八方,亭高三丈六尺,右阶七十二级,上应天象,磐石在西,铁鼎在东,石桥南跨,以通呼吸之气,铁牛北镇,以司水土之权,昔人创造,井井有法。”龙亭为六龙聚会之处,六龙指《易经》乾卦的六爻。“时乘六龙以御天”,加之有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护佑上下,可见是古人最为理想的居住福地。
开封素有“三山不显,五门不正”之说。
开封城分五门,除西门端正且无月门外,其余四门皆位置不正并设有月门,据说这样做是因为风水学家认为开封的旺气从西面而来,西门端正且不设月门,正是为了迎旺气入门,四门不正且月门曲折盘绕,也是为了保证旺气不会外泄。
开封园地处平原,自然是无山无岭,但堪舆家认为西门内爪儿隅头及上街地势较高,可以当作是山,而且铁塔寺也称为夷山,如此,开封便有了“三山”的风水格局,也才有了“三山不显,五门不正”的说法。
今天开封市最繁忙的中山路是多年来这座城市不变的南北中轴线,其下叠压着明、清时期的路面和北宋的御街遗址。
(二)“都”“京”“城”地名的内涵
今开封地区遗留有很多古代城市遗址,包括都城遗址。这些遗址范围内及其附近的村庄往往以“都”“京”“城”等字命名。
“国都里”。开封县杜良乡北部有一村庄名叫“国都里”,位于今开封城东北约20千米处,相传因夏代都城曾设在此地而得名。“国都里”村及其附近应是夏都老丘所在地。最早在今开封境内建都的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文献记载,在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的余年间,夏的都城曾多次迁徙《古本竹书纪年辑证》载:“禹都阳城……太康居斟……寻羿亦居之……常相即位,处商丘……相居斟灌……帝宁居原,自(原)迁于老丘……胤甲居于河西。”《春秋地理考实》云:“今河南陈留县北四十五里有老丘城。”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亦说:“老丘,当在今开封市东南,陈留镇东北45里。”以上记载,均与“国都里”村的地望大致吻合。
“刘京寨”。“刘京寨”位于“国都里”村正北约1.5千米处,连霍高速公路南侧。年春季文物工作队在刘京寨村中部曾探明一处规模较大的古文化遗址,部分探孔的底部距地表12—13米,出土有夏、商时期文化特征的残碎陶片,这无疑为以后在该地区附近寻找夏都老丘遗址提供了重要线索。“刘京寨”村名中的“京”字,加之“国都里”村名中的“都”字,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遥远的“老丘时代”,联想到那个辉煌了余年的京都。
“古城村”。“古城村”位于今开封市祥符区朱仙镇东南约3千米处,北距开封城区约25千米。“古城村”源于春秋时期郑庄公所筑“启封城”。郑庄公时期距今多年,而开封的建城史最早可追溯到郑庄公时期,这说明开封的建城史有多年。当时,郑庄公在郑国的东北边陲修筑城堡,取“启拓封疆”之意,将该城堡命名为“启封”。年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了启封故城的部分遗迹。年,开封文物工作队在古城村附近探明了启封故城遗址。汉初,为避景帝刘启名讳,故改启封城的“启”为“开”,这便是今开封名称之由来。启(开)封城前后共存在了余年。唐延和元年(年),开封县治移至汴州(今开封),开封县与城中原有的浚仪遂一同成为汴州附郭县。此后,故城渐废,终变为今日之“古城村”。
(三)“岗”“台”“丘”地名的文化信息
古人居住的地方常称“丘”或“邑”。丘、邑一般都建在向阳的高坡上,这样的地方阳光充足,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便于躲避水患,确保生命和财产安全。另外,居住地还要邻近水源,这样方便人们饮食洗漱。居住在平原地带的人们自然无“丘”可依,但他们会择地筑台,将房子垫高,这些高台通常叫作“丘”“冈”“岗”“京”“台”等。《诗经·大雅·灵台》就记载了周人建筑灵台的情况:“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此即学术界所说的“高台文化”。当年,夏后杼迁都后,以“老丘”命名新都,大概就源于所谓的“高台文化”。于是我们可以认为“老丘,就是人们在原来的高地上又用土堆筑起来的高台”。
开封的地形是典型的平原,它处于黄河冲积平原上。黄河是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它从上游特别是黄土高原一带携带大量泥沙进入广阔的华北平原后,由于地势平坦,流速降低,泥沙便大量沉淀下来。“地上河”的现象在一马平川的开封尤为明显。“黄河之水,从来裹沙而行。水大则流急,而沙随水去。水小则流缓,而沙停水漫。沙随水去,则河身日深,而百川皆有所归。沙停水漫,则河底日高,而旁溢无所底止”。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洪水挟带的泥沙大量淤积,改变了开封地区的地貌,许多历史上的“高台”逐渐变矮甚至被淤埋于地下。这些藏而不露的“高台”成为古文化遗址尤其是早期考古学文化遗址的主要分布地,遗址附近的村庄也常用“丘”“岗”“京”“台”等字命名。
在今开封杞县,人们用“一溜十八岗”来概括当地村名的特征,意指当地许多村名中都有一个“岗”字。在今杞县境内发现的早期考古学文化遗存也大多分布在这些带“岗”名的村庄周围。年和年秋季,郑州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与开封市博物馆、杞县文管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在杞县境内试掘或发掘了段岗、鹿台岗、朱岗、牛角岗和竹林五处遗址,其中,仅竹林一处遗址不是以“岗”命名。在遥远的古代,生活在今杞县境内的先民们大多居住在高“岗”之上。这些所谓的“岗”和开封县境内的“老丘”,应该有大致相同的地貌特征。
“繁台”“鼓吹台”:位于今开封城南的繁塔建在“繁台”之上,禹王台公园里有“鼓吹台”遗址。“繁台”和“鼓吹台”都是开封的名胜古迹,“繁台春色”是著名的“汴京八景”之一。“鼓吹台”因春秋时期的大音乐家师旷常在此吹奏乐器而名扬天下。
敬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5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