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王朝为何不选都山东地理地形决定了山东

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带,是中国历史上九州之一的青、兖两州的主体部分。然而,尽管山东地形丰富多样,有平原、山脉、丘陵等地貌,但在古代却没有成为任何大一统王朝的都城,甚至地方割据政权也很少选择山东作为首都。这是因为山东地理地形和防御能力不足的局限所决定的。

山东虽然拥有胶莱平原、鲁西北平原、鲁东南平原以及泰山、蒙山、崂山、鲁山、沂山、徂徕山等山脉,几大地貌区域平衡得相当均衡,但是当这些山地、丘陵排列组合后,就形成了问题。在古代,确定都城要考虑两个关键因素,防御能力和经济发展。关中以四面险塞而著称,能够抵挡来敌,而山东的地势相对较为开放,没有形成像关中那样坚固的防御体系。尽管胶东和鲁北一带被水域环绕,并有胶莱平原和鲁北平原,但是黄河和古济水的存在导致该地区防御能力相对较弱。黄河水量只有长江的17分之一,下游更是水量稀少,无法提供关键性的防御作用。因此,山东的西部可以说是一个长达公里的大缺口。在古代,乐毅平推齐国时就利用这个缺口,从河北进攻山东,几乎灭亡了齐国,可见山东的防御力的薄弱。

另一方面,山东的平原地区的农业条件并不优秀。鲁北平原和胶莱平原离海边较近,土壤肥沃度较低,特别是鲁北的新冲出来的盐碱地,产量较低。相比之下,鲁西北和鲁西南的平原面积更大,地势更为平坦,人口更多,粮食产量也更高。鲁西北和鲁西南的交通便利,南接安徽、西连河南、北接河北,黄河和古济水贯穿其中,还有京杭大运河和微山湖等水域,商业非常繁荣。因此,在农业和商业方面,鲁西北和鲁西南的地区相对更加发达。

此外,山东的外围地区如德州、聊城等地,临近鲁中丘陵和黄河地区,无法受到保护,成为定都山东的难题。如果要保护外围地区,就必须控制华北平原,这样一来,邺城和洛阳就明显成为更好的选择。正因为山东的这些特点,古代的大一统王朝和割据政权都没有选择山东为都城,而是选择了位于关中或其他地方。

山东的“生态位”和其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

尽管山东没有成为古代王朝的都城,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依然不可忽视。在古代,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生态位”,承担着特定的职责。山东作为中国东部的交通要道和海上门户,一直承担着沟通南北,供给京师漕运以及进行海外贸易的重要职责。

山东的地理地位与其独特的“生态位”密切相关。古人云“天下之胜,势不在秦必在齐”,这既反映了山东作为海上战略基地和军事要道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山东作为争雄天下的必然选择。山东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带,地处东南沿海,濒临黄海、渤海和东海,是连接中国内陆和海外的重要通道。古代的山东是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侵袭的军事前线,也是中国与外部世界贸易联系的重要窗口。山东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如煤炭、铁矿石、黄金和渔业资源等,这也为其成为经济繁荣的地区奠定了基础。

古代山东的商业繁荣主要是基于其地理位置的优势。山东地处中国东部沿海,是中国与东亚、东南亚乃至非洲、南亚、中亚等地区贸易的重要中转站。早在古代,山东就建有许多重要的港口城市,如青岛、烟台、威海等,这些港口不仅方便了商品的进出口,也促进了内外贸易的发展。与此同时,山东地区内陆的丰富农产品和手工业品也为外贸提供了有利条件。尤其是山东的粮食产量一直居中国前列,成为中国粮仓之一,为国家提供了稳定的粮食供应。

在历史上,山东的地位一直是中国的核心要地。早在商代时期,山东地区就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东周时期,鲁国成为中国的主要势力,山东地区也因此成为国家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秦朝统一中国后,设置了山东郡,使山东成为“九州”的一部分。山东的地位在后来的历史中虽然有所变化,但始终保持着重要的地位。例如,清朝时期,山东是中国统治者的官方所在地,山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国家的走向。

总而言之,山东虽然没有成为古代王朝的都城,但其地理地位和资源丰富性使其成为中国历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地区。山东作为中国东部的门户,一直承担着沟通南北、贸易往来和海上安全等重要职能,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58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