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镇伶俐镇部分村名村史由来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了 http://pf.39.net/bdfyy/bdfzg/200531/7935645.html

很久以前,我去读书,班车在昆仑关的山脉穿行。经过昆仑关下,我爸说从车里就可以看见昆仑关的山门。我伸长了脖子还是没看到。后来,我跟着那些志愿者到了昆仑关,给烈士们献上花圈,才看到那直指云天的丰碑,丰碑的下面合葬忠骨……这是一场疯狂的战役。再往前推,这里曾经是宋将狄青打败壮族农民起义军侬智高的地方,我宾阳的同学就曾经说过他们是狄青的后人……现在的昆仑镇已经不是邕宁的昆仑镇,而是属于南宁兴宁区辖区,但是一九八几年的时候,还是属于邕宁的,故此跟邕宁的放一起。

那坤在昆仑镇联光村公所驻地西北。约于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年)建村。“那”指田;“坤”是壮语hon的近音,指席草,因村民习惯在田中种植席草,编织草席出售,故名。村人均壮族。

古隶

在昆仑村公所驻地西北。约于元至正十七年(公元年)建村。“古隶”指荔枝树。因建村前此地生长有许多荔枝树,故名。村人均壮族。该村东约米处为闻名于世的昆仑关,是柳州、桂林通南宁的陆路通道。昆仑关形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兵家必争的著名古战场。一千多年来,曾多次发生重大战役。较著名的有宋皇祐四年(公元年)冬,壮族首领侬智高起兵反宋王朝,宋将狄青率兵前来镇压,大败侬志高于昆仑关。抗日战争时期年国民党军队与日本侵略军大战于昆仑关。战后在昆仑关,建立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墓。纪念塔上有蒋介石、桂聿明、黄旭初等人题词。昆仑古道石刻、古关遗址现仍保存,昆仑关是县文物保护单位。

(网络图片)塔身题字为杜聿明将军亲书

咘蒙

在伶俐镇独岭村公所驻地东。约于清崇德七年(公元年)从横县良圻迁来建村。“咘”指水泉;“蒙”是壮语mungz的谐音,指野芋头。因村前有三眼泉水,泉窝内长很多野生芋头,故名。村人均壮族。定西(村公所)在伶俐乡驻地西南。“定”意为水坑(或潭);“西”意为清。境内有青龙江口文化遗址,发现过石器及当时的陶片遗址,有大量螺壳、蚌壳。属新石器时代遗址,是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辖8个自然村。

伶俐镇(网络图片)

冲豆

在长塘镇定西村公所驻地北。约于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年)建村。“冲”是壮语congh,指洞;“豆”同汉意。因村处有石洞,田地宜种豆,故名。该村为片村,分内外坡,村人均壮族。村西北是青龙江口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

楞冲在定西村村公所驻地西南。约于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年)建村。“楞”是壮语laeng谐音,指背后;“冲”是壮语congh近音,指山洞。因村后有一个大山洞,故名。村人均壮族。

坛尧

在长塘镇天堂村公所驻地西南。约于明嘉靖十一年(公元年)建村。“坛”指池塘,“尧”是壮语yiuz的谐音,指窑。因村周围是山,地形既似山塘,又似窑,故名。村人均壮族。

冲么

在垌江村公所驻地西北。约于明末清初时建村。“冲”是壮语cuengq的谐音,指放。“么”是壮语mou的近音,指猪。因村址原为放猪觅食的地方,故名。村人均壮族。

选自《广西壮语地名选集》年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30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