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于《三顾茅庐》的讨论之中,主要谈的是关于战略与管理“要在同一维度之中”的概念,只有刘备亲自去交流,才能够听懂诸葛亮的“天下大计”,在这个过程当中,诸葛亮和刘备是“互为知音”的。关羽、张飞无法理解诸葛亮的战略规划,诸葛亮也无法从“非刘备”的人那里得到自己想要的管理上的支持。战略与管理的有机结合,才能够让在方向正确的前提下的结果真正发生。刘备尊重诸葛亮的建议并接纳了诸葛亮的策略,弥补了自己在战略层面的不足,也登上了自己的人生巅峰。也许我们并不应该真的佩服传说中的诸葛亮,但是我们还是要去思考三国故事讲述者们的逻辑与智慧。关于《三顾茅庐》的地点到底在哪里,至今地方人士与学术界还是有争论的,不过无论是在河南南阳还是湖北襄樊,诸葛亮在这样远的地点能够让刘备明白“定西川”是最好的策略其实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个年代可不是现在,没有飞机、高铁,甚至连“道路硬化”的概念都没有。因此,如果刘备愿意接受诸葛亮的战略规划的话,那么说明他不仅明白了大的方向,同时也非常了解自己在御下方面的管理能力以及部属在执行方面的能力。故事中,刘备的蜀汉疆土是“打下来的”,而不是在地图上画出来的,仅凭借诸葛亮的规划是不可能让蜀军占领益州的,在战略方面规划好之后,重点的部分就变成了与执行力有关的将士们的问题了。这里,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当时刘备的军队为什么可以顺利地占领益州,而不像在三国鼎立时期的很多时候显得那么被动。在我看来,刘备可以顺利地取代刘璋在益州的位置,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战略、管理与执行在那个时候并没有任何隔膜于阻碍,战略规划通过管理可以有效地和执行成为一体。用通俗的话来讲,无论是关羽、张飞、还是在后来收服的黄忠、魏延、马超……,这些将领们在整个“定西川”的行进过程中是“听话”的,他们既服从了诸葛亮的战略布局与军事部署,同时也遵循了刘备的管理调配,上下一心才是最后达成目标的终极保障。如果没有诸葛亮的策略规划,那么刘备未必会选择占领“同宗”的益州,三分天下的局面也就不是那么容易形成的了;如果没有刘备的德行与人望,关羽、张飞为首的将领未必会对诸葛亮这样一介文士完全信服,部署未必会真正到达“基层”;如果没有关羽等人的武力以及对将士们的统帅能力,那么在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战役中未必会一直取得胜利,西川也就未必“定”得下来了。正是因为诸葛亮有好的规划,并且用刘备听得懂方式把自己的规划描述清楚;正是因为刘备具备了最强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可以保证下属无论在听懂与否、同意与否的前提下都去执行;正是因为关羽等人对于战役与战斗的绝对执行力——战略、管理、执行这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并且相得益彰,才让三国故事成为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三国故事。在“定西川”的故事当中,庞统死于“落凤坡”恰恰是一个反例。因为庞统的特殊地位,让他没有完全遵从刘备的管理,同时他也没有尊重诸葛亮的战略部署而选择了冒进,这让凤雏先生在宏观上就陷入了一个不利的境地当中,再加上他本身是个文士并非武将,导致他在具体战斗中无法以足够强的武力保住性命,因此……很多人会以为战略就是管理,或者说战略是管理的组成部分之一,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我们可以发现战略和管理是不同的。希望“诸葛亮的故事”系列短文可以引起大家的思考,欢迎一起来讨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7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