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并没有海,它是一个江城。”原本作为福建沿海民众信仰空间的天后宫,从东南沿海迁徙到西南山地,带来数千里外大海的气息,神奇地存在了一两百年,又悄无声息地消失有三十多年。
去年新冠疫情稍缓时,我在四川乐山婺嫣街吃完甜水面,出门瞥见小店门口墙绘上的几个落款小字,“乐山天后宫”映入眼帘,令我十分惊诧,却问不出来龙去脉。后来查到,在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中,福建籍移民大多沿江而居,在四川各地先后建立了约座之多的天后宫,兼作福建同籍会馆。
1.河流
存世的宋代画作《江山万里图》长卷,完美描绘了乐山之水从哪里来,又流向哪里去。
局部:嘉定府(宋释巨然)江山万里图,史密森学会弗瑞尔美术馆(TheFreerGalleryofArt)和赛克勒博物馆(TheArthurM.SacklerGallery)之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藏,藏品号F.。
大渡河,发源于青海玉树阿尼玛卿山脉,经阿坝、马尔康、金川、丹巴、泸定、石棉、汉源县、峨边,于乐山城南注入岷江,是岷江最大支流,全长公里。
青衣江,发源于四川西部邛崃山脉,流经宝兴、雅安、洪雅、夹江,于乐山城外西南汇入大渡河,是大渡河最后一站的支流,全长公里。
岷江东支流发源于四川北部松潘的岷山南麓,自北向南流经茂汶、汶川、都江堰、新津、彭山、眉山,在乐山城东南与大渡河汇合。乐山以上岷江上、中游河段长公里,乐山以下岷江下游河段长公里,于宜宾注入长江,成为长江上游支流,此去上海吴淞口公里。
乐山北有岷江,西北有青衣江,西南有大渡河。青衣江在岷江与大渡河汇合点上游约5公里处,先行汇入大渡河,奔流而下,在乐山城南外,被凤州岛和中坝两个沙洲分成南流、中流、和北流三股河水。
风帆时代,乐山是一处重要的水运枢纽,北接成都,南下宜宾和重庆,当年李白出川和杜甫东归皆经此处。
唐代诗僧齐己曰“两江声合郡前流”。南宋曾任嘉州通判的诗人陆游曰“平羌江水接天流”。南宋另一位地方官员张方则在《夷佛滩记》记述,“渎江(岷江)自东北来,顺下不争,而青衣、沫水(大渡河)西南来,如暴客挟万马而驰,沫为最甚”。乐山最早的地方志,万历《嘉定州志》记载道,“岷江从北来,绕出郡背。青衣、凉山诸水自西来会之。萦回冲激,郡宛中央。”
2.古城
乐山在商周时为蜀国地,秦代为蜀郡南安县,南北周时期置嘉州,从公元年起建造嘉州城垣。意欲“右引洋雅,左控府河”的嘉州州城,千百年来,在渐次升格为嘉定府城和乐山县城的同时,也一直与大渡河水抗衡,屡战屡退。“三水皆迅急,皆会州东南,皆能为州城患,而沫为最。夏秋之交,常平城。”
晚唐诗人薛能诗咏和宋代诗人旅游多次题咏的荔枝楼、被收录南宋《舆地纪胜》的璧津楼、后人纪念南宋诗人黄庭坚的涪翁亭、几度重建的儒学学宫等嘉州临江名胜,还有育贤坝曾经繁华的街市、丽正门外的走马街和半边街,先后被大渡河的洪流淹灭。
先有宋代嘉州知州吕由诚主持筑堤,后有明代成化魏瀚再筑石堤。明代正德知州胡准、嘉靖三年知州李辅先后主持以条石筑成嘉州临江的东、南面城墙和西、北面城墙,万历《嘉定州志》记载城墙“周一千七百丈,门十”,换算成时下的面积单位大概是方圆1平方公里。到了清代乾隆年间,已增修至高一丈六尺,周围一千二百九十九丈六尺。乾隆五十一年(年)泸定地震,大渡河上游形成堰塞湖,“沫水噎九日而决”,“堤尽坏,丽正门崩入二百余丈”,丽正门外两头镇水铁牛也滚进大渡河中。直至嘉庆辛未至壬申(年-年)再度修城时,将城墙外的堵水台增筑至十三座,把汹涌而来的大渡河水引向江心,缓解对墙根的冲击。壁立于大渡河畔的乐山城墙亦城亦堤,城堤合一,城与河的界线终于稳定下来。
一幅被今人考证为清乾隆十三年(年)翰林画家董邦达领衔绘制的《四川全图》中,描绘嘉定府乐山县城墙的形势,却像似其后几十年大水过后再事重修的样子,城南的城墙壁立于大渡河畔,城墙外并无任何街市民居。
局部:嘉定府乐山县(清)四川全图,四川大学图书馆藏
彼时,大渡河与岷江汇合的河段,水域宽度超过了乐山城的方圆,夏秋丰水季淹过河滩沙洲,看似城立在汪洋中。这段宽阔的河段,自清代中期起,也名为铜河,铜河岸边城墙内沿河的长条平坦地带,川渝方言称作“”,铜河在晚近成为这一带的地名。
在清嘉庆初或更早的年代,铜河上出现了一座天后宫。
3.天后宫
妈祖,原名林默,是自宋代之后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信仰。妈祖封号经历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36次褒封,从夫人、妃、天妃、圣母,直至天后,由民间信仰升格为朝廷祭典。
现存历史文献中,乐山城内天后宫最早见于嘉庆八年(年)刊行的《嘉定府志》,收录在卷首府属全图里的府城图,绘有一座重檐建筑和一座悬山顶建筑,图下标注着天后宫三个字。该部刻本旧志的营建志坛庙条,还载有“天后宫在丽正门内”。
局部:嘉定府志之府城图,嘉庆八年(年)刻本,乐山县(清)四川全图,四川省图书馆藏
此后,嘉庆十七年(年)《乐山县志》和同治三年(年)重修的《嘉定府志》,皆延续着同样的图文记载。县志中还加了一条“紫云宫,祀杨泗将军,在天后宫右,嘉庆十六年邑绅士重修。”民国二十三年(年)的《乐山县志》,街道图改为按比例尺绘制的西式地图,天后宫标记在铜河街上。
乐山大渡河边这座天后宫,缘何而建,建于何时?
万历《嘉定州志》记载,位于州城北面四里关王庙所在地名为王舩厂,洪武年中蜀藩之国有司在此建造官船。明代前中期在福建和江南的官船厂,常敬奉天妃神像,或周边建有天妃宫。乐山的妈祖信仰,会不会最早起源于此,因官船厂而迁入西南?
有明一代,嘉定知州邓向荣、郭日晅、朱之臣,同知陈钟秀、李惪良,参议陈一洙,学正许应观为福建人,其中朱之臣还是妈祖故乡的莆田籍。此外,从明代到清代前中期,还有不少其他姓氏未载的福建籍嘉定府地方大员。乐山城内的天后宫,会不会由他们当中一员倡建?犹如清朝康熙年任四川提督的福建莆田人吴英,于成都总府街创建奉祀妈祖的福建会馆,或是明朝弘治年任镇远知府的莆田人周瑛,在当地创建西南地区最早的天后宫之一。
清代前中期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湖广填四川”。而迁入四川的外省移民人数,福建人仅次于湖广,主要是农民、手工业者和一部分商人,多选择沿江沿河而居。当落籍人口累积到一定数量,具备一定经济实力后,供神主以隆报享和建会馆以联乡谊的时机成熟,各处福建移民聚居地的天后宫先后兴建,并与福建会馆合二为一。当代研究者据旧志所载推测,清代四川各地的天后宫总数达到座,乐山天后宫最大可能是创建于这样的背景。
史籍文献中尚未发现有关乐山天后宫建于何时的记载,但同属于嘉定府的犍为县石溪镇天后宫清雍正年,而该县紧邻乐山县城的五通镇天上宫建于乾隆四十二年,可作为前者始建年代的参考。
妈祖信仰起源于东南沿海的渔业和水运,在清代远播到西南内陆山区。正如雍正年任绵阳安县知县的福建莆田人陈汝亭在《天后宫记》中所书,“盖遇险而灵,非独于海然也,夫神之在一邑者,庇一隅。”作为一名有几次远航经历的传统帆船业余水手,我也很容易穿越时空,跟这些同籍先辈共情。
沿着大渡河北岸寻觅先民的屐痕,循着旧志的标记,锁定天后宫的可能范围。昔日的铜河,如今成为滨河路。滨河路号是一个没有封闭管理的居民小区,有4栋多层住宅楼,东、西两面沿用高大的旧封火墙,院子里遗存两个被挪作交通隔离墩的石筑构件。我在4栋居民楼之间的院子里守了几天,问到4位见过天后宫旧建筑的耄耋老人,确定此处正是乐山天后宫遗址,那两个交通墩也确是天后宫的柱础,其他柱础都被“甩掉了”。老先生是原天后宫的住户,他还告诉我,这里原存有戏楼和左右厢房,年11月拆除,年建成住宅楼。
天后宫遗址坐向东偏南度,阔64米,深36米。遗存1号柱础为覆盆式,上部磉盘直径0.53米,下部方形础座三面凿有榫洞,石材为白色砂岩。2号柱础同样为覆盆式,上部磉盘直径0.61米,雕刻有万寿莲叶纹饰,石材为浅棕色砂岩。莲瓣作为础纹饰寓意洁净和超脱,常用于宗教建筑和信仰空间,宋代《营造法式》将柱础花纹制度归为十一品,其中第十品的仰覆莲花,即为2号柱础的纹饰。两个遗存柱础的规格,都比高标山上清康熙年重建的万寿观柱础还要大。
乐山天后宫遗存石柱础构件测绘草图许路绘制
4.连接
相较现场踏勘,对乐山天后宫相关文献记载的挖掘,却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当地图书馆、档案馆、建设档案馆、文物局很快被我刷过。当代四川妈祖信仰史研究、客家研究和福建移民研究,在四川南部的嘉定府区域,呈现的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空白。
时隔一年,再次到乐山婺嫣街,欲吃甜水面却歇了业,失望之际瞥见斜对面一家开在居民楼底层的小书店,随意走进逛一下,结果喜出望外。这家依旧保留着老式3居室小户型格局的“小屋里”独立书店,乐山本地书籍占据了一个居室,老旧书架上码着几乎齐全的县市区文史资料内部出版物。书店老板武叶,也是一直在做《走遍乐山》选题的制片人和摄影师,与我相谈甚欢,并引荐我加入一个乐山地方文史讨论群。这个两百多人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3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