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绿色定西黄土塬披绿,都有哪些人出

盛夏时节,航拍镜头下的甘肃定西市安定区石泉乡,山梁上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组和梯田里的各类农作物如同一条条彩色丝带缠绕在黄土地上。(资料图) 王金生 摄

中新网兰州3月9日电(闫姣李亚龙)“上世纪50年代初,定西仅有渭源县、漳县、岷县等地的多万亩天然次生林,其余地方几乎都是荒山秃岭。”甘肃省定西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杨映忠3月初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经过数十载植树绿化,该市的“荒烟蔓草”都披上了“绿装”。

图为定西市漳县国家4A级森林公园贵清山公园一带,航拍镜头下,翠绿的树木与金黄的油菜花相映成趣。(资料图)王金生摄

定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历史上曾是一个富庶的半农牧区。近代,由于自然、社会等原因,定西变得干旱少雨、生态脆弱、自然条件严酷,成了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过去的定西曾有这样的记载:地无绿,河无水,鸟无栖息之茂林,人无蔽日之绿荫。境内森林覆盖率仅为5.16%。经过40余载的“见缝插绿”后,定西旱塬上荒凉渐褪,绿意渐浓,下辖县区更推出“凉都”“20℃夏天”招揽游人,兴起“绿色经济”。

图为定西市安定区的福州林内,护林员在管护树木。(资料图)杜萍摄

“苦瘠甲天下”之地:毁林开荒后的“见缝插绿”

“年左右,‘进山开荒多打粮’的口号在定西市广泛流传。人们为了填饱肚子,不惜毁坏林地种植粮食。”杨映忠描述说,情况最严重时,农民春耕播种会遭遇“三刮四种”,播种之后,大风一刮种子就没了。

建国初期,中国经济整体低迷,人们食不果腹开始毁林开荒,造成全国范围内荒漠化加剧,沙尘暴频发,水土流失严重。

生于定西市临洮县的王在凯还有4年就到了退休年纪,在他记忆中,小时候家中无柴可烧,他便和小伙伴到山上拔草根、铲草皮,当时山体已满目疮痍,目之所及尽是黄土。加之不少农户家养殖牛羊,人们对牲畜肆意啃食草地置之不理,林地荒漠化愈加严重,生态一天不如一天。

图为俯瞰定西市,昔日黄土塬,如今呈现一派绿景。(资料图)易思耿摄

直至年,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中国官方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长远大计出发,作出了在我国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建设防护林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一座“绿色长城”自此在北方地区崛起。

定西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中起步最早、力度最大、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生态环境改善最明显、民众得实惠最多的地区之一。多年来,三北防护林的实施大幅推动了定西的生态环境改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杨映忠称,国家出台的退耕还林,禁止天然林采伐和木材流通等系列措施,唤醒了定西居民的生态意识、绿化意识和环境意识,开始在在宜林荒山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定西市森林面积已达.49万亩,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初期的5.16%增加到12.1%。昔日旱塬荒山一点点蜕变为满眼苍翠的绿水青山,部分珍稀野生动物也重返家园。定西民众驰而不息地植树造林、流域治理已让境内的沟壑梁峁焕发勃勃生机。

3月初,定西市永定村护林员拿着铁锨“巡山”。 闫姣摄

定西:扩绿固土走“兴林+富民”之路

定西市下辖渭源县,因地处渭河源头,近年来对生态建设尤为重视。渭源县委副书记、县长蔺红军说,该县对已有绿化林带进行保护,对缺树、少树的山体进行修复补植,并制定10年造林规划,每年以5万亩的速度扩大绿化面积。在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下,如今当地民众绿化意识一步步增强,甚至到了“见缝插绿、见坑栽树”的地步。

山体绿化还为渭源县带来了诸多“红利”。蔺红军说,一方面,渭源县发展林下经济,培育了丰富多样的富民产业。另一方面,该县“依山增收”的同时,借助当地浓厚的文化历史,大兴生态文化旅游,打造“凉都”“20℃的夏天”等品牌。他推介说,“热了,累了,烦躁了,走进生态渭源。”

同处定西市的通渭县,十年九旱,土地瘠薄,生态治理任务艰巨。通渭县委副书记、县长谢占武介绍说,近年来,该县除了先后实施退耕还林、平田整地、生态修复等重大项目,境内也频现“旱塬愚公”,各界共同努力使该县林地面积达到了.6万亩。他表示,“十四五”期间,该县将突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修复,加快构筑陇中地区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实施“绿满陇原”计划,以及三北防护林、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

多年来,按照林业生态建设扩绿、固土、保水、护田并举的战略举措,定西市相继完成了三北工程一、二、三、四、五期工程建设任务.15万亩。该市森林资源逐步增长,丰富了林带树种,提升了林带自身的生态防护功能,并确定了“兴林与富民”发展之路,为加快定西市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

位于定西市漳县的贵清山,因景区林海苍郁,吸引了不少游客在夏季前来“打卡”。景区负责人庞龙基介绍说,随着游人的增多,周边村民弃农经商者也变多了,他们或开饭馆,或经营民宿客栈,相较于种地,每年能获得不菲的收入。

图为航拍贵清山公园一带,葱郁的林木点缀油菜花海。(资料图)王金生摄

黄土塬披绿,都有哪些人出了力?

定西市被评为“全国避暑旅游十强城市”,从“荒山秃岭”蜕变为“绿水青山”,其中“旱塬愚公”出力不少,家住定西永定村的张虎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现年46岁的张虎成为护林员已有8年时间,他回忆说,过去护林员人数少,一个人管护10多个山头,通常巡完一座山要徒步走将近5个小时,“随身带着馍馍和矿泉水,饿了、渴了就坐在土坡上嚼几口,但是看到苗子像孩子一样长得壮实,就觉得再辛苦都值得。”

据了解,定西共有“旱塬愚公”近万名,他们背苗上山、步行运水。包括安定区巉口镇61岁朱强国,护林十余年,他用写日记的方式连载22本护林册子;渭源县会川林场60多位护林员,他们日行20多公里禁种铲毒踏查,累计护林面积达数千公顷。

家住定西安定区的王宗刚,从独身的小伙子到如今子孙满堂的古稀之年,扎根在这片土地定居乐业,造林成为他一辈子的事业。他回忆说,以前20公里的林场没有一棵树,而他们5名护林员却想着在此造林,“在贫瘠的黄土塬种下第一棵树开始,到如今的漫山葱绿,这都是几代人心血付出的结果。”

对于山路不方便运输种苗的困境,林业人就将育好的苗木装进背篓,步行上山再一株一株栽种;灌溉水资源缺乏,他们每天步行三四公里远的山路用木桶提井水,或用扁担担河水。如此,林木一株一株存活,一棵一棵生长。

王宗刚的“愚公”精神感染着儿子王富军。王富军从一个垫树坑都需要老林人指导的门外汉,成为林场的种树能人,他竭尽所能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他说,“不仅让光秃秃的山变绿,还要防水土流失。”(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29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