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评国家一级,这座博物馆牛在何处

北京中科白瘕风医院是正规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年12月21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发布了第四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结果,甘肃省平凉市博物馆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当天,在“中国博物馆协会”门户网站最新公布的《关于第四批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名单的公告》中,平凉市博物馆出现在“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中。这是继甘肃省博物馆、敦煌研究院、天水市博物馆之后,甘肃省第四座国家一级博物馆。

与此同时,灵台县博物馆、白银市博物馆、天水市麦积区博物馆、酒泉市博物馆、玉门市博物馆、敦煌市博物馆、庆阳市博物馆、南梁革命纪念馆等8家博物馆核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一级博物馆的前世今生

建馆于年的平凉市博物馆,是迄今为止甘肃省14个地州市之中规模最大、文物收藏量最丰富的博物馆。

年建成的老平凉博物馆,位于明代韩王紫金城延恩寺的旧址宝塔梁上,即宝塔公园内,如今老馆已改名平凉美术馆。

年,平凉市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正式启动。新馆坐落于崆峒山大景区龙隐寺湿地公园内,规划前瞻高端,设计宏伟大气,为平凉城市文化地标性建筑。博物馆占地面积亩,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平方米、室外配套建筑平方米,设置有四个功能分区,十个展厅,陈展面积平方米,常设《陇宝泾华—平凉历史文化陈列》《泾河激浪—平凉革命历史陈列》《汉风藏韵—佛像艺术陈列》《道源崆峒—道文化陈列》4个特色展区。

平凉博物馆承担着平凉境内文物的征集、收藏、保护、研究及陈列展览和社会教育等职能,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第一批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平凉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和“第一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先后获得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先进单位”、团中央“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优秀团队”、平凉市“第二十二批市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两年荣获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成果提名奖。免费开放绩效考评连续多年获得全省博物馆、纪念馆“优秀”等次,年更是仅次于甘肃省博物馆,位居全省个博物馆、纪念馆的第二名,已成为平凉新的城市名片和市民游客学习历史知识、研究平凉文化、旅游休闲打卡的新地标。

平凉博物馆建馆40年,收藏、记录了几千年来平凉的文化记忆,历史遗迹,岁月变迁。走进博物馆,一件件史前或各朝代的珍贵文物,为你诉说平凉故事,让你认识平凉、读懂平凉、了解平凉。

“镇馆之宝”讲述平凉故事

平凉市博物馆收藏各级各类文物件,其中珍贵文物件(一级文物50件,二级文物件,三级文物件),以史前陶器、西周铜器、宋元瓷器、历代铜镜、陇东皮影、名人字画、造像艺术等最具特色。“镇馆之宝”东汉博山盖神兽纹铜樽,无论从博山盖精湛的模铸,细线錾刻等制作工艺,还是从富丽堂皇、栩栩如生的动物神兽纹等装饰内容,都代表着汉代青铜铸造艺术的颠峰。

据了解,这件珍贵的国家一级文物是从泾川县征集而来,具体出土时间和地址不详。铜樽通高27.5厘米,口径22.3厘米,底径23.5厘米,重克。

宝物名曰“东汉博山盖神兽纹铜樽”,铸造年代自然是东汉时期,神兽纹铜樽表明该樽是铜质,上面有神兽花纹。博山,地名,在蓬莱以西的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境内,博山以山峰众多而闻名。博山盖还象征着传说中的海上三座仙山:蓬莱、博山、瀛洲。

铜樽以博山作为樽盖外形,以羽人作为樽盖装饰造像,博山盖四周遍饰云气花纹,其间雕有飞禽走兽,腹部用凸弦纹将樽身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在仙气翻腾的云海中雕刻龙、凤、九尾狐等吉祥瑞兽,下层雕刻有狼、虎、熊等动物图案,樽足部以汉代常见的熊造型撑起整个酒樽,样子憨态可掬。

据考证,东汉铜樽上所雕刻的仙人,可能为西王母和东王公。众所周知,泾川是西王母故里,西王母文化发祥地和祖祠所在地,王母宫被誉为“天下王母第一宫”,是西王母祖庙。民间把西王母叫王母娘娘,西王母借助神话的翅膀往返于古今时空,与黄帝、舜帝、大禹、周穆王等如影随形,相伴始终,传说颇多。如西王母乘白鹿授地图,助黄帝战蚩尤;舜帝时献白玉环;大禹则向西王母学习本领。周穆王西征时,曾与西王母约会唱和。一心渴望长生不老的秦始皇与幻想修道成仙不死的汉武帝,都曾与西王母留下过传说故事。

樽是古代盛酒的器具。在汉代,人们饮酒时一般席地而坐,把酒樽放置于席中间的盘里,有时置于凭几上,樽内放置挹酒的杓,用杓将酒盛入耳杯,再让宾客细细品味。到了唐代,随着酒注子的出现,酒樽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这件铜樽纹饰繁缛华丽,制作工艺精湛细腻,可以说是东汉青铜铸造工艺的一枝奇葩。

东汉博山盖神兽纹铜樽采用了古代青铜装饰中的模铸工艺,用较高的手工技艺细线錾刻,勾画出一幅东汉最为流行的祥瑞图,是东汉青铜冶炼技术的杰出代表。同时它也反映出了东汉君臣百姓追求神仙生活的强烈愿望,希望能通过使用此樽过上神仙般的生活。

铜樽上纹饰层层叠叠,形态各异,远看成景,近看似画,呈现出一幅美好祥和的人间仙境,透露出东汉时期盛行的思想文化和社会风气。它的出土,对于了解汉代饮酒风俗以及皇族士人的生活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对研究青铜樽的名称、器型、用途和发展演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人气最高的地市博物馆

记者获悉,平凉博物馆自年9月新馆建成开馆后,迄今已累计接待游客67.3万人次,其中未成年人22.4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量达1.2万人次。借助极高的人气指数,博物馆组织开展的各类文化、文博活动,在陕甘宁三省区及平凉周边地区产生了较大影响。

记者梳理发现,平凉博物馆之所以出现人气爆棚的原因,基于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游客被平凉博物馆大气别致的建筑风格、展陈环境、精美的文物展示所吸引。开馆一年多来,博物馆先后引进举办了《锦英瑞彩—故宫博物院藏宫廷珐琅器精品展》《回家过年—平凉出土文物精品展》《飞天神韵莫高精神—敦煌石窟文化艺术展》《陇中翰墨泾渭流韵——定西馆藏书画精品展》《赤子丹心—于右任书法艺术特展》等高品位临时展览。不少市民选择到博物馆新馆逛一逛、看一看,开启“寻宝”文化之旅。

二是积极开展馆际、馆校交流,扩大博物馆影响力。博物馆邀请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出席开馆仪式,并在“市委大讲堂”举办“文化的力量—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专题讲座;邀请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在“市委大讲堂”作题为《莫高窟人与莫高精神》的专题辅导报告;邀请甘肃省博物馆馆长、研究员贾建威在“平博讲堂”作题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丝绸之路的形成》专题讲座;邀请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敦煌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永明作题为《道源圣地与道源文化》的专题讲座。依托《赤子丹心—于右任书法艺术特展》,与平凉市书法家协会、三原县博物馆、三原县于右任纪念馆联合承办了“于右任书法艺术论坛”。同时,与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开展馆校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兰州大学的人才智力优势和市博物馆的文物资源优势,积极争取“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学科研基地”签约落户平凉博物馆。

三是注重发挥社会教育功能,为青少年提供特色服务。开馆至今,博物馆重点围绕“博游记、博乐园、博爱苑、博古知新学堂”四大品牌教育活动,全年共开展“博游记”品牌五进活动24场次,青少年研学活动40场次,开展“博乐园”品牌活动23场次,“博古知新学堂”品牌活动13场次,“博爱苑”品牌活动14场次,志愿者配合外宣及青少年教育开展协助服务活动42场次,全年志愿者平均服务时间约小时,累计时长达4.7万余小时,参与人数6万余人,覆盖面达到12万人次。集科学性、历史性、艺术性为一身的平凉博物馆,正是寓教于乐的好地方。

四是博物馆不再高冷晦涩,放下身段搞服务。为了满足市民游客的参观需求,市博物馆在客流量比较集中的周末和节假日,认真做好各项接待准备工作,加强对展厅管理、服务咨询、讲解引导、社教活动、安全保卫等人员的教育培训。一楼前台服务中心还为游客设置了免费热水供应、定时免费讲解、急救医药箱、轮椅、婴儿车、紧急事务广播台、文创产品销售区域、储物柜等周到暖心服务。此外,博物馆的展览不再高冷,而是亲民,搞得很活,尤其注重体验,运用声光电技术,力求展览手法多样,让观者身临其境,流连忘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15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