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家中无字画,不是通

北京治疗白癜风那里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4412824337192796&wfr=spider&for=pc
通渭人家中少不了字画。新京报记者张羽摄影新京报讯(记者张羽李傲)位于甘肃省定西市的通渭县,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上至耄耋老人,下到刚刚识字的孩童,书画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之中。书画在通渭并未脱离艺术范畴,它依然讲究流派、章法,但同时通渭的书画艺术也多了些“地气”,它是每家每户的日常,更是生活的一种陪伴与热爱。通渭县近50万人中,不算爱好者,仅从事专业书画创作的人就超过1万人,甚至当地人在新房盖好后,第一件事不是买家具,而是求一幅字画挂在墙上,对书画,当地人是发自内心的敬重和喜欢。89岁农民与书法相伴一生平襄镇店子村位于通渭县城西侧,距离通渭火车站约8公里。与很多人对西北地区乡村的印象相同,黄土地、土坯房构成了这里主要的景色。店子村虽小,但不少字画爱好者常会从县城赶来此地,多数人也只有一个目的——求一幅字。而所求对象,正是通渭县农民书法家的代表,今年已89岁的李济畅。李济畅老人书写苏轼诗《上元侍宴》。新京报记者张羽摄影日前,新京报乡村频道记者来到位于店子村南侧胡同的李济畅家中。黄土和原木组成了房屋,可院门口张贴的对联笔走龙蛇、屋内满墙字画美不胜收,诉说着这家普通的西北村居其实并不简单。正对院门口的是李济畅与老伴的起居室。一张长板搭在炕边,长板另一侧由竖起的茶几支撑,长板、炕头和侧立的茶几,三者构成了李济畅的“写字台”。砚台、毛笔摆满中堂下的书桌,一摞诗词书籍“挤”在炕头一角,李济畅的“天地”全被字画所占据。今年89岁的李济畅老人,耳已有些背,行走也略有不便,每天除了在院内走走就是在屋里写字、练字帖。十几岁学习写字至今,书法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以前家里条件不好,买不起宣纸,就在方砖上沾水练字,后来条件好了点,才像这样用上了宣纸,”李济畅说到。上世纪80年代,李济畅从无锡书法艺术专科学校函授毕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书画交易逐渐兴起,书法、字画也开始具备商品属性。而李济畅也在这一时期卖出了第一幅字。据李济畅的三儿子回忆,年,父亲用自己的书法换来了2元钱,“现在的话,一幅四屏书法一般至少是元到元左右。”01:46欣赏李济畅的作品请看视频。视频拍摄制作新京报记者李傲作为当地农民书法家的代表,李济畅此前在县城写了20年的字,并曾开设自己的画廊。但由于每天写字时间很长,使他的颈椎受到了伤害,直到今天,李济畅还常会感到颈椎疼痛、头晕。这也是后来,儿女将李济畅接回家中写字的主要原因。对于练字,李济畅也有着自己的看法。他不认同丑书、怪书,创新应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来做。“主修”楷书的李济畅,也喜欢收藏行书、草书、隶书。“平时看别人的作品,就会耳濡目染,自己慢慢就有了悟性。”在他看来,虽然书法提倡专修一门,但平时也要博览众长。“吃饭要吃五谷杂粮,吃什么就能长出什么样子的面貌,这样才会身体健康,书法也一样,看的多了,慢慢形成自己的东西。加上练习,就会形成自己的风格。”而在李济畅的影响下,他的儿子、孙子也都懂得习字、写字。挂在中堂的两幅隶书,便是出自李济畅的孙子之手。80岁老人始学画只因邻居小孩爱竹子80岁老人李殿藩家中摆满书法作品。新京报记者张羽摄影宣纸铺满床铺,铺在过道走廊,铺在房间地上,这是80岁老人李殿藩的家。李殿藩是曾在县内中学担任校长。早已退休的他有了更多的时间钻研自己热爱的书法与字画。不同于李济畅“农民书法家”的身份,李殿藩更像是“有文化的邻家老爷爷”。当天下午,李殿藩正坐在一楼练习硬笔书法字帖。在表明来意后,他带着记者来到二楼的屋内。相比一楼房间中书桌、台灯、挂画等布置,走上二楼才能真正理解一个通渭“书法爱好者”的狂热。二楼通道的尽头堆满了宣纸,上面是密密麻麻的诗词、成语。整个二楼共3间房屋,其中两间是李殿藩的书法收藏室。位于中间的那间屋子最为常用,李殿藩常在这里写字作画。屋内的书桌、地面甚至木板床上都堆满了李殿藩平时练字、习字的书法作品。李殿藩腿脚不好,上下楼需要借着栏杆的帮助,一步步小心翼翼,但他依然选择每天往返于一二楼之间。八旬老人始学画竹。新京报记者张羽摄影当记者拿起桌上一幅未完成的竹子画时,李殿藩连忙用手盖住,并示意“画得不好,还是看书法吧”。询问后得知,竹子画并非李殿藩的“专业”,而是近期刚开始学习。说起缘由,他表示是因为邻居的小孩来问“爷爷会不会画竹子”,他才想着书画相同,便开始自己琢磨起来。刚过完80岁生日的李殿藩开始照着山水画一笔一画地练习,“小孩喜欢,我想应该跟写字差不多,就画着试试看”,他说。在书桌背后的墙上挂着一副对联与祝福语,落款写道“殿藩同学八十荣庆纪念”,李殿藩告诉记者,这是八十大寿时好友相赠的字画,由好友亲笔题写。已过耄耋之年的李殿藩喜欢分享自己的得意作品,说起写字、书法,更是快乐得像小孩子一样。在通渭书画艺术无处不在如今的通渭已被打上了浓浓的“书画”标签。在这里,书画可以是高高在上的艺术追求,也可以是扎根乡土、走进每个人家中的生活方式。“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的形容绝非夸张,这种氛围从在通渭迈出第一步起,便时刻伴随。走出通渭火车站,映入眼帘的是广场上矗立着的一个个“毛笔型”建筑,上面分别刻有“耕读传家”“书画之乡”等四字词语。而位于通渭火车站东南方向的通渭文化广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的石碑成为当地标志性地点,无不彰显着书画艺术在当地的代表性。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无论是通渭当地的饭店、办公室还是居民家中,字画都是墙上的必不可少的装饰品。少则一幅,多则挂满整面墙。通渭县文化产业办公室主任吴映辉介绍,通渭县近50万人中,从事专业书画创作的人超过1万人,从爱好与收藏的角度,居民家中更是几乎家家挂有字画,在通渭街头,几乎随便找位路人,聊起书画都能头头是道。一幅字画被赋予了美好的含义。新京报记者张羽摄影字画的传承在通渭县可谓历史悠久。吴映辉表示,自公元前年至今,通渭县已有多年历史。明清时期,不少通渭人在外当官,接触字画艺术后,将欣赏、保存字画的习惯也带回了家乡。习字练画、收藏书画的氛围也逐渐传承下来。“这边的人,就是讲究家里挂上一幅字,就代表家庭有福、人丁兴旺,”吴映辉解释道,“很多人在新房盖好后,第一件事就是求一幅字画,逢年过节,家门口的春联、对联更是成为大家小试身手的最好机会。”而根据字画的内容、作者不同,也产生了不同的祈愿。如挂一幅将军的书法,是希望家中正气凛然,而挂一幅山水画,则代表村民对家中风调雨顺的希望。年,中国美术馆举办“通渭县农民书画展”,同年,通渭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耕读文化的传承,也为书画艺术在民间的开花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通渭人,也将书画作为寄情的载体,通渭当地也涌现出一大批书画艺术家,在此形成的繁荣的书画交易市场也成为当地最大特色。新京报记者张羽李傲编辑张牵校对卢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70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