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幅员辽阔,中华上下五千年,孕育了许许多多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县。在我国上百年或者是上千年的古县、古镇可谓是多不胜数,每一个都藏着众多的历史故事和文化,每一个都有一段繁华,每一个都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譬如曲阜、邹城、汝南县等等都是赫赫有名的文化古县。
而今天咱们要说的是被甘肃省藏起来的一个千年古县,它就是甘肃省漳县,可能很多不怎么去西北地区的人对这个县不太了解,漳县那可真是了不得,它因是汉朝时期的战略要地而闻名,是“三王十国公”长眠之地,境内美景也是多不胜数。
漳县隶属于甘肃省定西市所管辖,位于甘肃省的南部,在黄土高原与西秦岭的过渡地带,在《禹贡》中就有记载漳县属于雍州之地,早在先秦到东汉时期就为犬戎部落与氐羌部落生活居住地。在东汉章帝元年(公元76年),将此地设立为县治命名为障县。
这里自古就是战略要地,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都知道东汉和西汉都是大一统的中原王朝统称为汉朝。这个时期将西域纳入了中国版图,还设置了西域都护府,咱们从汉朝疆域图上不难看出,漳县地处连接汉朝东西疆域的要害之地,在当时可谓是兵家必争之地,也因这里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战略位置的重要性,被认为是汉王朝的“西陲屏障”,因此得名为障县,从此便闻名天下。到明朝洪武年间(公元-年),具体时间不详,因“漳水萦回润地,宝井便民裕国”而将名字改为漳县。
当然作为一个千年古县可不只有“西陲屏障”的名头,在这里您还能看到国内少有的元墓群,“海内之最”汪氏元墓群,“三王十国公”长眠于此。这“三王十国公”指的是金朝和蒙古国大臣汪世显以及曾孙五代。汪氏家族从元朝的建立一直到灭亡贯穿始终,自元朝建立之后开始了汪氏家族飞黄腾达的新时代,在朝为官的一共有余人,当中被封王(正一品)的3人,被封为国公(正二品)的10人,也就成了后人所说的“三王十国公”,死后他们世世代代都埋葬于此。
汪氏墓群也是迄今为止我国保存完整而且还是国内少有的家族元墓群,同时也是最大的元墓群,该墓群占地约3万多平方米,现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王氏家族在这里兴学重教,为振兴汉文化建起了当时超过国家图书馆的藏书楼,对西北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除了“三王十国公”的汪氏元墓群,这里的风景也是多不胜数,有国家4A级景区贵清山,贵清山可是陇中黄土高原地区最为奇秀的自然风景区,有“小华山”和“贵清仙境”的美誉。贵清山位于漳县县城南70多公里的地方,整个风景区南北长约十五公里,东西宽二到五公里,它同时连接起了周围十八个村庄,因此在当地还有“贵清十八村”之说。贵清山上名胜古迹众多,有始建于明朝时期的古刹寺院几百年来香火不断。还有造型别致的雪壑禅院、滴水崖、佛字崖和活虎寺等名胜,可谓是“丝绸之路”东南线上的一颗耀眼明珠。
还有同为4A级景区的遮阳山,它的地理位置在漳县县城的西部大约30公里左右的地方,是一处由奇丽岩壑和岩洞构成的奇特自然风景区,这里有山川瀑布、奇峰异石、深邃岩洞、幽深峡谷等多达一百多处景点。在西溪各处的景点都有宋代或者明代文人墨客题刻的诗词歌赋,有北宋诗人张舜民题刻的“西溪”和“芸叟洞”,题诗崖还有明代方远宜的七言绝句一首。相传武当派创始人张三丰还在岷州“小崆峒”专心修道,亦传播教义思想。也因三丰羽化遮阳山的故事又为这里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除此之外漳县著名的旅游景点还有中共中央西北局盐井会议会址、国家级珍稀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区、漳县石崖寺、北沟寺草原、韩家沟丹霞地貌、云崖飞瀑、雷公峡等。
美丽漳县这么多的历史故事、名胜古迹、自然美景,无不体现了大自然神奇魅力和悠久的文化历史,怪不得“三王十国公”的汪氏家族会现在这里居住和长眠,因为这里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