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甘肃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在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甘肃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甘肃人民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甘肃人民顽强拼搏、锐意进取,为新中国的蓬勃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回顾72年新中国发展史,甘肃在新中国发展历程中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甘肃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和原材料工业基地
“一五”时期,兰州炼油厂、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兰州氮肥厂、兰州合成橡胶厂、兰州石油机械厂、兰州炼油化工设备厂、五〇四厂等16个国家重点工程项目落户甘肃。这些重点项目的建设,不仅填补了我国工业领域的一些空白,为新中国工业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而且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专家、工人和管理干部,为全国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输送了人才。其中,兰州炼油厂是新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的石油炼制企业,生产出了国家急需的成品油。白银有色金属公司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个大型有色金属联合企业。在兰州氮肥厂、兰州合成橡胶厂基础上成立的兰州化学工业公司,是新中国成立后开拓的第一个石油化工基地,建成投产后,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合成橡胶、西北不能生产化肥的历史。
我国最早的乙烯生产装置——兰州化工厂砂子炉建成。
“三线建设”时期,全国先后有16个工厂、4个科研单位和1所大专院校迁入甘肃,先后建成和改建、等军工企业。“三线建设”的开展,极大增强了甘肃的工业基础,形成了一批冶金、有色金属、石油、化工、军工等工业企业,催生了“钢城”嘉峪关、“镍都”金昌、“铜城”白银等一批新兴工业城市,使甘肃成为全国重要的国防工业和科研基地之一。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年来,甘肃加快绿色综合能源基地建设,打造国家重要的现代能源综合生产基地、储备基地、输出基地和战略通道,加快建设河西走廊清洁能源基地和陇东石油天然气化工基地,全省风能、光能资源有效储量分别为2.37亿千瓦和1亿千瓦以上,居全国第五和第三位,目前全省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达万千瓦;陇东探明油气总资源量达59.74亿吨,天然气总资源量2万亿立方米,原油产量年达.7万吨,均在全国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目前,甘肃已形成石油勘探与开发、化肥农药研制、化工新材料等30多个子行业,拥有完整石油和化工产业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科研开发、生产建设和经营管理经验,为全国工业建设输送了大量的能源、原材料和技术人才。
2.甘肃是国家寒旱农业的重要发源地和示范试验基地
甘肃是全国最干旱的省份之一,干旱严重制约着全省农业生产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实践探索,甘肃形成了以修梯田、打水窖、铺地膜、调结构为主要内容的一套比较完整的旱作农业适用技术体系和生产方式。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先后实施了农业丰收计划、沃土工程、马铃薯脱毒种薯全覆盖工程、地膜覆盖等项目,集中推广了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全膜覆土穴播小麦、黑膜马铃薯、高产栽培、立体种植、节水灌溉等技术,为旱作农业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其中,集覆盖抑蒸、地膜集雨、垄沟种植为一体、适应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开创了独具特色的旱作农业“甘肃模式”。这一抗旱保墒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旱作农业的集约化水平和土地产出率,为实现旱作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化夯实了基础,为我国北方旱作区建成新型粮食产区提供了技术保障。年以后,这一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产生了良好的增产效果。年后,该项技术得以在非洲推广,不仅为非洲国家解决粮食危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更增进了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友好关系。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旱作农业区大面积推广。
同时,甘肃根据干旱地区、高寒阴湿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通过不断注入高新技术,形成了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出了一批名优特农产品,推动寒旱农业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马铃薯产业方面,甘肃建立了完善的良种繁育体系,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马铃薯运营模式,马铃薯产业已发展成为甘肃农业增收的支柱产业。中药材产业方面,甘肃利用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形成陇南山区亚热带暖温带秦药区、陇中陇东黄土高原温带半干旱西药区、青藏高原东部高寒阴湿西药藏药区、河西走廊温带荒漠干旱西药区等四大优势区域,发展成为全国药材主要产区和交易集散中心之一。蔬菜产业方面,甘肃充分发挥高原型气候干燥、凉爽、病虫害少等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日光温室、塑料拱棚等设施,同时引进筛选新品种,集成创新栽培技术,探索出了膜下暗灌、高垄栽培、立体套种等新技术、新工艺,形成了适应全省蔬菜产业发展的成熟技术体系。林果产业方面,在大力开展良种苗木繁育、标准化种植技术推广、保鲜贮藏加工能力建设等基础上,培育形成了静宁苹果、秦安蜜桃、秦州大樱桃等优质果品。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着力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探索实践绿色农业发展之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从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升级破题,启动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探索具有“现代”方向引领、“丝路”时空定位、“寒旱”内在特质、“甘味”品牌标识的新时代农业发展路子,形成了大量适宜寒旱气候条件的特色优势品种,甘肃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最大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最大的蔬菜、花卉制种基地,最大的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最大的高原夏菜生产集散基地,最重要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等。
3.甘肃是国家“一带一路”的重要大通道和向西开放的前沿高地
甘肃自古以来就是东西交流的陆路通道,古丝绸之路多公里,贯穿甘肃境内就有多公里,沿线分布着酒泉、武威等8个声名远扬、繁荣一时的商贾重地。甘肃犹如一柄玉如意镶嵌在中国大西北,既有过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辉煌,也有过隋朝时期在张掖焉支山举办万国博览会的传奇,而且,这里诞生了敦煌这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四大文化体系绝无仅有的交汇地。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和全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甘肃越来越成为向西开放的大通道。进入新时代,特别是兰渝铁路开通以来,打开了南向新通道,使甘肃成为东进西出、南来北往、陆海联运的交通枢纽,甘肃成为“一带一路”上的黄金通道,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从地理位置看,甘肃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黄金通道,是我国陆上能源通道必经之地,具有“拱卫中原、护翼宁青、保疆援藏”的战略地位。从资源禀赋看,甘肃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资源宝库,以能源资源为依托的工业体系比较完备,新能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从人文基础看,历史上,甘肃同中亚、西亚各国传统友谊悠久,人民之间交往频繁,曾为沟通东西方文明,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合作做出过重要贡献。
兰渝铁路建成通车。
甘肃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大通道的重要作用。近年来,甘肃积极抢抓“一带一路”建设这个最大机遇,加快构建内外兼顾、陆海联动、向西为主、多向并进的开放新格局。一是打造文化制高点,坚持“亲、诚、惠、容”的理念,统筹开展不同层次、领域的人文交流活动,逐步形成官民并举、多方参与的人文交流格局,建设人文交流对接大通道。二是打造枢纽制高点,重点打造兰州、天水、武威三大国际陆港,兰州、敦煌、嘉峪关三大国际空港,特别是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实现我国西北与西南、中亚与东南亚、“一带”与“一路”的三个联通,建设基础设施互联对接大通道。三是打造技术制高点,加强同丝路沿线的科技交流,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合作和引才引智等工作,建设科技交流合作大通道。四是打造信息制高点,全面推进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建设信息数据合作大通道。五是打造生态制高点,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动摇,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建设绿色发展大通道。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甘肃省统筹考虑国际环境新变化和国内发展新要求,全面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层次和水平,着力建设“海外仓”、开拓新市场,为共建命运共同体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一是通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境外商务代表处、建立经贸往来关系、设立营销网点等,持续扩大贸易与投资规模,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二是大力支持省内资源加工型骨干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开辟稳定的合作开发市场,推动能源资源合作开发。支持亚洲最大的镍钴铂族金属生产企业金川公司在南非、墨西哥、澳大利亚等国设立境外机构;支持中国大型有色金属生产企业白银公司在秘鲁、哈萨克斯坦等国设立境外机构。三是结合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等实际,积极引导企业用足用好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等政策,推动有条件的项目使用人民币结算,推动金融创新与服务支撑。
4.甘肃是国家扶贫开发的策源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地
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将甘肃的河西地区和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地区列入国家“三西”农业建设范围,拉开了甘肃历史上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区域性扶贫开发工作的序幕。年至年,甘肃省、地、县各级党委政府按照“有水路走水路,无水路走旱路,水路旱路都不通另找出路”的工作思路,团结带领全省各族群众,以解决群众温饱为核心,从恢复植被、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入手,多种经济全面发展、综合治理,取得了巨大成就,使全省的贫困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省贫困人口从年的.42万人减少到年的.42万人。甘肃在“两西”建设中,积极探索由“输血式”救济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实施的跨区域移民搬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劳务输出等扶贫方式,为全国扶贫提供了经验和借鉴。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修梯田、打水窖、兴科技、调结构”战略方针指引下,甘肃突出解决了贫困地区温饱问题,全省粮食产量达到了自给,实现了区域内供需平衡。进入21世纪,甘肃进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综合式扶贫阶段。截至年,新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8万人,扶贫事业取得巨大成效。
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努力到年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示,甘肃省委、省政府牢固树立抓脱贫攻坚就是抓发展的意识,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底线任务,结合实际,创新机制,着力构建脱贫攻坚组织领导、条块责任、工作推进、农民增收、资金保障、脱贫帮扶、政策支持、考核评估,监督检查九大体系,举全省之力、集各方之智,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战、大决战。经全省各方共同努力,甘肃现行标准下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8个国家片区贫困县和17个省定插花型贫困县全部摘帽,历史性地告别了困扰甘肃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0多年来,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攻坚式扶贫、综合式扶贫再到精准式扶贫,甘肃人民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攻克贫困堡垒,在脱贫攻坚的艰辛道路上,摸索出了一套既具有区域特色,又适合普遍推广的工作方法,创造了中国扶贫开发史上第一个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行动,第一个集中连片推进的区域性扶贫开发行动,第一个大规模易地扶贫和生态移民搬迁行动,首先实现了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走出了独具一格的反贫困甘肃模式。甘肃的减贫实践,有辉煌成就、有典型经验,为我国减贫事业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我们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带来了巨大启示。
5.甘肃是全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新兴旅游胜地
甘肃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承担着“三阻一涵”的重要功能,即阻止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汇合,阻挡沙漠切断河西走廊,阻隔沙漠向青藏高原南侵,涵养黄河、长江和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条河西内陆河,孕育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黄河流经甘肃公里,黄河60%以上的水来自兰州以上河段,甘南高原区是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玛曲湿地是黄河上游的“蓄水池”。三大内陆河养育着河西走廊多万人民,为河西地区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甘肃是党中央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首倡之地”,近年来甘肃把实施这一战略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打好水源涵养主动战、水土保持阵地战、节水治水整体战、灾害治理持久战、污染防治攻坚战、修复治理综合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出新步伐。干涸已久的青土湖重现碧波,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祁连山生态治理“由乱到治大见成效”。
甘肃省地处黄土、青藏和内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境内地形复杂,山脉纵横交错,海拔相差悬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从东南到西北包括了北亚热带湿润区到高寒区、干旱区的各种气候类型,形成了风格迥异的特色景区。祁连山脉的皑皑雪峰、甘南藏区的辽阔草原、河西走廊的戈壁瀚海、郁郁葱葱的次生森林、神奇碧绿的湖泊佳泉、江南风韵的自然风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甘肃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尽情展现。
南梁革命纪念馆
甘肃历史文化悠久,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独特地域文化。陇东南地区是伏羲文化、先秦文化、三国文化起源发展的重要区域,陇东地区是我国本土道教文化的发源地,河西走廊地区孕育形成了独特的边塞文化,省会兰州的黄河文化、临夏地区的河州文化等地域文化异彩纷呈,数不胜数。伏羲庙、崆峒山、莫高窟、玉门关、拉卜楞寺等历史文化遗址遗迹犹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陇原大地,为甘肃旅游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此外,甘肃的红色旅游资源也极为丰富,作为最早创建中共党组织的省份之一,红军长征历时较长,路过区域较多的省,甘肃是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省区之一,全省有红色遗址遗迹景点多处。俄界会议旧址、茨日那毛主席旧居、腊子口战役遗址、红军长征会师旧址等都是全国有名的红色旅游景点。年,世界旅游圣经《孤独地球》杂志将甘肃评为亚洲最佳旅游胜地之首。月牙泉、鸣沙山、七彩丹霞、扎尕那等成为近年来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景点,甘肃俨然正在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旅游新星。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研究总结甘肃在新中国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贡献,对于我们进一步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作者系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来源:《甘肃日报》年9月30日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