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佛山三水会地震广东哪些地方易震地震

记者从广东省地震局获悉,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月5日11时8分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北纬2.27度,东经.95度)发生.2级地震,震源深度8公里。

广东省地震局:近期佛山三水发生5级以上地震可能性不大

震中位于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附近,距离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7公里,佛山市三水区城区14公里,佛山市城区2公里,广州市5公里。震中当地震感强烈,广州、东莞部分地区有感。未接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报告。此次地震距离广州-三水断裂约15公里,震中公里范围内,曾发生5级以上地震5次,最大地震为年7月8日在广东肇庆附近发生的5.0级地震(距离本次震中52公里)。年9月2日,三水曾发生的.1级地震。

地震发生后,省地震局迅速启动IV级地震应急响应。广东省地震局分析,根据震中附近构造特征、历史地震活动、地震序列类型、地球物理学异常等综合分析认为:近期原震区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专家科普:此次地震震源深度浅中高层住户可能会有震感

“此次地震震源深度较浅,大部分住在中高层的群众可能会有震感。”广东地震台副台长、高级工程师王力伟介绍,地震震源浅,距离地表近,其地表的面波振幅更大,因此震源浅,人的感受则会更为明显。

人对地震的感觉、地面及地面上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可以用地震烈度来表示。烈度一般可分为12度,1至5度为无感至有感,6度有轻微损坏,7度为中等破坏性,9度以上房屋严重破坏以至倒塌,并有地表自然环境的破坏,11度以上为毁灭性地震。

“一般来说,地震在5级以上才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破坏性。广东地区的建筑物抗震设防要求是能达到6度—8度,理论上,级地震的烈度基本上在度—5度,对建筑物没有太大影响。”王力伟说。

王力伟介绍,此次地震距离广州—三水断裂约15公里,震中公里范围内,曾发生5级以上地震5次,最大地震为年7月8日在广东肇庆附近发生的5.0级地震(距离本次震中52公里)。年9月2日,三水曾发生.1级地震,同年9月26日,三水曾发生.9级地震。

为何佛山三水会发生地震?

微博科普博主

风云梦远发文认为,珠三角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东南缘的华南地块区域,长期受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等俯冲影响,让新生代时期深大断裂带发育。不过,这些断裂带的活动性相对较弱,在有可明确考证重建的历史时段里,珠三角地区尚未有M6.5级以上的强震发生。

“具体而言,本次地震震中在白坭-沙湾断裂带北段上(图1的17号断层或图2的4号断层向西北侧延伸),这是珠三角地区一条重要的西北-东南向的区域断层,但规模和活动性相对较小,多数区段在最近的全新世已没有活动;上一次该断层明显地震是年三水4.2级地震,而在此前至少数百年都没有明显地震活动。”

图1图2省地震局告诉你:地震来了怎么办?

发生地震后,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逃生,可是逃哪里?怎么逃?逃不出去躲可以吗?广东省地震局为市民科普:地震来袭怎么办?

收到地震预警,就证明地震已经发生了,但具有最大破坏力的震波还没到达。如果还有几秒到几十秒的逃生时间,你会怎么做?这时候自乱阵脚绝对是逃生的大忌,跳窗、跳阳台、坐电梯都是错误选择。

地震逃生的最佳选择,是“迅速逃离到远离建筑物的空旷地方”,但这句话的前提是,有条件能“迅速逃离”,并身处于附近有“远离建筑物的空旷地方”。

没有最佳选择怎么办?

此时应迅速对自己身处的位置和形势有个初步判断,到底是身在平房、低层还是高层里?如果预警时间足够撤离建筑物,那就迅速离开房间,逃到远离建筑物的空旷户外。在这个过程中手脚麻利的可以顺便关火关电,以免引发火灾。如果预警时间不足以撤离建筑物,一个原则:就地避险,震后撤离。

就地避险可以优先选择像洗手间或者储物室这样开间小、有承重墙或支撑的地方,桌子和床底也是室内避险的好选择。用手或者厚靠垫、枕头护住头颈以免头颈受到伤害,同时尽量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摔倒或者在震动中失去平衡。等到震感一过去,迅速撤离建筑物。

地震来袭,身在户外怎么办?

应该用最快速度避开楼房、立交桥、高烟囱和广告牌等会“倒塌砸死人”的各类建筑物和附属构造物。除了倒塌风险,还得避开高压器、高压线、电线杆等“倒下来电死人”的各类物体。

不过,上文的前提都是在“能收到地震预警”前提下的应急措施。要是没有收到预警,地震就偏偏发生得猝不及防呢?大家需要做好日常防灾:疏通逃生通道;固定家具,做好门窗防爆措施;准备可随身携带的应急避险物品。剩下的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来源: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天研、广州日报综合南方+

部分图/广东省地震科普馆提供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网站处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78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