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仪器 http://nb.ifeng.com/a/20190419/7373520_0.shtml
新闻发布会现场
1月19日,定西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年定西市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市统计局局长杨缠祥,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邵鹏,市工信局局长李珍,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刘荣,市商务局局长李青鹏,市乡村振兴局局长梁成,国家统计局定西调查队队长张兴虎,共同介绍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王在凯主持发布会
主持人: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刚刚过去的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精准落实稳经济稳增长一揽子政策措施,深入实施“两聚力四强化一抓实”方略,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发展质量稳步提高,跑出了追赶发展“加速度”。
今天,我们邀请到市统计局局长杨缠祥先生,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邵鹏先生,市工信局局长李珍先生,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刘荣先生,市商务局局长李青鹏女士,市乡村振兴局局长梁成先生,国家统计局定西调查队队长张兴虎先生,请他们共同为我们介绍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杨缠祥先生通报年全市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市统计局局长杨缠祥
杨缠祥:
媒体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并与大家交流全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下面,我就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通报如下。
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环境和疫情反复冲击等多重挑战,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实施“两聚力四强化一抓实”追赶发展方略,经济运行顶住压力持续发展。全市经济总量达到亿元,在去年亿元的基础上再上新台阶,为提前两年实现亿定西打下了坚实基础,正向着“”亿定西和“千亿定西”的目标迈进。15项主要经济指标中,7项指标增幅(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建筑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出口总额)位列全省前三,6项指标(第一产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实现全省中间偏上。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增长7.8%,高于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实现了稳定提升,连续三年跑赢全省平均水平,今年超出全省3.3个百分点,为近三年最高。特别是位次实现了递进式升位,保持了年以来稳居6位之前的良好成绩。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96.6亿元,增长11.2%;第三产业增加值.87亿元,增长7.5%。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优化为20.2:17.3:62.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6.5%、22.2%、61.3%。
一、农业生产平稳有序,畜牧业稳步发展。全年全市各类农作物播种面积.7万亩,比上年增长1.8%。其中,粮食面积.5万亩(夏粮万亩,秋粮.5万亩),增长0.4%;经济作物面积.2万亩,增长5.7%。特色产业中马铃薯、中药材、蔬菜面积为.5、.1、51.5万亩,分别增长-1.7%、2.4%和6.1%。粮食总产量.9万吨,增长1.9%。马铃薯、中药材、蔬菜产量为68.2、41.8、77.4万吨,分别增长0%、6.3%和10.2%。全市猪、牛、羊、禽存栏分别为81万头、47.6万头、.3万只、.4万只,分别增长-6.1%、3.8%、5.3%、13.9%;猪、牛、羊、禽出栏分别为66万头、12.5万头、.4万只、.6万只,分别增长5.1%、4.4%、8.3%、-1%。
二、工业生产较快增长,新增企业拉动明显。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顶住多重压力,年末止跌回升,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7%,高于全省平均增速(6%)1.7个百分点;位次比前三季度前移1位。全年新增入库规上企业55户,实现增加值5.2亿元,增长81.8%,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个百分点。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40.3%,制造业增长8.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增长5%。分行业看,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6.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0.4%。户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实现增加值28.9亿元,增长12.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7.7%提高至52.7%。
三、固定资产投资稳健增长,工业投资持续回升。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6.7%,高于上半年和前三季度,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0.1%)6.6个百分点。已连续31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月均增速达到19%,对拉动全市经济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已跃居全省第四位,仅次于兰州、酒泉、天水,人均投资达到1.7万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7.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0.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8.1%。工业投资由一季度增长2.3%、上半年增长23.7%、前三季度增长30.3%持续提升至全年的40.1%,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26.2%。全市民间投资增长19.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45.8%。
四、消费市场稳步恢复,生活类商品零售较快增长。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亿元,达到.5亿元,人均消费达到元。在全国、全省负增长的形势下,我市疫情防控较好且出台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仍增长8.6%,高于全省平均增速(-2.8%)11.4个百分点,连续两个季度稳居全省第2位。按销售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9亿元,增长8.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0.71亿元,增长9%。按销售形态分,商品零售额.54亿元,增长8.7%;餐费收入27.95亿元,增长8.3%。按商品类别分,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烟酒类等民生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5%、40.1%、30.4%、15%。
五、财政收入平稳增长,金融运行保持稳定。全年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9亿元,剔除上年留抵退税因素同口径增长8.1%。其中,税收收入17亿元,增长4.6%;非税收入13.9亿元,增长13.3%。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亿元,增长11.6%。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卫生健康等10类民生支出.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9%。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9%;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亿元,增长7.3%。
六、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和1万元,达到元和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6%、6.4%,分别位居全省第2位和第9位。城镇居民收入增幅连续12个季度跑赢全省平均水平,季度平均增速接近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除今年三季度低于全省0.2个百分点外,其余11个季度均超出或与全省平均持平,且快于城镇收入增幅。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98,比上年缩小0.05。截至12月末,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人。输转城乡劳动力62.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5亿元,比上年增长5.4%,人均劳务收入元。
七、居民消费价格总体稳定,八大类消费温和上涨。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8%。其中,交通和通信上涨4.5%,食品烟酒上涨3.1%,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1.8%,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1.1%,衣着上涨0.6%,居住上涨0.5%,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0.4%,医疗保健上涨0.3%。在食品烟酒价格中,鲜果价格上涨17.7%,鲜菜价格上涨14.4%,粮食价格上涨2.2%,猪肉价格下降9%。
总体来看,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抵住了各类不利因素,实现了新突破、迈上了新台阶,延续了“十四五”开局的良好态势,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发展质效稳步提高。同时也要看到,我市综合实力弱、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的基本市情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持续实施“两聚力四强化一抓实”追赶发展路径方略,聚焦“亿定西”,加速追赶发展,奋力追赶进位,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定西。
主持人:
谢谢杨缠祥先生的发布。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提问前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记者:从刚才发布数据看,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16%以上,连续31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也是近六年增长最快的一年。请介绍一下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有哪些特点?增速较快的原因是什么?
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邵鹏
邵鹏:
谢谢您的提问,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们对全市项目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强劲的增长态势,同比增长16.7%,是近几年增长最快的一年;工业投资占比提升,民间投资活力增强。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核心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全市项目工作构建形成了一系列成龙配套的措施和方法,无论是思想认识上、机制体制上、方法经验上、工作成效上都有了很大提升,固投增速也成为所有经济指标中运行稳定、贡献明显的一项指标,有力拉动了全市经济稳定增长。围绕促进投资较快增长,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扎实做好项目谋划储备。根据市情实际和发展现状,紧盯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双碳”等重大战略和投资重点,高质量编制实施年项目建设“一总六分”清单,在建项目达到项、总投资亿元。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类项目当年投资占总盘子比重提高10%。
二是优化建立项目推进机制。推行项目包抓“1+1托4机制”,有效解决了全市项目建设、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作为“五式工作法”之一受到国务院表扬推广。研究建立了项目建设全周期“”调度机制,通过调度推进,3月底新建项目就完成所有前期手续,清单项目全年完成投资达到亿元。去年2月开始,先后举行三次集中开复工活动,推动各单位把精力迅速凝聚到项目建设上来,为全市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开复工时间比往年整体提前了3个月。严格督查考核,把项目建设全过程纳入党政督考体系,督促加快各项工作落实。通过采取一系列推进措施,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陇漳高速建成通车,是全市主导建成的第一条地方高速;凤合高速岷县段二期作为全省首个延长合作期融资试点,顺利开工建设,为破解建设融资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定西生态科创城建设全面铺开,岷州国际陆港初具规模,新能源产业不断壮大,引洮供水城乡配套工程加快推进,三座百万方调蓄水池建成蓄水。
三是切实提升项目服务水平。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全年争取到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12.2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8.61亿元,是近几年最多的一年;入库国家金融工具备选项目位列全省第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民间投资增长19.6%。有效盘活土地资源,开展耕地占补平衡指标挖潜活动,推行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保障了项目用地需求。不断提升审批服务效率,开工前报建审批事项和申请材料大幅减少,积极推行容缺受理、区域评估等配套改革措施,缩短项目审批时间,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时间缩减到50天,投资建设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抢抓国家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投资力度等政策机遇,全力做好稳投资各项工作,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保持“全年旺”。
记者:从发布数据看,近两年定西工业经济都保持了较快增长,能介绍下主要原因吗?今年工业经济发展有什么打算?
市工信局局长李珍
李珍:
近两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按照省市“强工业”行动部署,强化措施,靶向发力,全市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取得全省第二名和第五名的好成绩。年,尽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影响,工业经济承压续稳、稳中有进,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7.2%,居全省第4位,位次较一季度前移3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7位,位次较5月份前移2位。具体工作中,主要抓了五个方面:
一是完善政策体系强保障。研究制定《定西市聚力强工业引领追赶发展实施方案》《定西市第二轮工业发展“”行动计划》《定西市“十大工业产业链”建设实施方案》,以及成长型企业和停减产企业“一企一策”等文件措施,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政策保障。
二是强化运行监测稳增长。建立分级包抓机制,持续加强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监测调度和分析研判,及时预警、因企施策,力促企业稳产增产。
三是加快项目建设夯基础。年全市个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56亿元、建成投产45个,签约落地产业链招商项目74个、到位资金.4亿元,全市工业固投增速达40.4%,比一季度提升38个百分点,有效夯实工业发展基础。
四是梯次培育企业增后劲。大力实施中小企业倍增计划,全方位提供服务保障,年全市新增入规企业46户,预计年新增入规企业40户、新增亿元以上企业11户,切实为工业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五是全力助企纾困促发展。近三年共兑现强工业政策奖励资金万元,特别是年兑现奖励金额、奖励企业户数、奖励项目层次、单个企业获奖金额均达历史之最。创新实施政企沟通早餐会制度,年共举办早餐会31次,跟进解决企业困难问题件,“五式工作法”保市场主体稳经济增长典型经验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年,我们将牢固树立大抓工业、大干工业、大兴工业发展导向,加力提振工业经济,为建成亿定西贡献工业份额。
一是全面提升产业能级。精准实施“十大工业龙头企业”培育、“十大工业产业链”壮大、“十大工业项目”招商“三大行动”,加速推进工业产业提档升级,力争年十大工业产业链完成产值亿元、增长25%,签约产业链项目50个以上。
二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推进重点工业、“”行动计划、“三化”改造项目建设,提升优化存量,加快动能引进,支撑工业固投增速达30%。加大优质企业培育力度,新增规上企业40户以上,不断增强工业发展内生动力。
三是推动经济平稳运行。进一步完善分级包联、监测调度、工作专班等机制,深挖增长潜力,破解发展难题,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
四是持续优化发展环境。用足用活助企纾困政策,持续扩大“政企沟通早餐会”效应,真正为企业疏堵解难。全面兑现入规升级、科技创新、项目建设等强工业奖励政策,扶持工业企业做大做强,助推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追赶发展。
记者:年定西市农业农村经济呈现稳中有进发展态势,采取了哪些有利措施?年在加速推动定西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上有什么具体打算?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刘荣
刘荣:
感谢媒体朋友的提问。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46亿元,同比增加14.11亿元、增长6.2%,增速居全省第5位。我们的主要措施是:
一是夯基础保障粮食安全。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撂荒地整治、种业振兴,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机耕机播技术,全市粮播面积达.45万亩,总产量达到.94万吨,首次突破万吨大关,创历史新高,面积、产量均居全省第1位。
二是建体系落实“”关键指标。对“三农”领域的12项重点工作,按照“五年工作一次部署、分年推进”的要求,到“十四五”末达到50%、60%、70%、80%的发展目标,构建“”指标政策体系、考核体系、落实体系,以定量推进的方式确保农业农村工作稳定发展。
三是转方式推进绿色农业发展。大力推进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全市马铃薯、中药材、蔬菜三大特色优势产业种植面积达到.08万亩,建成0亩以上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个55.55万亩,1万亩以上的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34个53.28万亩。持续扩大“甘味”品牌效应,培育“甘味”区域公用品牌4个、“甘味”农产品企业商标品牌43个、地方区域公用品牌20多个,认定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3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1件、中国驰名商标6件,“定西·薯甲天下”“定西种薯”获得了国家版权局授权。
四是延链条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建立产业链重点龙头企业“一企一策”和包抓机制,推动扶持政策落实落地。全市新引培龙头企业24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个、新增家庭农场家。把“七川五河”产业带作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核心区,全年投入各类资金21.77亿元用于产业园建设,高标准推进2个国家级、7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定西市安定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认定为全省代表性农业园区。
五是抓整治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聚焦农村厕所、垃圾、污水、风貌、庭院“五大革命”,大力整治村庄公共环境,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依法拆除危旧房等1.19万处,新改建卫生厕所6.78万座。
六是抓监管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加大对农资农药及农机具的执法监管力度,组织开展农资打假等专项行动,做到主要种植产品全覆盖、重点农药全检查,有效保障农业安全生产。
七是重培训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农民学历提升”三项计划,健全体系、创新方式、强化保障、分类施策,全力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培训高素质农民人、农村实用人才人。
八是促改革激发农业发展活力。建立和完善了农业经济指标调度机制、研判机制、包联机制、培训机制、对账机制和联动机制等六项协调推进工作机制,破解了工作过程中各自为政、协作不畅的瓶颈问题。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推动农村经济制度更加健全、农民受益更有保障。
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及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力抓好“两个不变、两个坚守、两个消化、八项措施”,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全力推动我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强转变。一是坚持“两个不变”。继续保持“三农”领域“”指标和畜牧业“两个20%”指标不变。二是守住“两条底线”。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和粮食安全这两条底线。三是落实“两个消化”。全面消化人均收入1万元以下的行政村和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下的行政村。四是抓实“八项工作”。主要抓实稳定增收、产业体系、园区平台、科技金融、乡村治理、农村改革、现场示范、主体责任这八个方面的工作。
记者:从发布数据看,尽管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年全市消费品市场仍保持了平稳增长,增速位居全省前列,采取了哪些措施?今年的发展潜力在哪里?
市商务局局长李青鹏
李青鹏:
年以来,我市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研究出台了促进消费回补和需求释放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将促进消费持续恢复作为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有力举措,大力帮扶市场主体,积极推动需求回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6%,消费促进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措施:一是强政策,提振消费信心。针对经济下行压力,出台稳经济稳增长促消费政策措施6方面28条、今冬明春促消费一揽子奖补政策4方面12条,元旦春节餐饮、住宿促消费政策措施6条,从商贸文旅企业奖补及大宗消费、旅游消费、消费扩容、平台经济、对外贸易等方面,提出了积极的支持政策,有力推动消费市场逐步回暖。二是抓重点,释放消费潜力。围绕重点企业、重点领域、重点时段、重点人群,组织举办市级促消费活动10场次,组织县区策划开展促消费活动48场次、企业开展促销多场次。稳定大宗消费,结合税费政策打好组合拳,落实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购税政策减免税款万元,落实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购税政策免征税款万元;家电、家居消费活跃,升级类、品质化需求集中释放。三是重创新,发展假日经济。制定出台加快发展假日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意见,按照“节日有特色、经济有增长、百姓有期待、安全有保障”的总体思路,立足定西辐射周边,创新假日经济新模式,推动节日主题活动常态化运行,开展“4+N”全市性节日品牌打造,组织五一、端午、国庆中秋、元旦春节假日经济活动4场次项,累计实现商品和服务交易额79.5亿元。
年,商务部门将坚持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创造消费新需求,推进消费提质升级,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一是推进消费平台升级。提升改造步行街、特色商圈,增加群众消费场景;建设改造乡镇商贸中心,完善县域商业体系,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丰富早间消费,在各县区打造品牌早市;繁荣夜间消费,举办各类美食节、小吃节、啤酒节、演唱会、灯光秀等活动。二是推进消费品质提升。培育首店经济,发展连锁经营,引进国内外知名餐饮、住宿、零售等品牌企业入驻定西。扩大进口商品消费,支持具备条件的县区加快建设进口商品体验店,持续推动进口商品进商场进超市。三是推进商品消费提档。稳定居住类消费,拓展住房无障碍、智能化、个性化装饰装修等消费新需求,鼓励家居、家电企业联合促销,开展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活动。活跃汽车消费,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扩大成品油消费,支持金融机构优化汽车消费信贷等金融业务。四是推进新型消费培育。组织开展“网上年货节”“双品购物节”“双十一、双十二线上促销”活动,引领新消费新趋势,带动传统商家与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记者:从发布数据看,定西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特别是一产增加值、农村居民收入等数据都取得较好成绩,作为年全面脱贫地区,能介绍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采取的措施和取得成效吗?
市乡村振兴局局长梁成
梁成: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八年脱贫攻坚战,定西与全省全国一道同步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从“苦甲天下”到“甘味绵长”的沧桑巨变。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提升全面小康成色、实现基本现代化和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根本举措,把促进脱贫县加快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坚决守住了防止区域性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定西市在年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项考核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重点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责任机制抓推进。保持重视程度、调度频次、力量配置、资源整合、责任落实“五个只增不减”,四级书记一起抓,分级靠实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和五大振兴专班、12个专责工作组职责,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贯通的组织机制和保障体系。二是抓实监测帮扶守底线。不断健全完善“1+4”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体系,压紧压实行业部门筛查预警、网格员包户盯人、网格长定期走访、总网格长牵头筛查、网格指导员业务指导“五方责任”,组织开展了多轮次防返贫监测大排查和“补欠夯基、争先进位”专项行动,做到早发现、早纳入、早帮扶。三是坚持综合施策夯基础。分类优化行业部门帮扶政策,投入各类资金.5亿元,持续加大饮水住房、教育医疗、兜底保障、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等政策落实力度。特别是紧盯群众稳定增收,围绕产业发展“”关键指标,建立健全劳务输转“月产业”,畜牧养羊和设施种植“季产业”,中医药、马铃薯、果蔬、种子种业等优势特色产业“年产业”的增收产业保障体系,实现每月、每季、全年收入长流水、不断线。年,预计全市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增长14.6%。四是推进乡村振兴促衔接。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创建1个省级示范县、5个省级示范乡镇、55个省级示范村、62个市级示范村、个县级示范村。陇西县首阳镇梁家营村、巩昌镇河那坡村获选第二届全国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典型案例,陇西县首阳镇首阳村入围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全力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风貌、庭院“五大革命”,全市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0.2%。坚持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五治”融合发展,探索开展乡村治理新模式。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抓住脱贫群众增收这一关键核心,锚定各项重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各项关键指标增速稳定全省中间偏上的目标定位,聚焦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大力度解决“三农”领域八个方面的短板弱项,在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基础上,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一是聚焦稳定增收抓乡村发展。建立落实“一键报贫”机制,提前预警、提前干预,及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建立健全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收入监测机制,重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4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