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自然地理,追寻历史文化,探秘人类文明,是一个永恒不变的历史话题,但是我们探寻和研究人类文明,一是不能抛开自然地理这些基础的本源,二是不能放弃传说神话这些看起来虚无缥缈、可有可无的资源,三是在历史记载和文化传承中要进一步挖掘更深层次的内涵与外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比较客观、真实、全面、完整地认识人类文明,并把它有效地沿袭、传承和弘扬光大。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路和想法,我们试图通过研究马衔山及其衍生的自然地理现象和人文奇观,搜集与之相关联的传说和神话故事,从而追寻人类文明的渊源和发展及其变化。
一、神奇的自然景观----马衔山足印与阴阳二爻
(一)神奇“足印”显现
我们研究中国西北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与地形地貌时,在东经.8°至.19°之间,北纬35.94°到35.61°之内,无意中惊奇地发现了一双神奇的偌大“足印”,自东南向西北,形象逼真、惟妙惟肖。仔细研究,它原来就是位于甘肃省省会兰州市东南的“兴隆山国家自然森林保护区”,这里是一片原始森林的覆盖区。其中“左足印”是“一山见四季,一日不同天”的马衔山,前后长34.8公里,左右宽10.5公里,颜色半边深半边浅,是因为马衔山山顶高寒的灌木和苔藓、草甸所致,左侧外缘部分在定西市临洮县境内X县道与S省道沿线的峡口、上营、改河等乡镇的区域。“右足印”则是“秀比峨黄的陇右名山”兴隆山及栖云山,前后长34公里,左右宽13.4公里,右侧外缘在S省道与G及G国道沿线的榆中县城关、连搭、和平地界。两足之间植被稀疏、颜色浅淡、没有被原始森林所覆盖的狭长弯曲地带,正是从S省道黄坪引出,经兴(兴隆山)黄(黄坪)县乡公路沿新营、上庄在兴隆山三岔路口沟内与S省道相接后沿马坡、银山,再经七里河区阿干镇、八里镇到雷坛河、洪门子进入兰州市区的一条大道。我们试图把一双成人的脚印放到它上面进行比拟,又是那么的吻合与相像。
(二)“太极”和“阴阳二爻”凸显
更为奇特的是,在马衔山数条溪流倾泻而下汇聚成激流,在从上庄延伸而出的马衔山支脉兴隆山与从马坡延伸而出的马衔山支脉栖云山之间一刀两断,蜿蜒狭长的山涧沟壑从其中穿行而过,形成三山环抱、两峰相峙的地形地貌,高低错落、井然有序,连绵起伏、浑然一体。如果我们把两只“足印”视为一个整体,那么酷似“太极”的一幅图画就自然而然地显现在我们面前。两足间狭长弯曲的通道,正好构成那条变幻莫测的“太极线”;而完整如一自成一体的左“足印”马衔山犹如太极中的“阳极”;由兴隆山、栖云山组合而成的右“足印”恰似太极的“阴极”。而同时,一山独大的左“足印”也正好代表了阴阳符号中一画独成的“阳爻”,两山组合而成的右“足印”也正好代表了阴阳符号中两画相连的“阴爻”。
(三)“神龟”“鲲鹏”若隐若现
马衔山脚下,兴隆山后面的哈班岔沟内,沟壑纵横、藏龙卧虎,脉络清晰、龙凤呈祥,纹理交错、山水相连,生态和谐、风景优美。在高高的马衔山巅俯视远望,沟内若隐若现,时而有神龟匍匐前行,时而有鲲鹏展翅欲飞。
大自然的奥妙真是深不可测、奥妙无穷,让人不可思议、捉摸不透。为什么会在荒山秃岭、萧瑟荒凉的西北有这么一片郁郁葱葱、四季常青的“绿色孤岛”?为什么会在大漠孤烟、漫无边际的黄土高原上有这么一座“石质高山”?为什么自然造就、大地生成的原始森林能够呈现出一双神奇的“足印”?为什么“足印”又要从中原大地走向青藏高原?为什么“足印”又酷似“太极”和“阴阳”两个符号?为什么其间又有神龟和鲲鹏若隐若现?它们究竟蕴含着怎样深邃而又奥妙的神秘信息?昭示着多么博大而又精深的人类秘密?
二、美丽的远古传说----盘古开天辟地与人类文明
(一)盘古开天辟地
传说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年后醒来,发现周围一团黑暗。盘古张开巨大的手掌向黑暗劈去,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千万年的混沌和黑暗被搅动起来,其中又轻又清的东西慢慢上升并渐渐散开,变成蓝色的天空。而那些厚重混浊的东西慢慢地下降,变成了脚下的土地。盘古站在这天地之间非常高兴,但是他又害怕天地再此合拢起来还变成以前的样子,就用手撑着青天,用脚踏着大地,自己的身体每天长高一丈,天地也随着每天增高一丈。这样又过了年,天越来越高,地越来越厚,盘古的身体长得有里那么长了,他终于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可是盘古太累了,累死了,临死前,他嘴里呼出的气变成了春风和天空的云雾,声音变成了天空的雷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筋脉变成了道路,肌肉变成了农田,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
(二)盘古创造太极衍生阴阳
盘古在开天辟地,创生宇宙,营造万物而创造了永不磨灭的伟大功绩后,仍然壮志未酬、雄心未灭,魂魄不散、精灵不化。为了开启人类文明,以黑白两个匀称且相互交感、涵容的龙形纹组成了一个圆形图案,俗称阴阳鱼图,创造出了博大精深、玄妙幽深的太极图。太极图是抽象凝练的宇宙万物生成的衍化图,以图形语言表达了龙祖盘古对宇宙起源、宇宙结构及宇宙、社会、人类演化规律的理论与图式,它试图给人们提供一把能够解释宇宙万物一切现象的总钥匙----阴阳。盘古首先创生了天龙(太阳)和地龙(地球),然后天龙和地龙相互作用,又创生了水龙(水和江河、湖泊、海洋)。水就成为生命的起源,于是水龙又逐步演生和繁衍出大地上的生物龙(恐龙、翼龙、龟、蛇、虎等)和人类(龙子、龙孙),而创生天龙和地龙的龙祖盘古,本身就是一条火龙。正如《道德经》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就是说龙祖盘古就是道的化身,道生一,就是雷,火龙也。一生天地阴阳二龙,天龙太阳和地龙地球相互作用有了水,所以二生三。太阳、地球和水又生发衍生出了万物,于是就有了三生万物的说法。
太极图从本质层次上解决了宇宙事物的基本存在状态与基本的运动形成,而且只用了一个简单的形象----黑白阴阳二龙,就为人们从基础本质上认识事物的运动变化提供了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的理据,同时,太极图以简单隐藏复杂,创造出一个标准的形象化模式----阴阳,从此,阴阳成为一个优秀的可具操作性的演绎平台,它将宇宙中原本不可把握的无穷无尽事物的运动变化,通过阴阳原理的简单演绎,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演示而变化成为能够把握的规律。可见,龙祖盘古创造的“太极图”,闪耀着人类先进的智慧,但是如何把这一“闪耀着人类先进智慧的伟大成果”传授给世人,让人们运用它来避祸驱害,造福人类,就成了龙祖盘古的又一历史使命。
(三)盘古营造龙脉宝山马衔山
为了传递人类文明火种的这一历史使命,盘古通过对大地四极----世界四大山脉的细心勘察和精密推演,从万河之源、万山之宗的昆仑山出发,沿着东大山脉的祁连山(东昆仑)龙脉,来到位于太极中心、天道中心的祁连山余脉马衔山(古称“空头山”,又叫“鲲鹏山”、“空同山”),于是在这里打造了地龙(地球)的中心、黑色的龙眼“●”----马衔山天池,并在金龙(又名“应龙”、“风神翼龙”)的帮助下,营造出东方三大龙脉汇聚于此。中干龙起自山东省泰山,连接于马衔山中心的天池;北干龙起于长白山天池,相连于马衔山金龙前池;南干龙起自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金龙山,沿洮河之水北上连接于马衔山的金龙后池。北干龙、南干龙拱围于中干龙两边,三条巨龙盘踞,口吐神水造就了马衔山的龙脉宝山。所以在马衔山呈现出“太极图”和“阴阳二爻”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华胥氏履巨人迹而生伏羲
远古时代,在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生存着一个叫“华胥氏”的母系氏族部落,部落女首领华胥为了部落生存与延续,带领远古先民们随着季节的交替和气候的变化,南来北往,不断游走迁徙,足迹几乎遍布黄河上中下流域,在今天的山东济宁、四川阆中、甘肃天水、陕北延川都曾留下了她们的足迹。古时候洪水漫天、人类绝灭的事情偶有发生,华胥氏部落就恰好遭遇到了这多年不遇的洪荒之灾,那时天如洞开、地似汪洋,华胥氏带着她的部族子民为了躲避洪水侵害,沿黄西上,不断迁徙,最后来到黄河上游,远远地看到在泱泱洪水、茫茫大海之中,屹立着一座山峰,似一座孤立的小岛,像一叶漂浮的小舟。华胥氏费尽千辛万苦、历经万般磨难,最后孤身一人总算爬上了洪水包围中的山头。在高高的山上,她既欢喜又悲伤,既兴奋又惆怅,于是孤零零地一个人沿着孤岛的边缘默默地行走,独自思考盘算着未来的去向与生存,心中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当走遍一周后,她突然发现这座孤岛是一只偌大的足印,是巨人踏过的印迹,驻足远望,又发现对面相峙而立的两座山峰也似一只巨人的足印。华胥氏在迷惑不解之时,似乎有一股神灵的力量,让她浑身燥热,腹中异动。当洪水慢慢退去的时候,华胥氏的腹部也慢慢地鼓了起来,她在颠簸流离的南北迁徙中,又度过了艰辛的十二个年头,才在成纪(今天水)生下了那个叫“伏羲”的孩子。龙祖盘古通过感应虹生,把人类文明的火种播种在了人间,华胥氏履巨人迹,受神灵感应腹鼓而生伏羲,从而缔造了人类延续文明的基础。
(五)伏羲仰观天象创制先天八卦
在距今约年前的新石器时期,盘古指派马衔山天池龙宫里最有智慧与灵性的神马、龙龟驮负太极图,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河书”、“洛图”,把它传送给古“龙山之首”(今陇山)西麓,居于渭水河畔,能“识图语、懂天书”的圣人----伏羲。华夏人文始祖伏羲在渭水河畔得到太极图后,通过对太极图长时间的悉心研究,明白了太极图中黑白两条形状似龙图案的深妙之意,于是“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天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系辞下》)。他经过长期观察研究,根据太极图创制了先天八卦,开启了中华民族文明之始。伏羲根据太极图创制先天八卦,是对龙祖盘古太极文化核心----阴阳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为了将狭义性的、具体性的物质阴气(阴龙、地龙)和阳气(阳龙、天龙)关系原理转变成为广义性的、抽象性的“对立统一”形象,伏羲采取了“去物存性”的高明手段,将太极图中阴气(地龙)和阳气(天龙)中作为表象性的、物质性的“气”消除掉,只留下了“阴阳”两种属性中本质性、内涵性的实质,变通创造出了阴爻(--)和阳爻(—),拥有了全方位地代表一切事物的广义性能、广泛意义的、全新的阴阳形象。
(六)女娲炼石补天拃土造人
为了人类延续和繁衍,华胥氏又而生女娲,虽然历史和传说都没有记载,但是按照逻辑推理,女娲应该是华胥氏和龙祖盘古的又一杰作。女娲在华胥氏之后当上了氏族部落首领,带领部族过着渔猎农耕的生活,但是好日子没过多久,这里又遭遇了天塌地陷的灭顶之灾。女娲从梦中惊醒,看见天空摇摇欲坠,露出可怕的黑洞,狂虐的暴雨倾泻下来,大地汪洋一片。她察看天空,发现支撑天空的四根天柱日久糟朽,所以天要塌陷,她冲入海中擒来巨鳖,斩下四腿撑住天空。她又拣来五色石块,烧制五色石浆修补天空。她杀死兴风作浪让洪水泛滥的黑龙,找来息壤堵住冒水的地缝。这时,哥哥伏羲赶来,他们迤逦来到淮河北岸落下脚来,但是部族所剩的人员太少,需要尽快繁衍人丁,壮大部落力量。女娲和伏羲经过商议,为了繁衍人类,传承文明,他们兄妹结成夫妻,女娲也就从此把部落管理交给更有智慧和能力的伏羲掌管,上古时代的父系氏族社会也就自此开始。女娲专心“造人”,用黄泥和水按自己的模样捏成泥人,对着吹口气泥人就活了,女娲兴奋之余,捏出了许多泥人,他们得到始祖的气息,全都活蹦乱跳。女娲累了,就随手抓起一根树枝,对准剩余的黄泥一顿抽打,谁知泥水四溅,落到地下全都变成了活人。
(七)华夏民族延续与繁衍
华胥氏履巨人迹,感应盘古而虹生伏羲,后又生女娲。伏羲、女娲兄妹二人结为夫妻,再生出少典。少典又生炎、黄二帝,随后炎黄部落结合联盟,始有华夏民族,人类文明之火也得以延续、传承。
《白寿彝史学二十四讲》说:古老的部落相传,在遥远的年代,黄河流域有两个著名的部落。一个部落是姬姓,它的首领是黄帝。一个部落是姜姓,它的首领是炎帝。这两个近亲部落,它们结成了部落联盟,它们活动的地区,起初是在渭河流域。后来沿着黄河两岸向东发展,达到今山西省、河南省、河北省一代。
三、不朽的历史记忆----人文历史与史料记载
(一)传说是历史的影子
传说不是历史,而是历史的影子。如同人和物在阳光下,其影子会因为阳光照射的时间不同、角度不同,故影子的长短、方向自然也就不同。但影子与人、物之间总会有一个结合点,只要找到了这个结合点,就能找到人、物本身。“人类从何而来”、“人类又从何而去”,这是自从有了人类,至少是有了文字以来,人们就在一直不断探究、思考的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据史学家讲,有了人类就有了文字,文字和人类几乎是同时产生的,所以,在过去已成为过去,历史再无法重现的客观现实面前,我们对历史的探究只能也只有凭借人类社会发展变革过程中留下来的痕迹。这些痕迹应该包括历史的遗存和文字的记忆两个方面。历史的遗存无外乎古代人们活动痕迹的遗址、遗物和墓葬,但是由于历史的久远和地域的博大,再加上遗址、遗物和墓葬数量的有限和考证方法、评估质量的限制,给凭借遗存痕迹考证历史、探究文明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在有文字记录记载的情况下,一般还是以文字呈现的历史文献为主。
可话又说回来,我国文献资料虽然十分丰富,而且也有很高的连续性和一定的系统性,但是在遥远的过去,特别是远古时代,文字毕竟为极少数人所掌握、理解和使用,大多数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互动和交流,完全只停留在语言的层面,大量对生活的记忆和传承,也完全凭借的是口头语言和口耳相传。即使到了现代文明程度高度发达的今天,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还是如此,不习惯和懒于运用文字进行记录。更何况,既是我们号称已经完全消除了文盲的今天,生活中大字不识,甚至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全的也还大有人在。所以说:历史传说,甚至是神话传说,应当都是研究历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正如白寿彝在《史学二十四讲》中所说:中国史学的历史,可以从远古的传说说起。所谓远古,是指有文字记载以前的遥远的时期。在这时期,虽还不可能有史学,但追本溯源,还是要从这里说起。先秦、汉初旧籍中所保存的远古流传下来的传说,尽管是零碎的、是难免为后人所加过工的,但也保存了后人无法虚构的一些内容,从而多少可以看出远古的人们传说历史的一些踪迹……
(二)盘古的佐证
盘古传说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兵书的《六韬·大明》之中,后经三国文人徐整的《三五历记》发扬,又有《五运历年记》记载其化生万物。《中国哲学史》教材也引用了这两段史料,对于盘古传说反映了中国远古传说的真实情况,教材论证说:“盘古创世的神话传说虽不见于先秦文献,但正如吕思勉所说:‘今世俗无不知有盘古氏’,‘盖其说甚旧,故传之甚广’。由此推断,由于远古时期没有文字,加之我们的祖先又有述而不作的传统,因此,这一神话传说,形诸文字虽晚,但其内容的发生应在很早的远古时期,是千百年来中华先民口耳相传的结果。”
古籍文献中又多讲:“雷泽中的大人是雷神”。对于雷神的形象,《山梅经·海内东经》中有记载,文称:“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这种形象是半人半兽形,人们认为雷声在天,而龙亦飞腾于天,将二者结台在一起,便会有雷雨;又将其腰问想象有一鼓,鼓发雷声。后来雷神的形象进一步变化。《酉阳亲俎·前集》、《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铸鼎余闻》、《搜神记》中都有述及,总之雷神形象不定,体形或龙、或人、或兽;脸形或人头、猴头、猪头、鬼头。周秉以后,雷神被称为雷师,或雷公,《楚辞·离骚》:“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又《开元占经》曰:“五车东南星名曰司空,其神名曰雷公。”无论称雷师,还是雷公,当时人们崇祀的雷神只有一位,并以农历六月廿十四为雷公生日,称为“雷公诞”,是日人们均要奉祭雷公。正如“雷”之声就是“龙”的发音一样,“雷”也是龙将要出现时发出的声音,而和雷相伴的闪电就是人们所能看到的实实在在的龙的形状。其实人们所说的“雷神”也就是“龙神”、“龙祖”,而“龙祖”非盘古莫属。
(三)华胥氏的出处
在《帝王世纪》、《潜夫论·五德志》、《纬》卷十一、《河图握矩起》、《孝经·钩命诀》、王嘉《拾遗记》、《列子·黄帝》等众多古籍文献中,都有关于“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伏羲”的记载。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太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庖牺即伏羲。宋代《太平御览》卷七八引汉代《诗纬含神雾》:“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清人梁玉绳在《汉书·人表考》卷二引《春秋世谱》云:“华胥氏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娲”。按照推理,这个时间距今大约在年到年之间,所以说华胥氏应该是华夏第一始祖。
《白寿彝史学二十四讲》说:传说不是历史,但它有历史故事的内容……远古的传说,总是夹杂着相当浓厚的神话性质。而且随着年代的变迁,传说的本身也会变化。但传说里也有反映历史真实的东西。如殷周的第一个老祖母都是由于感应灵异而生出了儿子,这就不会是后人的附会,而当是古老相传的史事。
(三)华胥氏与伏羲女娲
根据史书所记,华胥氏始生伏羲,又生女娲,开辟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殷函、尹红卿编译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开首卷写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华胥氏开始,她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华胥氏生伏羲、女娲,伏羲、女娲生少典,少典生炎黄二帝”。这些文献典籍的记述,都清楚地说明了正是由于华胥氏生养了伏羲、女娲,再由伏羲女娲结合成婚,才繁衍出了中华民族。因此,华胥氏是华夏之根,民族之母,是华夏子孙的繁衍之根。同时她们制嫁娶之礼,使远古人类逐渐摆脱乱婚、群婚的状态;造网罟教渔猎,发明了渔网捕猎,成为畜牧文化的源头;作书契以带绳结,有了简单文字;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方之气,乃画八卦,开始了人类从规律上认识大自然,后来被炎黄的后裔逐步发展成为《易经》;女娲作笙簧,产生了人类最早的乐器,成为中华音乐的起源。
《白寿彝史学二十四讲》说:远古传说中的故事,基本上是氏族部落领袖人物的故事,他们被认为是神通广大的神。”
四、伟大的民族精神----华夏文明与中华龙文化
(一)华胥氏是华夏民族始祖
人们都说:我们是炎黄子孙、华夏儿女,是“龙的传人”。若问华夏始祖?许多人都会不假思索的回答炎帝、黄帝,因为我们是炎黄子孙。如果再说得远一点,无非就是伏羲女娲了,因为伏羲创制先天八卦、开启人类文明,女娲炼石补天、拃土造人的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事情。人们认为华夏的“龙祖”就是伏羲和女娲。女娲创造了人类,是人类的母亲,伏羲和女娲既是兄妹又是夫妻,所以伏羲是人类的父亲。但是,根据上古传说和史料记载,华夏民族还有一个更早、更真实的“始祖母”,她就是华胥氏,她是伏羲和女娲的母亲,也是华夏民族的始祖,是“龙祖之祖”、“人类始母”。
“华夏”和“中华”中的“华”字皆源于华胥。处于黄河流域上中游的华山方圆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而华山的得名,除了其山形象“花”(古代“花”与“华”同)之外,还因为华胥氏族生息、繁衍在华山之阳。因此,中华民族之“华”源于华胥之“华”。
(二)龙祖盘古是华夏文明始祖
龙祖盘古开天辟地之后,为了创造生命、繁衍人类,创造太极、开启文明,在太极的中心、大地的中心营造出三龙盘踞的龙脉宝山马衔山,并在此留下神灵的“足印”,让“华胥氏”姑娘受感而孕,生下伏羲,再生女娲。伏羲女娲都是龙身人首(也称“蛇身人首”)的“龙种”,所以,龙祖盘古就成了“龙祖之祖”、“人类始父”。他把太极传授给能“识图语、懂天书”的圣人伏羲,让伏羲创生先天八卦,从此开启人类文明之光,所以又说龙祖盘古是“华夏文明始祖”。
(三)华夏文明始于“足”
盘古和华胥氏是中华民族传说中最早的始祖,他们是伏羲和女娲的父母,炎帝和黄帝的直系远祖,誉为“人祖”,是中华文明的本源和母体,被中华民族尊奉为“始祖”,中华民族由此兴盛。雷泽中“雷神”龙祖盘古留下来让华胥氏感应虹生伏羲、再生女娲的“巨人迹”,正是马衔山那双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的神奇“足印”。也正是这双神奇的“足印”,让人类得以延续,文明从此开启,使华夏几千年乃至上万年的文明和精神源远流长,生生不息。马衔山“足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是华夏文明的根源,所以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华夏人类源于“足”、华夏文明始于“足”。
(四)中华龙文化
在中国创世神话里,开天辟地的大神盘古,繁衍人类的伏羲女娲都是人首龙(蛇)身,所以人们常把伏羲女娲图既称“龙身像”,也称“蛇身像”。意义在于人神互动,相得益彰。伏羲女娲因称龙、比龙而神性大增,龙因被伏羲女娲所比称而具有人的气息,进而以象征物的面目融入华夏人的祖先崇拜。伏羲是龙,女娲也是龙,两龙成亲,造就和繁衍了古老的东方民族。人祖即龙祖,祖先为龙,子孙后代自然就成了“龙的传人”。
在中华文化及神话传说中,龙是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角似鹿、头似牛、眼似虾、嘴似驴、腹似蛇、鳞似鱼、足似凤、须似人、耳似象。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凤凰,和龙的形象一样,麟前鹿后、蛇头鱼尾、龙文龟背、燕颌鸡喙,是多种鸟兽集合而成的神物。
《淮南子》认为凤凰是飞龙之子,《大藏经》认为凤凰是应龙后裔,庄子《逍遥游》说鲲鹏超脱于九天之外。由此可见,不管是古人眼中的凤凰、鲲鹏,或者神龟、龙马,以及和蛇、鱼的形象,都和传说中的“龙”是若即若离、似像非像的神物,有时它们是“龙”,有时它们非“龙”,因为中华“龙”文化是广义的、开放的、包容的、发散的,留有巨大空间的。
在远古时候,由于没有书面文字,人们只能口耳相传,而且由于发音差别和人们听辨能力的限制,往往会在信息传递过程中造成这样和那样的差异,所以既是在后来有了文字记录以后,历史古籍也会产生这样和那样的歧义,相同的事情会有不同的表述,所以历史上就会产生多种版本的传说故事。诸如文中出现“空同山”(鲲鹏山)、“雷神”(龙神)、“华”(花)这样只听音不见字的表述,被后世记录下来后千差万别也就情有可原,不足为奇了。
参考资料:
1、白至德编著《白寿彝史学二十四讲》红旗出版社年7月
2、曹定云《华胥氏的历史传说与考古文化史实》《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01期
3、滕力《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年9月
4、部分内容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