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发现5000年前青藏高原气候如同热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千米,是世界最高的高原之一,相对于平原地区来说,青藏高原上是不太适合人类及其它动植物生存的,这也是青藏高原上人口和大型动植物数量较少的原因,不过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演变的,青藏高原在几千万年前还曾经是汪洋大海,古生物学家曾在海拔米的喜马拉雅山上发现古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即便是最高的喜马拉雅山也曾经作为海洋存在过。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宿兵、张晓明与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教授董广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教授雷初朝、中科院院士陈发虎等人对青藏高原东北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的山那树扎遗址中10个大型牛科动物和2个犀牛科动物骨骼标本开展古DNA研究,获得了其核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的测序数据。发现大型牛科动物遗骸均属于印度野牛,而2个犀牛遗骸则属于苏门答腊犀牛。

印度野牛又叫白肢野牛,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牛科动物,肩高1.6~2米,体长2.5~3.3米,体重多在~公斤之间,最大者体重甚至接近2吨,其四肢下部有白色皮毛,如今这种动物大部分生活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我国云贵高原和西藏自治区南部也偶有分布。

苏门答腊犀牛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和与马来西亚共有的婆罗洲上,是亚洲仅存的双角犀牛,其体型要比非洲的双角犀牛小一些,目前这种动物生存的数量很少,大约只有一百头左右。

而如今这两种动物在青藏高原上都是没有的,苏门答腊犀牛只生活在热带地区炎热多雨的环境中,印度野牛也基本上只生活在热带地区,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气候相对要寒冷得多,而且空气干燥雨量较少,不适合这两种动物生存。但是山那树扎遗址的地层时间都在距今年以内,C14同位素测年结果为距今-年前,文化类型属于马家窑(-年前)早期文化,让人很难理解的是仅仅在五六千年前,如今生活在热带地区的印度野牛和苏门答腊犀牛,居然也生活在我国青藏高原的东北部。

专家们认为在五六千年前青藏高原一带气候和现在迥然不同,通过系统比较历史气候和动物考古数据,他们认为约年前青藏高原一带的气温要比现在更高,湿度也比现在更大,属于是温暖湿润的气候区,因此这地区也适合人类和大型动物生存,印度野牛和苏门答腊犀牛得以分布在千丈高原东北部的相对较高纬度地区,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古人类就以印度野牛和苏门答腊犀牛为狩猎对象,另外还有羚羊、黄羊、熊、虎、野猪、水鹿、金丝猴和竹鼠和野兔等,也有无法鉴定到种属的大型牛科和犀科动物,它们都曾经被生活在这里的古人类狩猎过。

在大约距今年前,这里的气候开始向着寒冷和干燥变化,很多适合生活在热带地区的动物逐渐灭绝,而这里的古人类社会生产方式也由原始的采集和狩猎转化为牧养方式,后来农业文明出现,其生产生活方式也就向着农业结合的形态演进了。

参考资料:《中国新闻网》10月25日文章《科学家发现新石器晚期青藏高原东北部存在热带大型哺乳动物》

宇宙是怎样形成的?新诺贝尔奖得主给出新答案:它是能轮回重生的

科学家在马头星云发现巨量油气分子,是地球石油总量的5亿多倍

安徽发现一种罕见“老鼠”,会用超声波回声定位,是我国特有物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29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