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网8月25日讯(本网记者张兰琴)甘肃定西通渭县素来以书画艺术享誉全国,有着“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华诗词之乡”等美誉。8月24日,定西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对外发布消息称,经甘肃省美术家协会批复,同意设立甘肃省美术家协会通渭县20个传统村落写生基地。这将为省内外美术摄影爱好者提供品味农耕文化、休闲旅游观光和摄影采风的好地方,为推动通渭由“书画大县”走向“书画强县”带来积极影响。
这20个主村落分别是:平襄镇孙庄村、马营镇双合村铁门口社、华岭镇石勿村黄家尧社、第三铺乡芦滩村张庄社、什川镇八里湾村、榜罗镇张川村许堡社、榜罗镇文树村卢咀社、常河镇团结村下阳屲社、常河镇阳坡村阳坡社、李店乡坪合村董家河社、襄南镇利沟村上隔利沟社、北城镇步路川村、义岗镇寨子村、寺子乡中心村苦水湾社、碧玉镇赵沟村阴坡社、鸡川镇苟堡村(当庄、岔儿、上庄、坟坪社)、新景乡白杨村大庄社、陇阳镇陆义村、陇山镇石沟村车场社、陇川乡花湾村阳坡社。
近年来,通渭县委、县政府把发展书画产业作为繁荣地方经济的重要抓手,积极创建“书画+”农耕文化休闲旅游基地,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逐渐占领了全国书画产业发展的制高点,集中展示了通渭乃至全国当代主流书画艺术的最新成就,推动了通渭书画走向全国。
附名单:
1.汤坑村落,兴隆家园——平襄镇孙庄村
孙庄村位于平襄镇东南部,距县城13公里,现有居民户人,耕地面积亩。村落居于一小盆地内,四面环山,山上杏林成片,阳春三月,漫山遍野,杏花嫣然。村内有一塘坝,碧水潋滟,岸边芦苇丛生,随风摇曳,坝水为“活眼”,为村庄增添了几分生机和灵气。村民挖土填沟,建成了约平方米的活动广场,民居环布广场东、南、西三面。
2.华川芳草,涧上云梯——马营镇双合村铁门口社
铁门口社位于马营镇西南部,距县城33公里,现有居民30户人,耕地面积亩。马云公路自北而南蜿蜒而过,华家岭、牛营大山绵亘西部。因解放前出过八个秀才,文风鼎盛,民风刚健,因以“庄口硬”,而得名“铁门口”。铁门口社毗邻马营镇中心,明清两代,为牧养军马、茶马互市的重要基地。明代内阁大臣杨一清曾评价“草场宽阔,水泉便利,地宜畜牧、堪为上苑”。村落散落在绵延数里的山脚下,村前屋后绿树成荫,山顶林带缠绕,梯田如链似带、穿插交错,如一幅幅线条简洁明快的木刻版画。
3.风电新岭,雾凇奇观——华岭镇石勿村黄家尧社
石勿村原称石窝村,因地形而得名。黄家尧社位于华家岭镇东部,距县城40公里,现有居民46户人,耕地面积亩。年平均气温在4—14℃之间,冬季极限气温低于-25℃。曾为苦寒之地,著名作家茅盾先生曾留下《风雪华家岭》的名作;昔日苦寒的华家岭,现已是富饶山乡,梯田环绕,青松掩映。传统的四合院落散布于斜坡之上,隐藏于山林之中。“夜观雾,晨观挂,午后赏落花”“冬雪雾凇添盛景,岭上朔风唱新歌”已成为华家岭的一大奇特景观。冰封时节,草木凋零,“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琼枝玉叶的婀娜杨柳、银菊怒放的青松翠柏,千姿百态,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成为近年来采风者心驰神往的目的地。
4.雄堡凝眸,溪聚芦滩——第三铺乡芦滩村
芦滩村张庄社位于第三铺乡东南部,距县城21公里,现有居民40户人,耕地面积亩。村庄坐东朝西,依山而建,布局紧致,民居以传统的四合院为主,现存较多精致的高房,有一批相对完好的窑洞。北山山涧有一溪流,民国年间时逢大旱,村民引泉水入村,形成一圆形水塘。村中有一土堡,堡墙、女墙、角墩、望台保存完好,壕沟清晰可见,堡内有村民居住。古堡风劲,清塘水柔,一股古村温情的乡风拂面而来。
5.诗魂梦萦,八里大湾——什川镇八里湾村
八里湾村地处什川镇东部,总面积7.4平方公里,距县城51公里,全村户人,下辖湾儿、半山、川来和郭梁等4个村民小组,其中湾儿、川来和郭梁三个村民小组聚集于一个“U”形山湾。民居依山顺势而建,层次鲜明,三条农路自上而下穿村而过。山脚平缓川地零星散落着一些民居。村内杨柳榆杏等树木密集,民居大多为土木结构,年代较久。山顶有一长方形古堡,俯视村庄,远远望去,蔚为壮观。
6.桃岭诗情,长城古风——榜罗镇张川村许堡社
张川村许堡社位于榜罗镇南部,距县城53公里,现有居民46户人,是一个座落于战国秦长城脚下的小山村,古长城自西向东从山顶蜿蜒而过。村落两侧有两条沟壑交汇,交汇处形成数十丈深渊,依势筑古堡一座,甚为险峻,堡内为庙宇,另有古堡两座,分布于前后两山山巅。传统民居布局整齐,保存完好。晨炊夕照,祥光凝聚;秦时明月,映照汉关。村民许志强、许志刚兄弟48年勤耕不辍,筑土填壑,植树播绿,“刚强”兄弟被誉为“当代愚公”。
7.秦龙跃境,瓮熟桃林——榜罗镇文树村卢咀社
“文树”二字并非原字,明万历《重修通渭县志》中记其为“瓮熟”,因其地为一翁形山间小谷地,气候温和,农作物比相邻地区成熟较早,故名之为“瓮熟”。卢咀社位于榜罗镇东北部,座落在半山腰,民居疏密有度。距县城50公里,现有居民68户人,耕地面积亩。村内庄院和山顶栽植有大片桃林,阳春季节,花满枝头,景色迷人。有保存完整的古堡一座,战国秦长城穿村而过。长城、古堡,桃林、民居,农夫、犬吠,夕阳、炊烟,构成了一幅恬静、优美、怡然的山村画卷。
8.择阳巧居,红岩白庄——常河镇团结村下阳屲社
下阳屲社地处常河镇西北部,距县城51公里,现有居民29户人,总面积为3.2平方公里,因日照充足,故名下阳屲。独特的地貌造就了独特的自然村落,下阳屲社地处一半坡之上,宛如吐露的“牛舌”,民居散建其上。村落位于山体腰部,由村内巷道分割成上下两部,分层台阶式错落布置,居住集中。黄土筑墙,青瓦覆顶;红岩白庄,择阳巧居。村内树木茂密,由山腰俯视,展现出山藏林、林藏屋的诗情画意。
9.灯里皮影,向阳门第——常河镇阳坡村阳坡社
阳坡社位于常河镇东部,距县城50公里,现有居民47户人,总面积0.55平方公里。地处平坦川地,和坡地社遥相呼应,疏密相对,日月成趣。村内门额多为上下两层双匾额形制,在我县其他乡镇民居中较为少见。独特的人文印迹和优美的生态环境融为一体。村民在这里诗意栖居,屋在村中,村在林中,雅居山怀,钟灵毓秀。
10.攒花团庄,百氏和乐——李店乡坪合村董家河社
董家河社位于李家店乡北部,距县城36公里,现有居民户人,总面积4平方公里。因户数较多,分东头和西头两社。庄前河谷环绕,村内文昌庙建筑独特。村内姓氏庞杂,因董姓居多,故名董家河。村落坐落于山体腰部较平缓地带,顺山势而下,布局相对集中,村内树木繁茂,建筑多以土木结构的硬山顶坡屋面为主,青瓦土墙居多,多族老村,树蔬丰民,民风淳朴,百氏和乐。
11.古堡陈楼,乡史活馆——襄南镇利沟村上隔利沟社
利沟村曾称“崖利沟村”,亦称“隔里沟村”,是南北两座山形成的一个口朝东张开的形同“U”状的地带,地形以山为主,山峦起伏、岭梁交错、沟谷纵横。上隔利沟社现有居民59户人,耕地面积亩,距县城23公里。村容村貌整洁,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村内有百年古柳、大片水塘、攒簇芦苇、乡村文化广场、戏楼、村史馆以及保存完整的古堡5座。其中村史馆、古堡和虎狼沟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特色和亮点,是定西市首家乡村记忆博物馆,被列为甘肃省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乡村记忆博物馆。
12.碧湖粼影,炊袅云端——北城镇步路川村
步路川村位于北城镇西北部,距县城49公里,现有居民户人,总面积5.95平方公里。村内庄院密集,村落保存比较完整,有传统民居余间,主要以土木庭院建筑为主,个别民居建有高房。始建于年的明尧水库坐落于步路村东南部。村落内有风力发电塔5座,前后两山耕地全部实现梯田化,林木覆盖率较高。夏日时节,极目远眺,风车悠悠,漫山遍野,绿树红花,展现出一幅“几处白烟断,一川麦浪翻”宁静悠然的农家生活美景。
13.锦鸡鸣峡,水墨画卷——义岗镇寨子村
寨子村位于义岗镇西部,距县城52公里,现有居民户余人,耕地面积亩。寨子村分寨上和寨下两社,交织穿插居住,地处河谷地,锦鸡河自村西北向东流,背靠放羊嘴山,偏东2公里处为锦鸡峡,村落地势平坦,巷道布局不规则。村落沿锦鸡河两岸呈条带状布局,河流穿村而过,分割成南北两部分,依山势分层错落有致排列。四周群山环绕,梯田平整有序,白杨、柳树茂密成荫,锦鸡河畔,峡谷寨子,林中屋舍,环境优美,诗意盎然。此地距明代工部尚书赵荣故里悠江约10公里,“悠江夜月”为通渭八景之一。
14.北依石峰,宁静山庄——寺子乡中心村苦水湾社
寺子乡中心村苦水湾社位于寺子乡东北部,距县城54公里,现有居民63户人,居住区域面积约亩。因地势条件所限,以牛耕、人力为主的传统农耕方式延续至今。村落依山而居,顺势而下,呈台阶状布置,背靠历史名峰石峰堡。建筑以土木结构为主,青堂瓦舍四合院,十里杏乡出山湾;身入苦水湾,恍若桃花源。
15.挂壁幽居,种豆南山——碧玉镇赵沟村阴坡社
赵沟村阴坡社位于碧玉至襄南公路9公里处,现有居民44户人,耕地面积亩。民居依山而建,顺势而居,布满整面山坡。宅院沿地势逐级建造,自下而上呈九级分布,正面观之,垂直分布,挂壁幽居,俨然陶渊明笔下“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的悠然怡静的生活场景,是典型的西北黄土山地农家建筑形制。建筑多为四合院模式,黄土为墙,黛瓦盖顶,与房前屋后的各类树木、院落周边的麦场草垛相得益彰,宛若一副生动的水墨丹青画卷,是难得的写生摄影采风之地。
16.安逸人家,名臣故里——鸡川镇苟堡村
苟堡村位于鸡川镇东南部,距县城46公里,现有居民户人,总面积16平方公里。村内有沟,将苟家堡村一分为二,沟上名上庄,沟下名当庄,与岔儿、冯坪相连。民居依山就势而建,成不规则多边形村落形态。村容整洁,树木成荫,民风淳朴,让人感觉到村落的宁静、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春来花香遍野,蜂蝶飞舞,鸟雀嬉戏;秋来万树挂果,禾稼有成,人欢机鸣,一派田园风光。
17.白杨林秀,红色家园——新景乡白杨村大庄社
大庄社位于白杨村东南部,距县城45公里,现有村民73户人。地势沟壑交错,梁峁纵横。社内有一古柳,距今约余年历史。临沟湾地带筑有一堡,为清早期修建,民国九年海原大地震时遭到较大破坏,震后即行补筑。村中王氏家族保存有一挂图形制家谱,已记载传承了九代,有画有字,精美完整,是我县传统家谱形制“老影”的典型代表,从中可一窥通渭“户户挂中堂”之渊源。村民王拴喜住宅有一老客房,为托件明柱全厅建筑,有架斗,有雕刻,保存完好,其兄王子元为我县地下共产党员,曾在此屋中秘密组织召开了白杨林党支部会议。
18.玉狼屏迹,渌漪滩涂——陇阳镇陆义村
陆义村位于陇阳镇东北部,距县城21公里,现有居民户人,村域面积1.2平方公里。因此地原有自然池塘,芦苇繁茂,故名渌漪滩。从王家庄至南家嘴,沿渌漪河呈半弧形状形成一个近5公里的湿地滩涂,芦苇摇荡涌动,花草婀娜多姿,波光潋滟。村庄为群山所环绕,民居密集,四合院簇拥在坡脚阳洼处,青瓦屋顶若鱼鳞般排列,别具特色。有两户居民房屋为民国时期所建,建筑风格一致,为托件明柱半厅建筑。有一古堡,无年代可考,仅剩部分残壁。有一柏树,树龄约百年。
19.黄土旱塬,渔樵耕读——陇山镇石沟村车场社
石沟村车场社位于陇山镇东部,距县城30公里,现有居民54户余人,总面积7.8平方公里。属康家屲流域,与石沟、康家屲、臧家屲、南岔梁等村民小组地域相连,与康家屲水库融为一体。域内植被丰茂,树木稠密苍翠。民居多为传统土木结构四合院,依山就势,层层而建,错落有致。院内青瓦苍壁,风格古朴。院外草垛新旧杂陈,形态各异。高山之上,云卷云舒。身入其境,使人感受到“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田园风情,是典型的写生、摄影和影视剧拍摄基地。村庄脚下,碧水潋滟,巨石耸立,宛如石佛,浑然天成,栩栩如生。以车场为主,沿线区域可观云,可赏树,可游湖,可垂钓,可攀岩,可避暑,可休闲,可采风,雅致古朴,趣味无穷。
20.金牛河畔,曲径花湾——陇川镇花湾村阳坡社
花湾村阳坡社位于陇川镇西北部,金牛河畔,距县城34公里,现有居民28户人,耕地亩。左右两山环绕,宛如伸开的双臂,村庄座落其中,民居错落有致,安宁祥和。正面与石峰堡隔河相望,极目远眺,石峰堡巍然屹立,悬崖峭壁下有村庄若隐若现。山腰河畔,村民种植了大量的柳树,院中道旁,桃树、杏树、梨树蓊蓊郁郁。暖春四月,村庄完全掩映在红白相间的花海之中。民居为四合院形制,多建于迂回曲折之地,均是小门独户。住宅旁有麦场,夏日碾麦打豆,冬日晾晒粮食,也是老人聊天晒太阳、孩童嬉闹玩耍的乐土。高高的麦垛,热闹的秧歌社火,是通渭人殷实生活的写照。(图片来自通渭县书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