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县历史悠久,古迹众多,仅州城内除药王洞、香山寺,和已消失的八蜡庙、土地祠、玉皇阁外,还有古时的北塔寺,等等。北塔寺位于北坡山山脚,现在的上河郡文化产业园址。
白塔寺
北塔寺始于汉而兴于唐,诏命大臣尉迟恭敬德督监重修,非无谓而兴工也!古碑记:“尚未建塔前,每日中显塔影,遂于此地建此塔。”康熙初年,参政李月桂撰文曰:“建塔之初有圣灯见于林表,工师解木,木中又显神像。”其二者之所述略同,而非荒唐不可信。然塔之建也,史册载:“塔成七级插空而上,巍峨耸秀,八面玲珑,层层圣像,金碧辉煌。为秦中第一景观,陇州第一福地也。”并曰:“塔之顶乃铸以制铁,微杂金银,长可三丈,大可数围,重不啻千钩。由此可证塔之高大雄伟,工艺精细,堪誉之为秦之第一奇观胜景也!”
(陇州志》载:“城东北一里许,有寺曰‘开元’,盖唐时所建、内有木塔七级,赖乎州治之东,古刹中木塔以镇之也。”
由此可知,塔寺之古建筑群,位于南北子午线而处之也。
寺之北端,建雕梁画栋,镏金飞丹之睡佛殿五间,塑释迦牟尼涅槃时像,头西而足东,左掌心置于右耳际,右腿直伸,左腿略曲,脚平掌支地,左手心向下复于腿。取意:“佛砣头枕北方,圆寂于蜜罗双(树)下也。其态安详自然,若睡若醒,列立一排雕塑佛像,俗称‘睡佛(爷)’。”众比丘列其侧,(记,原卧佛身后正北墙面前筑一土台,上列位一排雕塑佛像,比真人略小,彩绘衣貌,衣多灰蓝格,即首要弟子众比丘)。每岁正月十六日“百病”祀佛,而抚摸其身,以求吉安也。殿之东西为现世音菩萨送子菩萨殿。中院建“三义殿”三间,刘关张位列于宝刹古寺者,以佑其域也。
前院建四转五之大雄宝殿五间,金身大佛三尊,趺坐莲台之上。而侧布十八罗汉塑像,情态各具,栩栩如生。大殿前左右分建钟鼓楼,秀美而壮观。山门飞檐斗拱,其内两旁分站四大金刚,各现喜怒惊恐之状望而生畏矣!门额上悬“唐开元寺”金字牌匾,旁题“尉迟恭敬德监修”字样,其下镶横石匾,刻“祗园胜境”四字,书法苍劲而古朴。山门旁立石碑,皆与大戏楼遥相对峙。民国二十八年(年)四月八日,佛陀诞辰,游人如织,张金铭主演“太湖城”社戏。其开阔之地表为塔基,础石数块可志。—尊汉白玉佛像出土于此。先供于文庙之“乡贤祠”,后为省博物馆所收藏。此处之六棱《陀罗尼经》经幢(一种刻有佛号或经咒的石柱子),佛教尊为传世之法范。文人雅士情若稀世之珍奇,曾移于陇县莲池旁,今保存于县图博馆。其时每逢春华秋实之际,学子同窗相约而凭吊之,满目荒烟荆蔓,其昔日之胜景已荡然无存矣!
陇州古刹“北塔寺”乃陇州劳动人民智慧与血汗浇铸之艺术结晶也,它可与西岳(华山)“莲花峰”相比高;金碧照耀,八面玲珑。登斯楼也,心旷神怡,古郡风光,一览无余。《陇州志·艺文志》载:清罗昆咏《开元寺浮屠》诗云:“峥嵘塔势压神州,登道盘空到上头。俯瞰吴山浮渭水,清莲一朵漾长流。”由此可知,木塔之巍丽也!然此精致绝伦之建筑,却不幸于同治三年()正月二十七,回民军马队进入陇州西关,旋至城北开元寺,烧毁唐建七级木塔遭其兵火而毁灭。
木塔之修葺:历唐玄宗开元,金熙宗皇统,金世宗大定诸年,明宣德八年。清顺治十七年秋(),风雨暴至,雷电交加,塔顶坠地。陇州官民恐塔毁,则集资修葺,顺治十八年()五月初一竣工。康熙二十六年()继之重修。喜逢盛世,木塔与开元寺以新姿矗立于世,广接天下之贤士游客也。
有清代人罗昆咏作诗云:
登开元寺
峥嵘塔势压神州,
登道盘空到上头。
俯瞰吴山浮渭水,
清莲一朵漾长流。
木塔开元寺又称北塔寺,遗址在今秦源文化园内大秦市以北。
(编者根据资料整理)
来源;《陇县地名故事》
主编:宋江平
责任编辑卢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