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打卡地精美新兰州
我市以生态项目建设力促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
兰州科技创新园张万宏摄
银滩路棚户区张万宏摄(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照片)
“近期,虽说兰州雨水较多,却丝毫挡不住人们对黄河的眷恋,黄河边漫步时,到处都姹紫嫣红,干净整洁,花卉及绿色植被尽收眼底,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让人心旷神怡。说实话,这些年兰州变化很大,让人倍感亲切,不时会涌现出一种幸福感、获得感。”8月17日,城关区大教梁社区的吕女士坦言。
黄河让兰州彰显城市气质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普通市民对于城市的理解和感悟最为真切。细心的市民或许早已发现,近年来,兰州黄河两岸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硬件设施明显提高,就连黄河两岸的立面,也颇具城市味道,中山桥、水车博览园等景点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了“网红”打卡地。“黄河之滨也很美”俨然成了兰州新的城市符号。
其实,与吕女士有类似想法的人还真不少。家住雁西路的刘先生每天都要去黄河边遛弯。刘先生说:“黄河是大自然对兰州人最大的馈赠,是我们的母亲河。她不仅生生不息,穿城而过,而且不知疲倦地养育着兰州人,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每天看得见、摸得着,还不时的走近黄河诉说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感悟人间冷暖。”
“兰州不仅只是兰州人的城市,是整个华夏儿女的一个城市。建设好、发展好兰州,带给我们的不只是骄傲,更是荣誉。去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岸边说,‘黄河之滨也很美’,从电视里看到后,我真的很感动,也很激动,我为自己生活的城市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刘先生如是说。
诚然,对于兰州来说,最吸引人的莫过于穿城而过的黄河了。初秋时节的兰州,瓜果飘香,风轻云淡,洋溢着几分恬静与迷人的气质。尤其傍晚时分,黄河两岸更是繁星点点,风情万种,一派和谐与繁华的盛景。
从杭州来兰两天的石先生对于兰州就有了新的认识。他说:“没想到兰州不仅是一个避暑度假的好地方,还是一座厚重的城市,是一座舒适而香甜的城市,有属于自己的个性与魅力。白凤桃、百合、羊肉、酿皮、甜胚子等特色水果和小吃久负盛名;在黄河游船上,沏上一杯三泡台,嗑着大板瓜子,吃着黄河蜜;正宁路、南关民族风味一条街上的牛奶醪糟、烤羊肉,以及拉条、面片等兰州特色小吃,品味俱佳;皋兰山上,整个兰州城区一览无余,可真切感受一把‘一览众山小’,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心旷神怡,十分惬意,让我感受了一把兰州人的生活。”
精致兰州让黄河之滨更靓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幸福。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群众说好才是真的好。
近年来,我市着眼强功能、提品质、拓空间,统筹推进“一河”治理、“两岸”提升、“两山”打造和“两端”建设,全面改造提升黄河风情线大景区。在“一河”治理方面,我市着力修复水生态、提升水环境、防治水污染,全面加强黄河(兰州段)生态综合治理,积极构建“河畅、岸绿、水清、景美”的景观体系。深入实施黄河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统筹推进治水、治山、治林等工作。累计投资0.66亿元完成黄河(兰州段)核心段河滩整治及河洪道清淤疏浚,提升银滩湿地等河道湿地,恢复雁滩南河道等现有河道与黄河连通水系,打造自然稳定的滨河绿道和生态水道,保持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通过强化水域岸线管控,统筹上下游、左右岸,有重点、有梯次地推进水环境治理工程。投资0.25亿元基本建成兰州市黄河干流防洪治理(一期)工程,完成大砂沟、李黄沟、大青沟、深沟等山洪沟道整治;投资35.81亿元,建设黄河(兰州段)湿地修复和东段生态治理等项目,全方位提升黄河水环境质量。
在防治水污染方面,通过扎实开展河洪道专项整治和“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涉河湖违法活动。计划投资41.5亿元推进城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完成西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加快推进七里河-安宁、雁儿湾、盐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6%,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在“两岸”提升方面,我市坚持高水平推进建设,精心实施了一批景观建设和改造项目,景区风貌和景观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改造提升沿线景观方面,精心建设“黄河楼”“兰州老街”等地标建筑,谋划实施“读者印象”精品文化街区、百合婚博园、黄河音乐喷泉改造等重点项目。累计投资0.28亿元改造提升沿线公园9个、绿地1.5万平方米,新建小游园7个,清理趸船5艘,打造了以马拉松公园紫色花海为代表的主题景观,提升了全线园林绿化景观水平。
在实施夜景亮化工程中,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先期投入0.98亿元,实施小西湖立交桥至雁滩黄河大桥8公里核心段夜景亮化工程,完成黄河桥梁、山体建筑轮廓线、绿化景观带等39个节点亮化,打造了黄河两岸“一桥一景、一点一景”的城市夜景观。同时,从夜景亮化、夜游黄河、特色夜市、文化休闲等方面入手,加快培育和发展夜间经济,基本形成了“夜景+夜演+夜宴+夜娱+夜购+夜宿”的夜间经济发展雏形。并通过策划举办首届黄河之滨音乐节等重大节会活动,全方位展示了兰州的迷人景色,聚集了人气,使兰州成为国内最火的旅游热点城市和“网红”打卡地之一。
在“两山”打造方面,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南北两山绿化美化提档升级,打造城市生态安全屏障和景观长廊。提升区域生态景观中,推进大兰山、金城公园等大景区建设,累计投资1.4亿元,实施罗九公路沿线绿化提升改造和生态治理、九州台面山治秃除斑等项目12个,精心打造城市生态“背景墙”。同时,以天水路高速出口、傅家窑高速出口、树屏高速立交等区域为重点,投资0.33亿元,积极推进“省门第一道”、兰州至中川城际铁路、南绕城、北环路沿线皋兰段面山绿化景观提升和陡坡治理项目,完成景观绿化多亩,治理陡坡3万多平方米,着力建设生态景观“绿廊道”,扮靓了城市“窗口”。
在“两端”建设方面,我市全面开发位于黄河风情线大景区两头的河口、青城两个古镇。河口古镇按照修旧如旧、完善配套、提升品质的思路,完成了古镇道路、绿化亮化、沿河栈道、给排水安装等综合配套设施建设,整体提升了古镇内外形象,体验性和吸引力明显增强。青城古镇坚持以古镇为核心、黄河为纽带、文化为灵魂、生态为支撑,投资2.16亿元,建成了景区提升、条城街改造、历史文化名镇和传统村落保护等14个项目。
特色景观扮靓兰州黄河之滨
去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兰州时指出,黄河、长江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母亲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甘肃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要首先担负起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兰州要在保持黄河水体健康方面先发力、带好头。
就在人们走近黄河,“零距离”感受兰州“心跳”和发展脉搏的同时,也为近年来兰州的发展变化而欣喜。那么,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对此又有着怎样的认识和理解?当日,兰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刘凤恒说:“年3月以来,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黄河文章的部署要求,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兰西城市群建设等政策机遇,立足打造‘都会城市、精致兰州’,深入实施黄河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黄河风情线改造提升等标志性工程,全方位改造提升城市景观风貌,着力扮美扮靓兰州黄河之滨,城市形象品质明显提升。”
刘凤恒坦言,去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兰州时称赞,“黄河之滨也很美”,随后在河南召开座谈会并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为我们做好黄河流域(兰州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坚定了我们做好“黄河文章”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和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并通过悉心工作,把打造成山雄水秀、文化底蕴深厚的山水城市,成为黄河上游的生态安全屏障区、水体健康的先行区、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和生态产业的示范区。
据了解,我市将投资29.2亿元实施白塔山综合提升改造项目,包括隧道交通、桥北广场和烧盐沟仿古建筑群三项工程。其中,隧道交通将采取下穿白塔山的方式,解决该区域交通拥堵问题;桥北广场将白塔山、中山桥、金城关风情区紧密联系起来,打造现代化都市旅游名片;烧盐沟仿古建筑群主要建设云崖街片区和松风巷片区。通过整合中山桥—白塔山旅游资源,构建百里黄河风情线上引人注目的金城一景。
同时,计划投资0.68亿元在青城古镇实施游客服务中心、公共停车场、民俗表演馆、水烟博物馆等重点项目,打造融合文化体验、自然观光、生态休闲、养生度假等功能的生态休闲和时尚度假旅游目的地,形成与河口古镇相互错位、彼此联动的景观格局。
着力打造“山青水润”生态格局
对于兰州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工作,刘凤恒说,兰州在做好“黄河文章”方面起步较早,年8月,我们就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牵头编制了《黄河(兰州段)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及生态空间管控、水生态建设、综合交通、城市设计、两山生态、现代服务业发展6个专项规划和体制机制专题研究,形成了“1+6+1”规划体系。《规划》明确提出了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实施步骤、重点任务等内容。
总体思路是:以“治理水脉、营造绿脉、打造商脉、弘扬文脉、集聚人脉”为主线,以“一河、两岸、立面、两山、两端”改造提升为重点,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水系连通、防灾减灾、污染防治、交通改善、风貌提升、文旅融合、产业升级、智慧管控、土地整理十大重点工程,打造山雄水秀、显山露水,具有黄河文化底蕴和西北特色的山水城市,实现“水润金城、水秀金城、水富金城”的美好愿景,让“黄河之滨也很美”叫响全国,让黄河成为造福兰州人民的幸福河。
《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分近期目标和中远期目标。近期目标是:到年,初步建成西部美丽和谐宜居之都,黄河(兰州段)湿地修复、生态治理、环境治理基本完成,滨水景观魅力显现,经济发展水平全面提高,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中远期目标是:到年,全面建成西部一流的美丽和谐宜居之都,成为丝路沿线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中心城市。
实施范围:西起西固区达川乡,东至榆中县青城镇,东西全长约公里,南北最宽约50公里,规划面积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范围,西起西固区柴家台吊桥,东至城关区桑园子吊桥,全长47.5公里,规划面积平方公里。核心段8公里,西起小西湖黄河大桥,东至雁滩黄河大桥。
重点任务涉及四个方面:优化生态空间,打造“山青水润”的生态格局,形成“1河3南河道53洪道19湖14湿地”的水生态格局;建设综合交通枢纽,打造内通外畅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建成面向区域一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实现与西宁、白银、武威、临夏、定西等城市互联互通的“大兰州一小时交通经济圈”,形成“一环四横十纵”的中心城区交通骨架;发展生态经济,通过大力发展十大生态产业,重振“兰州制造”,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转型绿色发展,打造国家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弘扬黄河文化,大力挖掘黄河文化,探索“文化+旅游+生态+康养+服务”模式,建设黄河上游文化生态走廊,打造黄河文化产业示范区。
建设黄河上游高质量发展样板区
据刘凤恒介绍,目前我市正在编制《黄河流域(兰州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今年1月22日,我们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委托国家发改委中小城镇研究中心在《黄河兰州段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基础上,编制《黄河流域(兰州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目前已完成《规划》初稿。
《规划》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五个方面,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兰州要在保持黄河水体健康方面先发力、带好头”的重要指示精神。《规划》提出,要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突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发挥黄河上游中心城市集聚作用,推进现代化中心城市迅速崛起,把兰州打造成为黄河上游的生态安全屏障区、水体健康的先行区、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和生态产业的示范区。
从《规划》的主要内容来看,在生态保护方面,构筑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科学划定“三区三线”,构建“一干、五支、三区、多点”的生态保护格局;加强生态保护和治理,以“53条河洪道”治理为抓手,以水土流失治理为重点,有效提升水源涵养能力,全面加强大气、水体、土壤环境综合治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保障黄河长治久安。完善水沙调控体系,加强采砂管理,开展河道、滩区、坪台综合治理,完善黄河干流、支流、沟洪道防洪体系,提高供水安全保障;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强化水资源管理控制,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推进重点领域节水,加强区域水循环利用。
高质量发展方面,通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快推进以主城四区为核心,以兰州新区和榆中生态创新城为两翼的“一心两翼”空间布局,着力疏解主城区非核心功能,推动人居向榆中生态创新城、产业向兰州新区转移,促进新老城区相向错位、互补发展,在市域层面实现从城市单体到城市群的蝶变;大力发展“3+X”产业体系。“3”指重点发展先进材料、大健康、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三大支柱产业,“X”指节能环保产、先进装备制造、数据信息、总部经济、商贸及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现代金融、循环农业等产业类型;打造全国交通枢纽,通过实施中川机场三期和夏官营军民机场建设,构建“东三、北二、西三、南四”的12条放射性对外交通网络和“一环六射”的都市圈交通骨架;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通过深入挖掘黄河文化,串联白塔山、中山桥、黄河母亲、黄河楼、兰州老街、水车博览园、读者印象、雁滩公园、河口古镇、树屏丹霞、苦水玫瑰等景点,建设黄河文化大景区,讲好“黄河故事”,打造黄河国家文化公园。
生态项目成为兰州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目前,我市共谋划《黄河流域(兰州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项目49个,总投资.5亿元。其中:交通项目9个,总投资.8亿元;农林牧渔项目2个,总投资亿元;社会事业项目12个,总投资亿元;城建项目10个,总投资.5亿元;工业项目2个,总投资亿元;生态环保项目12个,总投资.1亿元;经贸物流项目2个,总投资亿元。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就在我们真切感受近年来兰州黄河两岸的巨大变化,触手可及感知黄河风情时,我们欣喜地看到,兰州将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在结合《黄河(兰州段)生态文明建设规划》,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黄河流域(兰州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基础上,精心谋划和凝炼了一批高质量项目,并加强向上汇报衔接,争取将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上“十四五”规划“大盘子”,为后续建设赢得主动,加快推进兰州黄河上游生态保护的先行区和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建设。
下一步,我市将坚决扛起“保持黄河水体健康方面先发力、带好头”的重大责任,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全力推进七里河安宁、雁儿湾、盐场等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重点推动黄河兰州段河道清淤及河滩整治、河道护堤加固,积极谋划兰州城区段53条洪道、崔家大滩和马滩2条南河道、条山洪沟出山口的末端治理,防洪综合治理,黄河干流防洪工程(二期),柴家峡至兰山生态引水工程等一批重大水利项目,切实守护黄河流域兰州段水体健康。
在此基础上,我市将加快推进“一河”治理、“两岸”提升、“两山”打造、“两端”建设、“两线”升级和“立面”改造,对今年计划实施的景观建设、生态绿化、立面改造、公园提升、美化亮化等个重点项目,建账销号。同时,集中力量加快黄河楼景区开发,加快推进“读者印象”精品文化街区、白塔山综合提升改造项目建设,以及百合婚庆文化主题公园、黄河河道健身步道等项目建设,为促进黄河流域(兰州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据了解,我市还将通过全方位拉动旅游、娱乐、文化、住宿、交通等联动产业发展,形成一批高品质、多层次、有特色,名优特精品汇集、环境服务优良的夜间购物、餐饮示范和地方特色街区,促进兰州夜间经济发展。并借助国内外知名媒体,全景式、立体式宣传黄河风情线大景区,以及兰州国际马拉松赛、黄河文化旅游节、黄河之滨音乐节等赛事和节会活动,进而带动和提升兰州的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张万宏包雪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