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青年他们这样回应时代要求中国青

扫一扫,看视频

扫一扫,看H5

如何找寻自我?如何实现梦想?如何不负青春?如何肩负时代使命?这是当代不少青年心中的困惑。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周年大会上,给新青年提了六点要求。在这六方面,当代青年的表现如何?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联合百度百家号、百度用户行为研究部,通过对百度青年用户(14-35岁)进行大数据分析,并面向名青年用户进行问卷调查,发布《“据”说新青年数据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综合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当代新青年画像”。

白皮书显示,当代新青年“心中有光,有诗有远方”“理想未必遥远,脚踏实地便是幸福”“为大国为小家,我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世界与家乡,都在我心上”“实践在路上,带着‘创心’去创新”……种种鲜活的青年特质,让人眼前一亮。

新青年的爱国情:近九成青年对国家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如果满分是10分的话,那我能给自己的爱国程度打10分。我是中国人我骄傲,就是那么自信。”有过两年参军经历的95后刘同学一谈到“爱国”就激动不已。据白皮书显示,像刘同学一样对国家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的青年有近九成。

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研究所所长邓希泉看来,这恰是意料之中,“生活在中华民族强起来的伟大新时代,当代青年的爱国更加自信,基本摆脱了老一辈人相对自卑式爱国的窘况。”他们怀揣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万丈豪情,走在新时代的奋斗之路上。

百年前的学生群体,为了祖国,奉献自己的一腔热血。那么,在五四百年后的今天,这届青年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洋溢的家国情怀?据白皮书数据显示,96%的青年通过“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在日常生活中传递着爱国情。

当采访到85后青年何天意时,她给出了相同的回答:“爱国、爱人民,不是一句口号,就像‘为人民服务’这句话,不是挂在办公室的摆设,而要每天在工作中实践。”何天意是全国人才流动中心的一名档案管理员。去年起,为提升人才服务能力,让群众少跑腿,单位安排各岗位员工轮岗咨询台接线员一职。咨询台平均每天会响起80个电话,为了“接好”这些电话、迅速解答群众疑问,何天意经常在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余,到各个科室“取经”,熟悉不同业务的操作流程。在工作中,何天意还要克服耳朵因贴着听筒时间过长而产生的嗡嗡响声。即便如此,她时刻保持着饱满的工作热情。“在岗一分钟,服务60秒”,是何天意的工作信条,更是她作为一个当代新青年的“爱国宣言”。

在这个个性飞扬的时代,还有不少青年在用自身所长,展露着家国情怀。前不久,四川凉山发生森林火灾,为了致敬在救援中牺牲的英雄烈士,95后音乐人黑子创作了《你把青春留在了这里》,用歌曲的方式表达了缅怀追思和崇高敬意。在他看来,“爱国其实也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如果我能在词曲中向听众传递了正能量,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希望,那也算是实现了自我的价值。”

教育学者熊丙奇认为,爱国就要爱自己、爱家人,推至爱集体、爱社会。百年前爱国主要形式是为国而战,对现在的青年而言,时代在变,爱国的表现形式也在变。“爱国就是要到具体的日常行动之中,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做好本职工作、遵纪守法、必要时捍卫祖国利益,这就是新青年给这个时代的爱国答案。

新青年的奋斗观:逾七成青年依旧相信“爱拼才会赢”

百年前,青年救国热情有余,但奋进方向茫然,如何将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自己的努力奋斗结合起来?是科技救国,是教育救国,还是实业救国……当时的年轻人,用自己的青春,在摸着石头过河。而如今,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时代青年能拥有更广阔的舞台与更开拓的气度,来实现个人追求。而这其中,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初心。

尽管时代在变,观念在变,但大部分人仍旧认可老一辈“爱拼才会赢”的道理。无论是“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还是“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这些观点早已“out”。自强自立又自信,才是时代青年的人生风景。白皮书大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有超过七成的青年网民认为“吃苦是一种磨练与态度,对以后成长有好处”,也有超四成的青年网民认为“外界机遇和吃苦都重要,吃苦更重要”。

网络上表露出来的一些颓废情绪,或许只是这一届青年的“保护色”,志存高远、热血沸腾才是他们真实的青春底色。大数据分析显示,这一届青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18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