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谢邀请,我作为甘肃人我就把我家乡好好地介绍一下,本人才疏学浅有些内容是摘录的,有不尽之处还请海涵。
兰州地名的由来:
隋文帝开皇三年(年),在皋兰山脚下将金城郡du改命为兰zhi州,置总管府,历史上从此有了兰州这个名称。后来虽州郡数次易名,但兰州的建置沿革基本固定下来,相沿至今。兰州的皋兰山,名称则是来源于多年前游牧在黄河岸边的匈奴人。皋兰山匈奴语译为河边的大山。大山西起龙尾山,东至老狼沟,形若蟠龙,高厚蜿蜒,如张两翼,东西环拱州城(兰州城),延袤二十余里。兰州因这座高大的皋兰山而得名,皋兰山也成了兰州沧桑岁月的见证。
酒泉地名的由来:
西汉东方朔的《神异经》里写:“西北荒中有玉馈之酒,酒泉注焉,广一丈,长深三丈,酒美如肉,澄清如镜。上有玉樽、玉笾,取一樽,一樽复生焉,与天同休无干时。石边有脯焉,味如獐鹿脯。饮此酒,人不生死,一名遗酒。其脯名曰追复,食一片复一片。”因为这篇文章,酒泉逐渐被大家认为是“城下有泉,其水若酒”的地方。我认为下面的这段民间传说更有可信度,在民间传说里“酒泉”这个名字和西汉的年轻将领霍去病有关。在霍去病奉命出征匈奴大胜之后,要大摆庆功宴。军中摆庆功宴酒是必不可少的,但当时甘肃地区是一片荒凉的沙漠,将士们出征,为了减少行李的重量,酒水这种享受品带的很少。霍去病也不想扫了大家的兴致,在途中霍去病碰见一汪泉水,心思一转,就将所带酒水倒入泉水中,泉水甘冽,加上酒的香气足矣和全军将士共同饮用,这就成了“酒泉”名字的由来。
张掖地名的由来:
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部,东邻武威地区和金昌市,西连酒泉地区,公元前年由汉武帝派霍去病西征,战败匈奴后始设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而得名。古为河西四郡之一,历代中原王朝在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活动中心。
武威地名的由来:
武威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石羊河上游。武威在西汉初为匈妈所占据,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征服河西,为了纪念这一胜利,后来把这块地方取名武威,并设武威郡,以显示西汉王朝的军威和武功到达河西而得名。西汉时称姑臧,东汉时改称武威。明代改凉州卫,清代改武威县。年改为武威市。
嘉峪关地名的由来
嘉峪关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因有万里长城西起点──天下雄关嘉峪关而得名。“嘉峪关”意为“美好的山谷”,市域南靠祁连山,北倚马鬃山,东接酒泉盆地,西为平坦的戈壁,地处走廊西段最窄处。
敦煌地名的由来:
西汉初为匈奴所占。汉武帝时设敦煌郡,为河西四郡之一。晋时为沙州州治。公元-年,敦煌为西凉国(李暠所建)国都。北魏初,置敦煌镇,后置瓜州,均以敦煌为治所。北周改为鸣沙县。隋复置敦煌郡。唐武德初改为西沙州,贞观七年()改成瓜州,建中二年()陷于吐蕃。大中五年(),敦煌人张议潮收复瓜、沙二州,自此,敦煌在归义军统治下,至宋仁宗年间(-)。宋至清雍正年间一直称沙州。清乾隆二十五年()改名敦煌县。年撤县设县级市。
天水地名的由来:
天水在周朝时期一直是秦国的属地,春秋战国时被称作邽县,到了秦朝被命名为上邽。相传在东汉武帝元鼎三年的时候,上邽经历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大旱灾。那个夏天,骄阳似火,气候炎热,却许久未下过一场雨。看着田里的庄稼一天天枯竭,喝着河里仅剩的一点浑浊苦涩的河水,人们都心急如焚,天天虔诚地祈求神灵降雨。可能是人们的诚心终于感动了上天,这天半夜,正当人们都沉入梦乡时,天上突然响起了震耳的雷声。这雷声夹杂着闪电像是从天边滚来,愈来愈强烈。一时间,大地狂风四起、飞沙走石。人们都被这种阵式吓坏了,以为老天爷发怒了。就在这时,地面上出现一片红光,接着,大地不断震动,仿佛要裂开了一般。突然,随着天空的一声炸雷,地面下传来了震耳欲聋的响声,大地真的裂开了,就像张开了嘴一般,裂口处飘散着白白的雾气。同时,只见天上倒下一股粗粗的河水,刚好注入裂开的地下,就好像天公知道大地干渴已久,用天河的水为他解渴似的。这样的场面十分壮观,人们都惊奇地睁大了双眼。天河的水就这样一直流了很长时间,直到风也停了、雷也息了,大地恢复一片安宁。人们好奇地跑到大地裂口处一瞧,这里竟出现了一个大大的湖泊,湖里的水清澈透明、甘甜可口。接下来的几天,天空一直落着绵绵细雨,把整个世界从干旱燥热中解救出来。有了水的滋润,到处都变得绿油油的,山野苍翠,溪流潺潺。经历了这样一个变化,人们都认为是神灵的威力,于是将“天河注水”传得神乎其神。其实按我们今天来看,这很可能只是一个自然现象,是一次大地震。但那时的人们还无法解释这些,所以他们把那片湖水称之为“天水井”,还传说这水“春不涸,夏不溢,四季滢然”。用这水灌溉,长出的禾苗茁壮、树木葱茏,就连养育的姑娘也格外俊俏。从此,上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陇上绿洲,而“天河注水”的故事也一代代地流传了下来。当时,为了更好地进行管理,汉王朝决定将陇西郡(今天水地区)分为两郡。在听说了“天河注水”的传说后,汉武帝下旨在上邽湖边,筑起一座城池,把新郡设在这里,取名为“天水郡”。天水得名,由此而来。
陇南地名的由:
陇南的历史发展变化比较丰富,陇南距今多年前即有人类活动,陇南是秦人的发祥地,又是中国古代西部民族氐人和羌人活动的核心地区。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陇南既是各种政治军事力量激烈争夺的战场,又是中原中央政权与西北少数民族接触交往的前哨阵地,攻伐消长与民族交往,构成陇南社会历史的重要内容。氐族、羌族、汉族及先后进入陇南的其他各民族,互相影响,互相融合,共同创造了陇南灿烂的古代文化。周朝,礼县是秦人发祥地“西犬丘”所在地,秦庄公、秦文公、秦襄公等在礼县红河一带建国立郡,至秦代,设置西道、故道、武都道和下辩道4个县级行政建制,均属陇西郡;到汉代、三国时期、东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就开始已经就有了陇南地区一说,然后从宋、元、明、清、民国时期;直到年7月,成立武都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武都县,属陕甘宁边区甘肃行政区。年5月,岷县划归武都专区。
年,礼县、西和县、成县划归天水专区。年4月,撤销武都专区,辖县划归天水专区。年11月,恢复武都地区。年10月,撤销临洮专区,岷县划归武都专区。年5月,武都地区更名为陇南地区,岷县划归定西地区。年1月,撤销陇南地区,设立地级陇南市,原武都县改为武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