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清治河愚公传奇故事集萃武永宝

白癜风发红怎么办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13/5927676.html

古有移山愚公,子子孙孙挖山不止,终于感动上帝……民国时代,靖远北湾涌现出一位超级治河愚公——李培清,子承父业,携手28宿及北湾人民,治河澄地不止,于解放前夕终获成功……李培清因之名震遐迩,成就一番彪炳史册之业绩,令后人敬仰之极。

笔者于年2月19日,正月初八日,应邀访谈了李培清之孙子:李忠科,李元科二人,搜集到了一丛有关李培清先生的生平故事花絮,兹录于此,以飨读者。

——题记

治河愚公李培清先生(~)

一、李培清与孔公祠轶事

1.孔公祠来历。孔公祠,即民国初年甘肃省兰山道尹孔宪廷之纪念祠堂也。孔宪廷(~)曾是北湾澄地工程之监工,为此作出过重要贡献,故,由李培清等人主持于年前后为之修建该祠。其坐落于原北湾小学旧址(靖北公路南)。当时,北湾小学亦设于此。民国时代,地方学校多与方神庙宇之类搅合一起,属常见现象。

兴建孔公祠工程款项,据李忠科言,听闻老人说,来源于澄地工程剩余尾款。孔公祠规模较宏大,左右尚有陪殿。目的是,将来澄地功臣28星宿等人百年后,灵位也将进入该祠堂,以配享之……可见,该祠兴建,28宿亦为身后事计也。

年始,文革风暴骤起,拆除庙宇之风盛行,孔公祠遂毁之……拆毁材料用于建设新址(靖北公路北)之北湾小学。

兰山道尹孔宪廷(~)

2.孔宪廷系张广建皖系老乡。张广建(—)安徽合肥人,年3月,被北洋政府任命为甘肃省长兼署督军,年12月去职。其背后靠山为袁世凯、段祺瑞。孔宪廷,亦安徽合肥人氏,系张广建皖系老乡加心腹。前清时期曾任山东德州知府。靖远名儒张慎微先生《兰州春秋》记载,张广建督甘时期,督军署衙门(今省政府)前广场树立一数长高之生铁旗杆,上有一面硕大旗帜,旗帜中间一面书有斗大一字:张。另一面中间亦书斗大一字:帅。张大帅之帅旗数年间于此猎猎招展,煞是威风八面也……此,旧时大将悬挂“姓字旗”之陋习、陈规也。

张广建督甘,皖系之风盛行甘肃官场。兰州到处是皖派饭馆、会馆、戏院,及风月场等等。皖系人物出尽风头。孔宪廷此际出仕莅甘,亦不足为奇。

3.孔宪廷糜滩禁烟挨揍。张广建督甘时,严禁大烟毒品,曾以雷厉风行严酷手段禁烟。后任陆洪涛督甘,则是完全放开烟禁,任由大烟泛滥……二者施政之策天壤之别也。靖远当时为兰山道所辖,为了贯彻省长和督军署之命令,道尹孔宪廷于年4月亲临大烟重灾区之靖远糜滩乡视察工作,由于罚款过重,加之下令当众铲除长势正旺烟苗,遂引犯众怒。糜滩人群起驱逐之……孔宪廷狼狈奔逃而去。此,白银地方志有确切记载。糜滩岁老寿星,民主人士彭献璞先生所撰《糜滩老百姓追打警备队》一文,记述更为详实。有兴趣者可查阅之。

4.孔宪廷有一定贡献。张广建、孔宪廷作为北洋军阀系统官员,虽说污点较多,世人多持批判态度。但是,二人在任职甘肃期间,于金石、敦煌遗书等方面多有蓄积,为专家罗振玉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第一手材料。故,文化上尚有一定贡献。于地方水利建设方面,尤其北湾澄地这一民国甘肃最大的民生工程,二人倾注精力、心血多多。如此浩大工程于年方最后完成,其中二人功绩实不可没也。这也是值得肯定的。北湾人为孔宪廷在此修建纪念祠堂,当在情理之中。

二、煌煌之“慷慨好义”匾额轶事

1.愚公、义士李培清。李培清(~),北湾治河澄地“28宿”之代表,近代靖远乃至甘肃地方名人也。其终生治河不止,堪为近代愚公也。又,为之慷慨付出经济代价多多:上省政府谋取公帑支持;四处化缘,说服富商入股;其自家家道殷实,为之垫付私人资财不计其数……此,实义士也!

李培清之孙所传“慷慨好义”匾额原版

2.乡民迎接省长所赠匾额。鉴于此,民国六年()甘肃省长兼署督军张广建亲自为李培清题赠巨幅匾额:慷慨好义。据说,张广建还为治河澄地的28宿,都题赠了匾额,予以激励。匾额从兰州送达北湾,人们敲锣打鼓迎接之。随之,召开了大会,省督军署的代表在会上对李培清等颁发了奖章、匾额等,进行表彰……值得一提的是,慷慨好义匾今兹独存,而其余28宿之匾,似已毁没也。故,此匾所蕴含文化信息颇丰富、厚重,尤显珍贵也。

3.张慎微所云:方墩墩、齐刷刷字体。张广建督甘期间,爱好四处题字、留墨。据张慎微先生《兰州春秋》记述,张广建当年在甘所题写字墨甚多,市面颇常见。一时,皖系徽商所经营的字画装裱业兴盛无比。估计,张广建所题赠李培清“慷慨好义”一匾,其木板质地及文字刻制,当属皖系徽商所为,徽商坐收其利也。

“慷慨好义”一匾原版,现悬挂于其孙李元科家中。长约两米余,宽约一米余,气势恢宏,蔚为壮观也。如此巨幅匾额,笔者乃第一次所亲睹。张广建之书法,笔者感觉还不错。可是,观张慎微先生评价,说其书法水平一般。同时说:张广建书法题字,都是方墩墩、齐刷刷字体,千篇一律,甚无新意、创意。笔者对照张慎微评语,再返观“慷慨好义”匾文,果然如此……于此,信然。

不过,无论其书法水平如何,此匾现在无疑已成珍贵文物也。妥加保护,方为上策。

4.巧妙掩藏,躲过文革破四旧之劫。文革伊始,破四旧之风凶猛。有人提议将悬挂于李培清家之“慷慨好义”匾破坏,并烧毁之……时,李培清尚在世,年届80多岁。听闻此说,其心不忍,亦凄然、彷徨甚也。此匾,其一生心血写照。然,又被视为反动大军阀张广建遗物,政治运动须破毁之对象也,奈何……时,批斗风亦盛行。古城小公社曾将老县长欧化远、葛维西二人拉到此处批斗……此间,葛维西曾在李培清家与其晤面、交谈。二人的批斗会上,小公社领导及造反派头头决定要销毁此匾。有人闻讯偷偷溜出会场报信……李忠科等人用牛皮纸糊其表面,置放于炕头当作屏风、隔断,方才保存下来……

第二天,造反派前来质问李培清:巨匾哪儿去了?李培清答:老朽糊涂,实在不知也……

李培清(~)夫妇合影照

三、李培清遗物若干介绍

李培清遗物,最大、最显眼者,就是那块巨幅匾额。此物,具有珍贵文物价值。自不必多言。其余,尚有数物值得记述。

1.一枚铜质宣德炉。此物,直径五寸,大小适中,黄铜材质,制作精良。其下配一雕琢木盘,看上去庄重得体,典雅有致。香炉之底,刻有“大明宣德年制”字样。众所周知,宣德炉享誉天下,后世仿制者泛滥。故,此炉笔者窃以为赝品也……可能系清代,或民国仿制品。若是真品,则价值连城也。

李培清之孙所藏其遗物——宣德炉侧面

李培清之孙所藏其遗物——宣德炉底部

2.一对香烛黑瓷罐。此物,祭祀用品也。用来盛装香烛等物。民间俗称:香罐儿。一般置放于柜盖祖先灵位,以及香炉两侧。以笔者眼光观之,此一对黑瓷罐儿,釉面精致细腻,似乎断定为民国黑瓷。当然是上等黑瓷,非劣质粗瓷也。笔者非文物鉴定专家,只是揣测而已。有识者,感兴趣,可一往观之。

李培清之孙所藏其遗物——一对黑瓷香罐

3.一对明清花瓶。这对花瓶,瓷面质地朴实无华,稳重、厚重感十足。完全不似有些仿品,艳俗而张扬……瓷面上彩色图画,亦是布局工稳,画风古朴,给人以亲切之感。这对花瓶,其一瓶口有伤损,曾请银匠铆钉修复过……不细看,几乎看不出。笔者为古工匠之手艺精湛而感叹。瓶底及四周无文字等信息。笔者学识浅陋,以为此物为清代制品,可能性较大。是否明代?不敢妄言。

李培清之孙所藏其遗物——一对明清花瓶

4.一枚银质奖章。此物,系省督军张广建为李培清所颁发,系民国初年制品无疑。奖章正面有雄狮造像,颇威猛。背面有刻字:甘肃省长兼署督军颁一等奖章。此物,虽说银质,若论经济价值,一般般。然,其文化价值不菲也,当妥善保存之,其后百年,则收藏、经济价值不可量也。

张广建授予李培清银质奖章正面

张广建授予李培清银质奖章背面

四、李培清获张广建赠“天一”字号轶事

1.出自张广建赐赠。李培清,字,或号,为:天一。这在张广建所赐“慷慨好义”那块巨幅匾额题款处可见。此字号,非李培清原有也,乃省长兼督军张广建所赐赠。据说,李培清当面为之致谢,并言:不敢当!实不敢当!张广建则鼓励曰:无妨。先生,真正为少见之天下第一义士也。此后,天一之字号,遂流行于世也。

2.省督军衙门,老百姓须倒退进入。昔者,省政府和督军衙门,平民百姓不得随便进入。即使有事被宣,进入衙门,须倒退着行走,达于厅堂,方可。完事后,走出衙门,则可正面前行也。然,有秀才、举人等功名者,虽无官位,则可躬身正面进入之。此,封建时代等级森严写照也。至于民国,此陋规、习俗仍然沿用。

3.报“天一”字号自由出入。据说,李培清常年奔走省政府及督军衙门办事,向门卫自报“天一”字号,即可通行无阻。同时,进入之,无须倒退行走……盖,李培清已成省长兼督军张广建之座上宾也,其赐赠“天一”字号,亦为出入方便故也。

五、邓宝珊邀请李培清进省城工作未果

据李培清之孙,原白银市水利局长李生才先生所著《李培清纪念文集》所载,年,身为甘肃省长的邓宝珊出巡定西、靖远工作,返兰时途经北湾古城,特意莅临李培清家,访友,当面邀请其作为地方贤达、知名人士去省城工作。李培清笑而婉谢之……邓宝珊又让其儿子、女婿去省城水利系统工作,又谢绝之……小汽车,乡民未曾见过,至此,引起轰动……

解放后,政治气候紧张且多变。李培清自己,以及子女等都不让出去工作,可能出于此顾虑也。

北湾澄地四十里河堤雄姿

六、李培清晚年轶事五题

1.富农成分。李培清在解放初,土改中划成分,当时的北湾区长马容,照顾性地将其划分为富农。此,也为高成分,随时会受到批斗。子女招工、参军、就学等亦受影响。然,比起地主,人民专政之对象,稍好也。

2.被带帽:四类分子。文革运动中,李培清被带上“四类分子”帽子,同时分配大量义务工,必须去完成。李培清年老无力完成,子女必须于此代替完工。子女遂饱受连累也……

3.晚年心系河堤。晚年,李培清对自己奋斗一辈子的四十里河堤念念不忘,过几天就要去黄河拜(加土旁)湾去查看一番,了却心事。去世前,腿子跌断不能行动!让儿女用架子车拉着前去河边查看……这是最后一次!不久,故去……

4.龙王爷娘家人。早年,四十里河湾堤坝巨口合拢之际,李培清家等大木船所载乌金峡巨石,历经河涛恶浪之险,运送至缺口处,一时舟、石俱沉入水底,遂得以合拢之……为此,李培清曾屡屡叩问金山村龙王爷,请其助力!因为河堤合拢时需要水势涨落有序,予以配合之……李培清许诺,若龙王爷鼎力助之,今后当为其重修宝殿,重塑金身,云云。年前后,大概在修建“孔公祠”同时,李培清又在金山村龙王庙原址,改扩建了龙王庙……此庙,也毁于文革。改革开放后,乡民重建龙王庙,李培清之孙李忠科被当做龙王爷的娘家人,请去料理有关事务。至今,李忠科为此庙会长,来历在此也。

5.王自治:宴席喂狗了。李忠科先生回忆,李培清亲口说,解放前夕北湾分地风波骤起,省府派来的专员王自治,与地下党员欧化远,以及其他贫农协会成员联系紧密,倾向于将澄成土地分给穷苦人……据说,地主王某再三恭请王专员去其家吃宴席,期间又再三请求给自己分地……王专员饭是吃了,但就是不给地主们分地。宴席毕,临走,告别时,王自治对王某说:这顿饭,你就全当喂狗了吧……在场人闻之,皆错愕、惊讶不已。王某更是气得够呛。

李培清之孙:李忠科、李元科兄弟

年2月21日写于陇上平川陋斋

作者简介

武永宝,男,年12月出生,甘肃靖远人。年7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现任甘肃省白银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历任白银市平川区档案局长,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局长,文联主席等职。几十年从事基层档案和宣传、文化工作。

大学毕业后曾在新疆工作、生活5年,视新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有着浓重的新疆情结。

代表作有中篇小说《虎豹口》、《西部国风》和长篇小说《黄河远上》,这三部作品被媒体称为西部黄河文化三部曲。创作取材主要以西部黄河文化内容为主。目前有近百万字的长篇网络小说《独石记》在起点中文网推出。

近年,作者致力于家乡靖远地方黄河文化的弘扬与传播,撰写了二百万字的各类散文随笔、笔记杂谈,等等。总体冠名为:“西部黄河文化走笔丛书”,分为小说卷,散文随笔卷,笔记杂谈卷,诗词歌赋卷、文史卷,五大类。多角度,多视角,多元化地,坚持不懈地宣传家乡靖远的地方文化,架构起了自己的独具一格的作品体系。

作者提出的口号和目标是:

▲努力构建靖远新型地方多元文化体系

▲不断充实、丰富靖远地方文化的内涵和底蕴

▲倾情打造靖远地域特色的黄河文化品牌

▲着力重塑靖远地方文化的崭新形象

▲为靖远文化大县的崛兴,靖远地方文化唱响于世奉献力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9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