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渔的行旅日记,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世界。
在我原本的刻板印象中,吟诗作画,似乎是富庶人家才有的闲情雅致。于是,当我在甘肃黄土高原里邂逅这座小城时,就感觉格外地惊讶、感慨和感动。
这里曾经是中国曾经最贫困的地方之一,却也是全国著名的“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千百年来,这座地处黄土高原沟壑里的小城,一直与干旱、贫瘠进行着斗争;与此同时,却始终保持着热爱书画艺术的精神追求。
这里就是——通渭县。
今年8月底,我和朋友进行了一场7天6晚的定西深度游之旅,第一站正是从通渭开始。从西安出发,2个小时车程便轻松抵达了通渭高铁站,交通非常便捷。
对于通渭的第一印象,是整座县城不大,却干净整洁。在通渭,我们游览了悦心国际书画村、悦心休闲度假谷、榜罗红色小镇,体验了通渭特色温泉、尝到了地道的通渭美食,也见到了壮美的梯田画卷、感受了浓郁的书香氛围。
不过就在游览途中,随着对通渭历史的不断了解,我们对这座陇中小城又多了几分不一样的感慨和感动。
通渭县地处甘肃省中部,归属定西市管辖。
提及定西,左宗棠那句“苦瘠甲于天下”的名言令人印象深刻。年,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官员考察定西后认为,“在这样一个极度贫瘠的地方,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位于黄土高原沟壑区里的通渭县,更是贫中之贫。通渭一直是全国著名的重度贫困县,直到年11月,通渭才全面摘帽脱贫。
但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文化却异常灿烂。通渭自汉元鼎三年(公元前年)置县,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通渭是著名的“书画艺术之乡”,从东汉夫妻诗人秦嘉、徐淑开始,到明万历到清末的年间,通渭县共出进士8人、举人人、贡生人、文童秀才数以万计。时至今日,通渭习字作画的氛围依然浓厚。“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人间繁华在长安,世上书香出通渭”等句,足见通渭人文底蕴之厚重。
据说,如今全县仍有接近十分之一的人口都从事与书画、艺术相关的产业。
悦心国际书画村是一个4A级景区,包含悦心国际酒店、温泉水世界、悦心书画长廊、悦心休闲度假谷等一系列园区,来通渭旅行,这里是必打卡之地。
悦心书画长廊,堪称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书画长廊,目前有家画廊入驻。
在这里,不仅汇聚了众多优秀的书法艺术家,还汇聚了众多非遗传承人。游走其中,品书法作品、看非遗手工艺术,让我们感受到了浓郁的书画、艺术氛围。
游览过程中,景区工作人员非常自豪地向我们介绍着通渭的书画氛围。这片土地纵然贫瘠、困苦,人们却始终保持着对书画的喜爱与精神的追求。或许,“锄含云水笔含墨,耕罢梯田耕砚田”,正是通渭人准备的精神写照吧。
著名作家贾平凹在其《通渭人家》一文中说:“通渭人处处表现着他们精神的高贵,你可以顿顿吃野菜喝稀汤,但家里不能没有一张饭桌,你可以出门了穿的衣裳破旧,但不能不洗不浆,你可以一个大字不识,但中堂上不能不挂字画。”
或许,正是这种“精神的高贵”,才使得通渭人能够不断抵抗贫瘠、困苦,却始终饱含着精神的向往。这种朴素的追求,也让我们这些外来人感动和赞叹。
如今的通渭,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铁的开通,让这座曾经交通闭塞的小城,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游人。
估计很多人不知道,曾经“缺水”的通渭,其实是一座温泉小城。通渭的温泉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便有记载,居西北温泉之首,有“陇上神泉”之称。如果来通渭,记得感受一下温泉哦。
“陇中名镇”榜罗镇,也是一座著名的“红色小镇”。年9月27日,榜罗镇会议确定了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以及以陕北为大本营领导中国革命的重大决定。如果整座小镇都保留着许多红色遗迹,也值得一游。
沟壑纵横、山多川少的通渭,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修建梯田,如今,不仅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形成了独特壮美的梯田景观。来渭源旅游,沿途壮美的梯田风光,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自然的大美与通渭人精神的力量。
那么,你来过通渭吗?你对这座陇中县城,又有着怎样的印象呢?
想了解更多冷门又好玩的旅游地,欢迎大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7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