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让通渭县风光起来全国能源信息

白癜风的饮食问题和影响 http://news.39.net/bjzkhbzy/200718/8048375.html
要想发展快,全靠产业带。通渭风光资源丰富,不甘落后的通渭人民,近年来,乘着国家能源局定点帮扶的政策东风,大力挖潜风、光优势,生活逐渐“风光”了起来。通渭县,位于甘肃省定西市东部,由于气候干旱和资源匮乏,一度是“贫穷”的代名词,以“苦脊甲天下”而闻名。要想发展快,全靠产业带。通渭风光资源丰富,不甘落后的通渭人民,近年来,乘着国家能源局定点帮扶的政策东风,大力挖潜风、光优势,生活逐渐“风光”了起来。“之前,我县个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几乎没啥收入,现在平均每村每年可达40余万元,全部是由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分配带来的,有力助推了全县脱贫攻坚,并将持续助力全县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近日,谈起近几年的变化,通渭县发改局副局长邢兆峰告诉记者,“我县境内正在建设的总装机容量万千瓦通渭风电基地项目全部投运后,一年仅税收就可达1.4亿元,将有效促进全县财税收入增长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今,风光互补、清洁通渭已成我县响亮‘名片’之一。”■本报记者张胜杰大山深处“种太阳”农民日子越过越红火通渭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沟壑纵横。过去,当地百姓主要靠种植玉米、土豆等农作物,由于降水量偏少,只能靠天吃饭。如今,伴随着一座座光伏电站、一台台风机逐渐“长成”于群山中,不仅形成了一道别致的景观,更重要的是让当地老百姓的钱包鼓起来了。“年,我县在华家岭建设了第一个风电场——5万千瓦华家岭一期风电项目,年总装机万千瓦(通渭境内万千瓦)的通渭风电基地规划获得国家能源局批复同意,同年通渭县又被列为‘全国光伏扶贫试点县’。在这两项产业的带动下,通渭逐步变得‘风光’起来。”通渭县副县长吕忠告诉记者,“目前,包括风、光在内的新能源产业已成为拉动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贡献值几乎占到全县GDP的‘半壁江山’。”距通渭县城南部9公里处、占地约33亩的平襄镇张庄村光伏农牧业示范基地是该县典型的分布式农光互补扶贫项目。从山顶向山底眺望,山底处整齐分布着的湛蓝太阳能光伏板,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据张庄村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王忠介绍:“我们村的光伏电站,主要采用了桁架+农业大棚的农光互补和畜光互补模式建设。上面建光伏,下面种马铃薯、茄子、韭菜等农作物,同时还在部分大棚下养了一些牛。”统计数据显示,该电站自年12月建成并网发电以来,年发电量约71.9万千瓦时、发电收益约53.9万元。“电站产权归村集体所有,发电收益形成村集体经济,主要用于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如乡村保洁员、道路管理员。另外,还用于奖励补助扶贫等。”王忠补充道。今年50岁的董庆斌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作为村里的保洁员,他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我光打扫打扫村里的卫生,一年都能拿到元。平时,再去干点零活,手头比之前宽裕多了,日子也越过越红火,想吃啥买啥!”借“风”依“光”趟出山区特色脱贫致富路记者了解到,截至年底,通渭县新能源企业增加值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4.3%。“对于一个长期以农业为主的县城来讲,能够达到这个数值,在以前几乎不敢想象。”吕忠说。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通渭县是如何做到的?“我们主要靠发展风光产业,才有了今天。”邢兆峰说,“十三五”期间,通渭县以户用分布式、村级光伏电站、集中式光伏电站三种模式,共建成光伏扶贫项目16.24万千瓦,累计实现发电3.92亿千瓦时,实现纳税万元。其中,通渭县9万千瓦村级光伏电站项目,带贫效果显著。项目产权按比例确权给村集体,发电收益形成村集体经济,主要用于开展公益性岗位扶贫、奖励补助扶贫、小型公益事业扶贫等。数据显示,该电站自年建成投产以来,截至目前已累计实现发电2.53亿千瓦时、发电收益1.69亿元,分18批实际分配公益性岗位工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劳务费用、特殊困难家庭补助、村集体经济共.91万元,每个贫困村约71.7万元。“遍地生金”的光伏电站,不仅有效破解了村级集体经济“空壳”问题,更鼓足了老百姓的钱袋子,近2万户贫困户依靠扶贫光伏电站,一年四季有了稳定收入,0多名贫困农民有了电站运维的新职业。当记者随车行驶在通渭县榜罗镇的盘山公路上时,蓝色的光伏发电板渐渐映入眼帘,仿佛一片蔚蓝的湖泊。这里就是该镇四新村余亩的集中式光伏发电站。千亩光伏板下,还藏着大片黑驴养殖场、油用牡丹田、蔬菜大棚等,形成了当地独有的农光、畜光互补的集约化用地模式。远眺通渭县榜罗镇四新村的光伏电站,仿佛一片蓝色的海洋据邢兆峰介绍,四新村的光伏电站是通渭县光伏扶贫典型的集中式光伏项目之一。该村自然条件差,缺乏产业支撑,农民增收困难。如今,山谷间铺满了蓝色的光伏发电板,荒山变电站,借“光”生财,照亮了村民们的致富路。“自年12月底到现在,已累计的发电量达到万千瓦时。”据该电站襄晖运维部巡检员王宝龙介绍。邢兆峰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总投资7.2亿元,装机容量9万千瓦的村级光伏电站项目,资产确权到相关贫困村集体,带动全县1.8万户贫困户实现增收,实现了土地利用和光伏发电效益的最大化。”若说光伏给老百姓带来了直接受益,那么,风电则有力地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根据测算,若通渭的万千瓦风电基地全部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22.8亿千瓦时,年发电收入达11.2亿元,对提高我县财政‘造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吕忠说。打造全国县域能源互联网示范基地作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通渭县接下来如何更好地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此,吕忠向记者介绍,今后通渭县将紧紧抓住国家能源局继续定点帮扶的优势,充分发挥新能源资源潜力,统筹开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质和地热等新能源,建立多能互补的能源结构新格局,打造全国县域能源互联网示范基地。“我县致力于将新能源产业培育成全县的新兴朝阳产业,把‘风光’产业培育成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支撑通渭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吕忠进一步强调。据邢兆峰介绍,“十四五”期间,通渭县将继续坚持能源清洁低碳发展方向,紧盯创建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的目标,充分利用通渭及周边地区风光资源优势,建成通渭新能源产业基地,推进集中式商业光伏发电、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配套发展风机装备、光伏组件等先进制造业,促进风(光)电全产业链发展。在通渭县华家岭镇附近的山上,记者看到,由国家电投甘肃分公司建设的通渭义岗二期风电场第一风电场10万千瓦风电项目正在紧张地吊装作业。据介绍,该项目于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总装机容量为10万千瓦,风电场设计利用小时数可达到小时。“这是国家能源局在通渭县产业扶贫的新能源项目,被列为年度甘肃省重大工程项目。目前,我们正加紧施工,争取在8月30日前完成全容量并网。”该项目负责人张爱林说。最后,该场站负责人康渭滨告诉记者:“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为电网提供年上网电量约为.3万千瓦时。同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6.90万吨,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0.7万吨。”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能源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邮箱:hz

people-energy.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63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