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刘云涛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0/
本号前两篇说到地图册里的“糊涂账”,说的是数据的质量问题,包括表述质量。本篇再说说买地图册要注意的另一个问题,“版次”标注里的“糊涂账”,以便能识别真正的新版地图册和新印的往版地图册。
按照包括地图册在内的图书的相关出版标准,版权页要印上确切的版次、印次,包括它们所对应的时间,具体到年到月。但是在实际执行中,有的出版社和有的书执行得很扎实,有的社和书则执行得很粗放,甚至有在“版次”上以新印往版伪装新版迷惑读者的,尤其是地图册。所以,咱们这里就先给大家看看版次、印次和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的印刷形式。
最规范的是版次、印次分开标注,CIP数据里标明什么时间重印。
比如手头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版权记录里标明“年6月第2版”、“年11月北京第5次印刷”,CIP数据里是“.6(.11重印)”。两处的标注十分清楚而一致,谁也不会误读。
再比如手头的《中国景色》。版权记录的排印形式不同,但也是版权记录里版次、印次分开排印,CIP数据里重印时间括注于出版时间之后,两处的标注十分清楚一致。“版次年12月第1版”、“印次年4月第2次印刷”,CIP数据里“.11(.4重印)”,谁会看不明白呢。
不够规范的是版次印次混在一起,有引起读者误读的可能。
比如手头的《××大字典》。版权记录里没列“印次”一项,而有“版次年8月第1版第10次印刷”。那么,第1版是什么时间出版的呢?没说清,说不定有人会认为是年或者最多再往前一两年出版的。只有看CIP数据,才知道是7年前出版的:“.7(.8重印)”。
有的地图册就是这样做的。
版次印次混印的形式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再举例了。
很不规范的是版次、印次与CIP数据极不一致。
比如手头的《×××地图册》。CIP数据里是“4版”和“.9”,而版权记录是“年1月第11版”、“年1月第13次印刷”。好家伙,每年修订出新版?后七版都没按要求做版本登记!这几乎有非法出版的嫌疑了。
还有的是打“修订”的“擦边球”。
比如有的书,“版次”后印“某年修订某年某月印刷”(两个“某年”是最新的同一年,即印刷时的当年),但CIP数据还是老黄历。这就有作假的嫌疑了。
一本书,包括地图册,修改多少重印才算是修订,确实没有标准,没有明文规定。不过,只改动订正少量文字、数字,或者重新设计了封面,等等,总修改量不大,应该都不能算修订。
据了解,著名工具书《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常常在新印时,在技术允许的情况下(比如字头、词条所在页码不变),会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有限度的处理,也就是进行有节制的修改,但都没有算修订。
地图册上的版次问题更为严重。
由于近年来我国的交通、旅游发展迅猛,使一年一更新似乎成了地图的标配,成了一些读者想当然的期待。可是一般的地图册很难再版得这么快,以自然要素为主的地图册,包括一般的综合性地图册,更难这么短周期地再版,也没必要这么更新。于是,有的出版社便在版权页的记录表述上做文章了。而一般的图书没有这种压力和必要。这就是地图册容易在版次上“耍花子”的原因。
不过,知道了版次标注规范和不规范的上述情况,就很容易区分地图册的新版和新印的往版了。
但是作为读者,咱们也要明白一点:很多地图册没法也没必要修订再版得那么快,所以不能总想着能买到或者非要买真正的最新版。咱们既不要被不地道的“版次”迷惑,也不要被自己不切实际的期望困惑,最终“合谋”成出版社与读者双输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