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画中阅长安黄河新篇专辑

“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绘画是对历史与现状最好的表达和注解。西安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人文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尤其是西安获批国家中心城市以来,城市建设、生态保护、文旅开发呈现出蓬勃发展之新貌。鉴往知来,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为上溯西安历史文明脉络,近观西安人文发展之变,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及“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贯彻落实西安第十四届党代会提出的做大做强“长安画派”要求,我们特推出“每周赏画阅长安”栏目。

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栏目将以专辑的形式,集中呈现近年来西安艺术家们,立足丝路起点文化定位,深耕丝路文明、西安文脉、红色党史、都市文旅、生态秦岭、防疫抗疫、奥运全运等主题,创作的一批现实主义主题性美术作品,展示西安历史文化与现代时尚形象,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西安的精神气象。展现西安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西安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迎接二十大的胜利召开。

《黄河,母亲河》

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王西京

中国画cm×cm年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她从诗仙之名句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穿越时空来到我们面前

哺育着中华民族

孕育了中华文明

《大河之源》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西安中国画院院长王犇

中国画cm×97cm年

在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

市文化和旅游局

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指导下

西安中国画院实施了

“黄河长安·关中新篇”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

以手中画笔讲好“黄河故事”

创作了一系列优秀黄河文化主题美术作品

接下来

就让我们在西安画家的笔下

遇见黄河

遇见长安

《无定河写生》王犇

中国画38cm×35cm年

千百年来

奔腾不息的黄河滋养着三秦大地

居于渭河平原的西安

98%的面积都属于黄河流域

所谓“八水绕长安”

渭、泾、沣、涝、潏、滈、浐、灞

八条河流

它们在西安城四周穿流

均属黄河水系

长安在黄河的哺育中

在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

几近繁华的顶峰

已成为国家中心城市

《锦绣长安谱新篇》局部

王犇携西安中国画院集体创作

中国画cm×cm年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条

历史之河

文明之河

千百年来治理黄河遗留的水利工程

成为见证黄河水利文化的重要载体

早在上古时期

黄河流域就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重要家园

传说中的大禹建立起强大的治水组织

区域环境很快得以恢复

并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

《大禹治水》袁贵仁

中国画cm×cm年

传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鲧“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

《渭水寻源》罗春波

中国画cm×cm年

渭水寻源,渭河,古称渭水,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鸟鼠山,主要流经今甘肃天水、陕西省关中平原的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关县汇入黄河。渭水在关中人民的心中带有极强的象征意义。

这是一条何等伟大的河流

这是一条何等重要的河流

它串联起中华民族的

精神脊梁

生死存亡的时刻

跳动着永恒的旋律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出自光未然《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

《黄河大合唱》刘波

水彩画cm×cm年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部大型合唱声乐套曲。这部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通过塑造爱国音乐家的伟大形象,借此表现黄河文化孕育出的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唤起人们对于勇往直前,坚韧刚强的民族品格的继承与发扬。

数千年来的中国治水哲学和

治水历史文化

形成壮阔的画卷

见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创治黄事业新篇章

创造黄河岁岁安澜的历史奇迹

《李仪祉规划关中八惠水利工程》杨小春

中国画cm×cm年

李仪祉(-),陕西省蒲城县人,著名水利学家和教育家,我国现代水利建设的先驱,历史治水名人。他主张治理黄河要上中下游并重,防洪、航运、灌溉和水电兼顾,改变了几千年来单纯着眼于黄河下游的治水思想,把我国治理黄河的理论和方略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他创办了我国第一所水利工程高等学府——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和多所院校,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水利建设人才,并亲自主持建设陕西泾、渭、洛、梅四大惠渠,树立起我国现代灌溉工程样板,对我国水利事业作出重大贡献,陕西人民受益尤大。

《引汉济渭工程》兀西军

中国画cm×cm年

秦岭输水隧洞作为引汉济渭工程关键控制性工程,是联通汉江与渭河的通道和重要纽带。它的贯通,打开了一条秦岭分割陕西南北的又一通道,将汉江水引入关中平原,联通起长江与黄河两大水系,这将对破解陕西水资源分布不均,统筹陕南、关中、陕北三大区域起到重要作用。工程被业内权威专家喻为综合难度世界第一工程。

今天的黄河早已不是

洪水滔滔、泥沙满河床

经过一系列水利工程的建设

筑坝拦沙调洪冲沙

以及在黄土高原等地实施植树造林

退耕还林还草

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度显著提升

水土流失现象大为改善

《石川河新貌》孙宏涛

中国画cmxcm年

石川河是临潼、阎良、富平人民共同的母亲河,黄河支流渭河支流,蜿蜒公里,盛产细砂、鹅卵石,为石头之川,故称石川河。经过治理,阎良区城市试验示范段形成生态水面亩、生态湿地亩、绿化面积0亩,被批准为省级水利风景区。临潼的石川河水质达到Ⅳ类,被授予“全国节水型社会达标区”。石川河重现了岸绿水清、花团锦簇、莺歌燕舞、禽鸟翔集的昔日湿地美景,成为了陕西一张靓丽的名片。

再加上现代堤坝建设

黄河早已不再肆意漫流

变得愈发温柔平静

《渭河生态景观带》刘长江

中国画cmxcm年

“不尽渭水情悠悠,东出潼关九曲流。”渭河生态景观带,既是渭河防洪安澜的坚实屏障,又是水清河畅、草绿林茂的景观廊道。实现了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成为陕西建设安澜渭河、绿色渭河、美丽渭河的示范性节点工程。作为西咸新区的门户景观,它不仅是一条重要的生态景观带,同时每个项目的特色及不可复制的元素都赋予其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

划分陕西、山西两省的

晋陕黄河在万年间

演化成晋陕大峡谷

当我们乘坐现代化交通工具

从黄河大桥疾驰而过时

其磅礴气势迎面扑来

我们无法不被她吸引!

《晋陕大峡谷》韩军

中国画cm×cm年

晋陕大峡谷于山西省和内蒙古的交界处,以黄河为界,她南依山西的偏关县,北岸是内蒙古的清水河县,西邻鄂尔多斯高原的准格尔旗,是一个鸡鸣三市的地方。黄河从这里入晋,内外长城从这里交汇,晋陕蒙大峡谷以这里为开端,黄河出禹门口后便是一片开阔,我国黄土高原沧桑的地貌特征在这里彰显,同时也有大河奔流的壮丽景观。这里是长城与黄河握手的地方,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

它支撑起西安现代化城市建设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

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叠加赋能

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

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的实施

西安这座城市

在黄河水系的滴灌下

正奏响关中大地的最强音!

《泾渭分明》孙宏涛

中国画cm×cm年

西安市坚持‘保护泾渭河就是保护黄河’的理念,把泾渭河作为西安的‘城中河’来保护治理。泾渭综合治理是集防洪、水生态修复、道路连通于一体的惠民项目。目前,“泾渭分明”两岸草木葱茏、绿意盎然,绿水青山的颜值和金山银山的价值更加凸显,不仅构建起完整的泾河防洪体系,筑牢防洪安澜的坚实屏障,还以此为基础,打造季节性泾河景观带,形成“泾渭分明”景观常在、泾渭两河生态常新的亮丽风景线,让泾渭河成为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北跨的“城中河”。

大河奔涌,源远流长

《晋陕峡谷写生》王犇

中国画45cm×35cm年

看完了西安市美术工作者们

用画笔讲述的“黄河故事”

欢迎大家在文末留言

分享你与黄河的前世今生~

也欢迎广大画家向我们投稿黄河主题作品

我们将择期进行线上展示!

来源:西安中国画院

编辑:阿轩

视觉:丁丁

责校:树子

审核:非白

RECOMMEND推荐阅读资讯直通车周至旅游信息咨询周至县文化和旅游局官方旅游信息平台,为您介绍周至旅游、文化、休闲活动信息,不定期推出各种活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29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