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温州都市报
河西走廊绵延千里,这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黄金通道,也是习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新兴热土。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成千上万的温州人来到甘肃掘金逐梦,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续写新传奇。
如今,约10万温州人活跃在甘肃各行各业,成为新丝绸之路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筚路蓝缕
深耕甘肃四十年,十万温商的三次转型
木匠、裁缝、理发师、推销员……这是上世纪70年代末,第一批赴甘温州人中最常见的职业。依托温州低压电器、印刷、服装等产业的发展,和散布于全国各地的众多乡亲一样,在甘温州人随后承担起了为温州制造业开辟大市场的角色。
“凭借吃苦耐劳和诚信经营,第一批温商很快从个体买卖起家扩大经营,盘下店面、办起加工厂,实现了第一次转型。”甘肃省温州商会会长汤宝金介绍,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资本积累增加,在甘温商大量转入房地产开发、商场经营、矿山开发等行业。
据不完全统计,仅商会会员单位年纳税额就高达数亿元,为甘肃提供就业岗位数以万计。以新能源、医疗服务、现代农业等新兴产业为代表的第三次转型,近年来正在当地温商群体中衍生。
兰州城市风貌
连日来,温商郑银才一直往返于金昌和兰州,为新能源业务的发展奔波。来自乐清的他和许多同乡一样,最初在兰州从事电器开关销售。
“老本行干了20多年,潜力不足了,正好国家出台系列新能源政策,甘肃太阳能资源丰富,大有可为。”年,郑银才投资组建金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从事新能源开发。
如今,金耀控股旗下拥有多家发电公司,在河西走廊上布设了上百万平方米的光伏发电板,年发电量约4.5亿千瓦时,能满足一座中等城市的居民用电。
兰州雁西路上的普惠体检中心是甘肃规模最大的民营体检机构。体检中心创办人郑伯富高中毕业后就来到兰州,跟着亲友从事电器销售。
“电器行业市场饱和,竞争日益激烈,高端医疗服务业才刚刚迎来起步阶段。”年,郑伯富投资多万元,建立了这处占地面积平方米的体检中心,开始转型之路。短短一年多时间,已为当地3万余人提供体检服务。
集群发展
整合资源开拓市场,依托商会平台做大做强
随着当地温商群体的壮大,甘肃省温州商会于年应运而生,10万在甘乡亲有了一个温暖的“家”。
去年,一位商会会员的国外资金往来款项被指涉及洗钱,五张银行卡内的多万元资金被陇西警方冻结。“万元长期冻结,对企业的资金链造成极大压力,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现任甘肃省温州商会会长汤宝金当时恰好在陇西开发项目,接到时任商会会长张建友的信息后,立即同甘肃陇西警方沟通。凭借商会及他本人的社会影响和信誉担保,当地警方很快调查排除了嫌疑,解冻了温商企业的资金。
商会去年换届后,商会常务副会长、兰州汇胜工贸有限公司购物中心董事长陈宜进主动挑起法制维权部的重任,为在甘老乡维权。依托商会的法律顾问和合作律所,陈宜进计划接下来为会员单位签订的重要合同进行把关,为会员的诉讼纠纷提供法律援助。
“我来兰州20多年了,曾吃了很多亏,欺诈、侵权都遇到过,大多通过法律手段成功维权。”陈宜进说,几次维权都得到了商会同仁们的大力支持,自己积累了些经验,在律界也颇有人脉,他希望发挥专长帮助老乡维权,“特别是一些小微企业、个体商户,遇事不知道怎么应对,尤其需要商会的协助。”
两年前,一位平阳老乡同兰州永登一家水泥厂合作开矿,温商投入数百万完成前期建设后,水泥厂却单方面中止合同,还拖欠了大批货款。陈宜进指导老乡通过诉讼程序施压,迫使水泥厂退让,双方最终成功调解,合同得以继续履行。
“商会内设有会员发展部、法制维权部、公益事业部、经济发展部、接待联络部等,以服务会员、宣传政策、协调关系、凝聚温商、投资甘肃、经济发展为主要职责。”汤宝金介绍,通过抱团发展,和各级政府协作,商会近年来整合温商资源,分享投资项目,兼并、收购了甘肃省内外多家企业,开发了系列项目,推动会员企业的集群化发展,让温商品牌更响亮。
年,商会还建立了党支部,从最初的3名党员,目前已经发展到29名党员和47名流动党员,还有许多温商积极申请入党。
在外兴业,他们不忘回报家乡。这几年来,以甘肃省温州商会为平台,他们多次回温考察,并与洞头、乐清等县(市、区)达成合作意向。会长汤宝金说,他看好康养产业,如果有机会,一定回家乡投资。
善行天下
既抱团做生意,也抱团做公益行善事
身处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温州人在甘肃喜欢“抱团”做生意、闯市场,更喜欢“抱团”做公益行善事,大力书写文明篇章。
在国家级贫困县定西市渭源县的莲峰镇岔口小学,离兰州多公里,占地面积约平方米,建筑面积近平方米,校舍崭新。
该校是年由在甘肃的温州企业家捐资32万元修建的希望小学。“以前的校舍破烂不堪,每逢下大雨,教室里就下小雨。有时教室屋顶还会掉砖瓦,特别危险。”
57岁的岔口小学教师冯瓯龙回忆起往事,感慨万分地说,“后来,一批温州企业家捐了30多万元,县教育局配套10万元,村民投工投料2万元,共投入资金40余万元,年年初建成砖木结构教室、教师办公室等15间,总建筑面积平方米。真的很感谢温州人。”像岔口小学这样的温州慈善小学,在甘肃共有5所,都是由温州企业家扶贫助教工作委员会捐盖。
记者在甘肃温商捐建的岔口温州慈善小学前合影
汤宝金介绍,甘肃省温州商会一直秉承“生存于社会、发展于社会、回报于社会”,致力于公益事业,广大会员先后为地震灾害、新疆德惠商品城火灾、南方冰冻灾害、青海重病儿童、社区孤寡老人等捐款捐物,奉献爱心。比如,“5·12”四川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后,商会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筹得赈灾款万元和10车灾区急需物资,直接送到灾民手中。
甘肃温商捐建的岔口温州慈善小学内,孩子们正在玩耍。
“发扬乐善好施、饮水思源、扶贫济困的美德是温州人的一贯作风,期望用温州企业家的行动感染更多有爱心的人,为灾区贫困地区捐款捐物,奉献爱心,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汤宝金说,广大温商用实际行动做了大量的慈善公益工作,得到了广大群众和各级政府的充分认可,多次被甘肃省委、省政府评为先进集体。
创新驱动
“产、学、研、用”联动,谋求转型跨越发展
4月19日,以“互联网新零售背景下零售业面临的挑战与创新发展”为主题的兰州大学企业创新研究中心第二次企业主题调研在兰州白云宾馆召开。研究中心成立于去年9月,主要由在甘温商发起,通过汇聚西北第一学府兰州大学的科研资源、师资力量,着力构建“产、学、研、用”一体的发展创新体系,打造中国西北地区企业发展的高端智库平台及优秀企业家交流学习平台。
来自苍南的兰州市工商联副主席、甘肃华利集团董事长李忠鑫担任理事长。“我们长期从事商品零售、批发,这种传统的商业模式面临着许多挑战,如何寻求突破又保持现有的产业不走下坡路,我们要好好学习时代的商业发展规律,不至于被其他商业模式替代和超越。”新天乐百货负责人、温商陈晓光如是说。
兰州大学企业创新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主办了多次企业家论坛,先后赴陇南、定西、武威、天水等地开展企业主题调研、兄弟商会考察交流等活动。今年8月,还将组织二十多家理事单位前往美国游学。
“我们这代人都是从改革之初一路走来,经历了数次转型,靠的是‘历经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李忠鑫说,这一代企业家受教育程度普遍有限,研究中心将团结温商、浙商群体,提高企业创新意识、培养现代企业管理能力以应对未来的跨越转型。
他山之石
从兰洽会到敦煌文博会,搭建平台助推招商引资
“深化经贸合作,共建绿色丝路”,走在兰州街头,第二十四届兰洽会(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的主题语不时映入眼帘。甘肃兰洽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西部最重要的国际性品牌经贸盛会之一,成为甘肃省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
去年兰洽会上,仅兰州市就签约项目个,签约总额.35亿元,投资客商中不乏温商身影。改革开放初期,大批温商来到兰州,他们从小生意起家,许多如今已经成为当地各行业的龙头企业。甘肃省定西市政协原副主席、工商联主席梁笑玉长期在当地财贸、经济等部门任职,对在甘温商非常熟悉,也长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1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