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12月16日电16日,国新办就产业扶贫进展成效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农业农村部总经济师、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介绍,农业农村部组织中西部22个扶贫任务重的省份和个贫困县都编制了产业扶贫规划,指导各地因地制宜选准确定好扶贫的主导产业,力争在产业选择的开始,就能够实现差异化竞争和错位发展。农业农村部总经济师、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来源:中国网有记者问,有一些地方产业发展方面存在同质化竞争现象。请问,在指导贫困地区选择特色产业推进脱贫方面,我们有哪些好的经验和做法?魏百刚谈到,贫困地区大多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发展特色产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如何把这些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农业农村部一直高度重视,这两年重点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编好规划、选准产业。农业农村部组织中西部22个扶贫任务重的省份和个贫困县,每个省、每个县都编制了产业扶贫规划,指导各地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选准确定好扶贫的主导产业,力争在产业选择的开始,就能够实现差异化竞争和错位发展。魏百刚介绍,今年年初,农业农村部又继续组织个贫困县对扶贫主导产业进行了系统化梳理,形成了两大厚本报告。组织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对扶贫面广、带贫人数多、增收效果好、排在前18位的主导产业,逐一编制了产业发展指引,指导各地进一步完善产业规划、优化发展方向,做大做强做精扶贫主导产业。二是发展加工、延长链条。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起步晚,同质化往往体现在卖“原字号”农产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能够有效促进农产品的转化增值,拓宽市场空间。各地原料有差异,但都是优质的,加工出来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品牌,转化增值的程度就不一样。魏百刚表示,这几年,农业农村部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加工企业到贫困县、贫困村建立加工基地,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农业方面的生产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支持贫困县大力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农业产品综合利用。像生产核桃的地方发展核桃油,种葡萄的地方发展各种葡萄酒,如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养牛羊的地方发展屠宰和牛羊肉食品加工等。个贫困县累计建设农产品初加工设施4.3万座,新增初加工能力.8万吨。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既避免了卖原料的低水平同质竞争,也创造了更多的产业增值收益和就业岗位。三是突出特色、打造品牌。贫困地区发展产业就要突出特色,做好品牌文章。在产业扶贫当中,农业农村部支持广大贫困地区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11月份,农业农村部组织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推介农产品的企业品牌。支持开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缩短认证周期,并要求减免相关费用。个贫困县累计认证“两品一标”农产品1.2万个,发展了一批“独一份”“特中特”“好中优”“错峰头”的农产品。魏百刚谈到,在独一份的基础上“特中特”,特色农产品的特点更加鲜明,更突出。在这个基础上更好的就是“好中优”。同时“错峰头”就是错季节的销售。像西北地区的定西马铃薯、云南花卉、湘西猕猴桃、南疆葡萄红枣、宁夏滩羊、怒江草果等,知名度都是越来越高,打出了区域品牌。有些企业品牌也越来越亮,市场销路很好,有效带动了贫困群众稳定增收。(中新经纬APP)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7869.html